血压越低越好吗 关于低血压需警惕这些

如果整日感到昏昏沉沉、头晕乏力、精力不足,坐久了突然站起来,眼前一阵发黑,这可能是低血压的信号。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靖提醒,相较于备受关注的高血压,低血压长期被大众忽视,看似无害的低血压,却可能暗藏潜在疾病风险,尤其老年人、孕妇等人群,甚至可能引发跌倒、脏器损伤等严重后果。

血压多少算低?两类低血压要分清

在医学上,低血压的判断有明确数值标准,即收缩压(高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即可称为低血压。不过,刘靖表示,人体血压是动态变化的生理参数,会受活动、心理变化、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健康个体一天中血压也可能出现明显波动,当波动超出一定范围时,就可能处于低血压区间。

“低血压的危害不仅看数值,更要看是否伴随症状、影响生活。”刘靖强调。从健康影响来看,低血压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二者风险差异显著。

刘靖介绍,生理性低血压常见于年轻女性、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体型较瘦小者或减重者。这类人群通常身体健康,无其他系统疾病,即使血压处于低血压界限之下,也多无特殊症状,一般不会对机体造成太大损害。在刘靖的患者中,有年轻女性常年血压偏低,因为工作压力大、饮食偏咸导致血压上升至正常血压范围,反而会出现类似高血压的不适症状。

此外,低血压确实会导致人的精力不足,“人的精神状态较差在很大程度上与脑供血不足有关”,刘靖解释,因此低血压人群可能会表现为“低精力”。

病理性低血压多由基础疾病或特殊疾病状态引发。刘靖举例,比如冠心病患者突发心梗,心肌大面积坏死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带来心血管风险。此外,过度节食减重导致血浆容量不足、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血容量丢失、糖尿病患者因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引发的直立性低血压等,也属于病理性低血压范畴,需及时干预。

刘靖提醒有几类低血压高发人群需重点关注风险。一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减弱,且多患有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少老人起身时突然头晕、眼前发黑,若不慎跌倒,可能导致骨折、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二是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血液会更多地流向子宫和腹部,孕妇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脑部供血易不足,进而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压症状,尤其在空腹、劳累时更明显。

此外,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肾病等的患者,可能因疾病本身或治疗药物(如降压药、利尿剂)影响,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

直立性低血压通常在从坐位或者卧位转化为立位时,3分钟内血压快速下降。例如收缩压降低达到或者超过20毫米汞柱,这时个体可能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的症状。

生活调整+针对性治疗应对低血压

对于生理性低血压,刘靖建议患者通过适当运动,增强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回流。其次,与高血压患者“限盐”相反,低血压人群(尤其是饮食清淡者)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同时保证充足饮水。同时需避免过度节食,保持营养均衡。

此外,从卧位、坐位转换为立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起身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风险。老年人尤其需要防范:卧位起床后,先坐半分钟;坐起后,双脚垂在床边半分钟;双脚落地后,再站立半分钟,确认无头晕再行走。

“多数低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病理性低血压则需要先治基础病。”刘靖表示,若低血压由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引发,需优先治疗原发病。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时需避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避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因供血不足受损。

关于血压的认知误区

血压越低越好吗?刘靖回应,一般来说血压需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血压越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更低;但血压过低、低于正常范围,会导致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足,比如肾脏长期供血不足可能引发肾功能损害,老年人血压过低会增加跌倒风险,因此并非数值越低越健康。

低血压人群比高血压人群长寿吗?刘靖表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临床上,血压过低会导致中老年后随着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加速心肌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寿命。而部分年轻时血压偏低的个体,到了某个年龄段后,动脉硬化明显加速,有可能会发展为正常血压,甚至发展为高血压。

高血压科只接诊高血压患者吗?刘靖解释:“我们科室称为高血压科,是从便于大众理解的角度。从广泛意义上讲,我们从事的专业是血管医学,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属于血管医学范畴。我们既可以治疗高血压病,也接诊血压过低的患者,患者可以通过专科咨询和就诊血压及血管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纳 记者 刘昶荣)

上一篇:农村心血管病患者有了“智能管家”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双效轨道旋磨新技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新选择

350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冠脉介入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手术)是应对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介入医生来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冠脉有钙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20日对记者表示,钙化病变给PCI手术带来很大的挑战,传统的治疗手段在面对复

记忆力下降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吗?不一定,但要警惕是早期症状

1323

今天(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0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症状?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丧失日常生

无症状不用治?用偏方能“药到病除”?专家澄清乙肝防治误区

1073

“降低中国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就要尽早从源头上把关设防,加强主动筛查、扩大治疗覆盖,推动患者早诊早治、应治尽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委员胡中杰教授26日在线接受采访时指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在采访中,他还澄清了一些民众对乙肝

孩子出现频繁眨眼、干眼等症状如何用中医调理?专家解答

962

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与儿童青少年健康”专题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现代社会,手机、电视、电子产品特别普及,孩子们盯着屏幕的时间也都延长了。经常会出现频繁眨眼、干眼或者视疲劳这样的病症,在中医方面有哪些调理的措施?全国中医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主任亢

云南医生启用黑科技 为瓷化血管冠心病患者重建生命通道

1567

中新网昆明5月9日电 (陈静 陆希成)9日,记者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近日成功为一位67岁的瓷化血管高危冠心病患者田先生(化名)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血管吻合黑科技”创新手术。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前我连床都下不了,现在能连续行走十多分钟,这感觉像重获新生。”田

流感别硬扛 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流感别硬扛 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1732

流感(Influenza)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CommonCold)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据WHO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

孕妇可以吃小笋子吗

孕妇可以吃小笋子吗

1992

导读怀孕期间,合理的饮食选择对母婴健康很重要。小笋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材,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一定的健康益处。然而,并非所有食物都适合孕妇食用。那么,孕妇可以吃小笋子吗?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怀孕期间,合理的饮食选择对母婴健康很重要。小笋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