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打印新技术问世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齐芳)在可穿戴电子、脑机接口、神经修复等前沿技术中,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将超薄的电子器件膜无损、紧密地贴在有复杂纹理的生物组织(如大脑沟回、圆柱形的神经束)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团队成功研发一种新技术——液滴打印,其能够将精细的电子器件“温柔地”转移到各种复杂表面,在不损伤器件的前提下实现精准贴合。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12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很多前沿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将柔性电子器件像皮肤一样,保形地贴合在生物组织表面。这些柔性电子器件通常由金属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与高分子基底复合而成,其厚度仅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而且非常柔软。“这个过程有点像给手机贴膜。在一个平面上贴没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膜,都会遇到有气泡、破损、位置不准等问题,更何况是在形状不规则的生物组织上。”宋延林解释,而且,越薄的薄膜,机械强度越低,在贴合时更容易破损,引起金属线路断裂或器件失效。

研究团队借助一滴“水”找到了解决方案——以液滴作为媒介,在电子薄膜与目标表面之间构建一个液体润滑界面,真正实现了“贴得好、印得准、膜不破”。宋延林解释,当使用液滴来拾取和转印薄膜时,液体会存在于膜与目标表面之间,不仅可以产生毛细力,逐渐将薄膜“拉贴”在凹凸不平的结构上,而且液体层会形成类似润滑油的效果,使薄膜在变形时可以在润滑液体上自由滑动。同时,液滴中的微量高分子材料还可以调控三相接触线的运动,实现薄膜的高精度转印。

研究人员在草履虫和小鼠等生物上进行了技术验证。结果发现,即使是厚度仅为150纳米(头发丝尺寸的几十分之一)的金膜,也可以通过液滴打印完好无损地贴合在凹凸不平的贝壳、微米尺寸的草履虫、蒲公英纤维上。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在活体动物实验上展现了出色的效果——研究人员将超薄硅基电子膜通过液滴打印技术打印在小鼠的坐骨神经和大脑皮层上,电子膜与动物组织形成了无损的保形贴合。随后,研究人员通过光照成功触发小鼠腿部规律运动,并同步采集到清晰的神经电信号。

据了解,这一技术不仅适用于皮肤电子、脑机接口、神经调控器件,而且可拓展到可穿戴设备、智能显示、生物制造和组织工程等多个交叉领域。

上一篇:耳机戴不好,是在“慢性毁耳”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国际最新研究:阿司匹林在小鼠实验中显示出限制癌症转移潜力

729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癌症研究论文称,阿司匹林或可在小鼠中增强针对癌症转移的免疫响应,这一显示出阿司匹林限制癌症转移潜力的实验研究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抗转移免疫疗法。该论文介绍,癌症转移(癌细胞从原发灶扩散到远处器官)是全球90%癌症相关死亡的罪魁祸首。免疫系统在对抗转移中发挥重

液滴电子装置可记录心脏电信号

924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牛津大学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生物相容性液滴电子装置。这种新型传感器能够以“离子语言”与细胞直接交流,记录心脏发出的电信号。其不仅能复制许多传统电子设备的功能,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超越,为未来的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该成果28日发表在《科

新基因疗法无创控制小鼠脑回路

93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疗法。针对实验小鼠开展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该疗法可利用磁场,以非侵入方式精确控制特定大脑回路。这项技术不仅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更为帕金森病、抑郁症、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实时控制

再生神经元恢复瘫痪小鼠行走能力

914

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因疗法,该疗法在小鼠身上得到证明,可刺激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并能引导特定神经元重新连接到目标区域,从而恢复活动能力。该研究2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在之前的治疗方案中,该团队在啮齿类动物脊髓损伤

双“毒”合一?塞浦路斯研究人员称发现“德尔塔克戎”毒株

1983

科技日报记者 胡定坤 实习记者 于紫月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9日援引塞浦路斯媒体报道,塞浦路斯大学研究人员疑似在当地发现一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的重组新冠毒株,其基因与德尔塔毒株更为接近,但拥有大量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有变异。因此,该毒株被研究人员命名为“德尔塔克戎(Deltacron)”。塞浦路斯共和国

中外研究人员发现:2019年秋季前 新冠病毒已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缓慢传播

589

中外研究人员发现:  2019年秋季前 新冠病毒已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缓慢传播◎本报记者 陆成宽最新发现!新冠病毒早期分别在亚洲与欧洲两地独立传播。来自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的研究人员发现,虽然亚洲的新冠病毒毒株最早引发人们对公共卫生的关注,但是在2

国际最新研究:炭疽毒素可缓解小鼠疼痛 或助力潜在镇痛疗法

253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最新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显示,致命菌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释放的炭疽毒素可缓解小鼠疼痛。该研究论文称,炭疽毒素或许可助力提出一种新的潜在镇痛疗法,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明确其具体作用机

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 解决骨科手术“看不见”等难题

540

  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 解决骨科手术“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难题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目前已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解决了骨科手术“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的难题,术前医生可以根据3D打印出的全真模型进行手术入路的精准定位,合理规划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轻松、得心应手。彭昊武汉大学人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