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不是“护身符”!警惕脑卒中,牢记“120口诀”

5月25日是第29个“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风呈现逐年年轻化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正让青壮年成为中风“新靶标”。

年轻不是“护身符” 中风呈年轻化趋势

中风,又称“脑卒中”,主要指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的突发脑组织损伤。其中血管堵塞引起的叫“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血管破裂引起的叫“出血性卒中”,也称“脑溢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45岁以下的中青年 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今年33岁的山东淄博市民王先生,前几天通宵打游戏,有天早上,突然感觉手和脚都不太对劲。

来到医院后,王先生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脑卒中。

熬夜 酗酒等不良习惯易引发“中风”

专家介绍,长期熬夜、高脂、高盐、高油饮食,以及酗酒等是青年人脑卒中几率增大的主要原因。

卵圆孔未闭等也可能会导致“中风”

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医生介绍,早发的心脑血管病的家族史,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等其他病因,也会导致脑卒中发生。

在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29岁的施先生即将康复出院。上个月中旬,他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被确诊缺血性卒中。

然而施先生平时身体健康,既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无吸烟史。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引起施先生“中风”的罪魁祸首,是卵圆孔未闭。卵圆孔 是胎儿时期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正常通道,出生后多数人会自动闭合。若3岁后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据统计,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成年人,大多数终身无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卵圆孔未闭会导致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越快越好 争取发病4.5小时内接受治疗

医生强调,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脑卒中,都需发病后尽快拨打“120”,争取在发病4.5小时内接受治疗。

统计显示,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身边的人是否中风?又该如何预防呢?

“120口诀”迅速判断急性脑卒中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编写了“120口诀”,可以迅速判断急性脑卒中。一旦发现这些症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检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如口角歪斜。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注意患者的言语表达是否含糊不清或突然失语。

此外,还有国际上通用的BEFAST口诀,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脑卒中。

B—Balance(平衡能力),指平衡或协调能力减退或丧失,突发行走困难。

E—Eyes(眼睛),指突发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重影等。

F—Face(面部),指突发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手臂),指手臂突发无力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语言),指说话含混、无法表达或无法理解他人言语内容。

T—Time(时间),上述症状出现后,请勿等待,立即拨打“120”,以求医疗救助。

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预防中风需多管齐下: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

还要定期体检,早发现并干预高血压等潜在疾病。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魏东:相较于老年人中风,青年人具有更强的可预防性。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是关键,这两方面做到位了,可显著降低中风发病风险。

上一篇:北京市曝光七起医保违规案例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钟南山:国产新冠药物是有效的

875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24日通过网络连线在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为民众介绍了关于近期新冠流行的最新研究。“近来,新冠流行仍处于高峰期。”钟南山表示,从3月初到5月初,新加坡、法国、巴西等地的监测数据均显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特别要注意老年群体,如果出现高

国家医保局解读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四类项目价格调整落地

1112

5月22日,国家医保局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三场解读直播,聚焦放射检查、综合诊查、超声检查、放射治疗等四类立项指南,系统阐释政策亮点与落地路径。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编制印发28批立项指南。据介绍,上述四类立项指南在编制和落地方面主要呈现三个亮点。一是强调规范统一。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

北京市曝光七起医保违规案例

428

5月22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曝光七起医保违规案例,具体如下:一、北京京大医院协助他人冒名就医骗取医保基金在2024年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检查中,发现北京京大医院口腔科实际就诊人员与医保结算人员名单不符。经查,该医院存在协助他人冒名就医的行为,造成医保基金损失16.72万元。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

预防中风 尽早识别救治是关键

1851

新华社沈阳5月24日电(记者高爽)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医生表示,尽管中风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但也可防可治。中风,学名叫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脑血管如同城市水管,一旦堵塞,下游脑组织会在4.5小时内发生不可逆坏死。”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5年05月2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5月2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973

2025年05月2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日!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中西医专家谈体重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减重首选和基础措施2、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已覆盖77%统筹地区3、AI医生离我们还有多远?专家:AI“持证行医”仍需突破4、上海医保创新推出新生儿参保“免申办”服务5、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主题活动举办6、2025年05月2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

中西医专家谈体重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减重首选和基础措施

1066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瞿乃婴)肥胖不是简单的身材问题,世界肥胖联合会将它定义为慢性复发性疾病。“肥胖不止于体重秤上的数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苗青23日强调,肥胖症的诊断不能仅看体重,还需综合评估身体脂肪的分布和健康风险。目前,常用的诊断工具包括BMI、腰围、体脂率和内

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已覆盖77%统筹地区

1068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国家医保局官方微信消息,2025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医保办发〔2025〕1号),即时结算改革在全国正式拉开序幕,要求今年年底前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这项改革通过最大限度压缩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的结算周期,为医药机构发

AI医生离我们还有多远?专家:AI“持证行医”仍需突破

1787

中新网常州5月23日电 (唐娟 李祉萱 冯凯)AI“数字人”24小时导诊,手术记录几十秒自动生成……当这些医疗AI技术加速落地时,一场关于“AI医生”发展趋势的探讨在江苏常州展开。23日,第二届医疗大模型(LaMMs)专题研讨会开幕,吸引了众多医疗管理者、临床专家与AI科学家,共探医疗大模型技术如何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