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体检有哪些“必查项”?

很多人体检往往检查同样的几个基础项目。其实,不同年龄段体检侧重点截然不同。如何从年龄的角度科学选择体检项目呢?

不同年龄段体检“必查项”有哪些?

30—40岁人群 “三高”是体检重点

30岁后人体各项机能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习惯不科学以及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

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若有异常需马上调整。

专家建议

每半年检查一次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

女性重点关注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项目。

男性35岁以后,每1至2年增加前列腺检查。

40—50岁人群心血管肿瘤是体检重点

40—50岁年龄段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必须关注心脏问题;同时,这个年龄段,癌症发病逐渐增多。

专家建议

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不可少。肺部CT不可少,可筛查肺癌。

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加上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

男性重点关注胃肠疾病,可根据需要选择做胃肠镜,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有肿瘤家族史,三代以内亲属有肿瘤病史的人,需要及早体检。

50岁以上人群 骨密度血管是体检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否为骨质疏松。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人群开始筛查骨密度、骨代谢水平。

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胃肠镜检查不能少。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另外,做好眼科检查。

关于体检的误区 你“踩雷”了吗?

每年体检成了不少人的健康必修课,但有些错误的做法,可能让体检白做。到底哪些体检观念是错的?怎样才能避开这些坑?我们来一一拆解。

误区一:体检选越贵的项目,效果就越好?

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 周一思:不对。不是说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比如说影像学检查方面,既要考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疾病,也要考虑辐射量,比如说PET-CT,能够检查出来很多肿瘤相关方面的疾病,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它适用于在已经发现疾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筛查,所以说在体检过程当中并不适用。

误区二:等身体不适再做体检,行吗?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闫涛:不行,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对疾病或者说对身体的状况进行早发现,及时干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往往是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个时候就不是去体检而是去就医了。所以体检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定期去做的常规身体维护的一个项目。

误区三:体检报告看完不用管后续,对吗?

闫涛:不对,体检报告拿到手里以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第一,先要仔细阅读体检报告中对于诊断或者阳性结果的描述或者建议干预措施。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重大的异常结果,一定要及时地去专科医生那里寻求进一步诊断或治疗意见。

上一篇:台风过后海滩上出现的“海鲜大礼”能吃吗?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台风过后海滩上出现的“海鲜大礼”能吃吗?

1978

每到台风季,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台风过后,一些退潮后的海滩出现遍地生蚝,有的市民喜欢趁这个时候赶海。前几天,台风“桦加沙”过后,福建漳州的一处海滩遍地生蚝。网络视频显示,在一处海滩上,生蚝密密麻麻铺满海滩,上百人提着桶,拿着袋子,扎堆在海滩上捡拾生蚝。那么,被台风吹到海滩上的生蚝从何而来?能吃

餐桌上的“抗敏药”

195

过敏高发季节别担心,大自然早已准备好了天然的“抗敏药”,它们就藏在日常饮食中,能够帮助我们调理体质、缓解不适。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弱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脾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停聚;肾虚则纳气无能,气不归元。相应的食疗养生原则应为:一要益气固表

国庆健康出行提示请查收! 衣食住行全攻略

国庆健康出行提示请查收! 衣食住行全攻略

1989

国庆佳节将至,许多人已迫不及待踏上出游的旅程。出行在外,健康可不容忽视。无论是旅途中的衣食住行,还是返程时的诸多细节,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在此,人民网健康“医”点通栏目准备了国庆出行健康提示,伴您度过一个欢乐、健康的假期。采访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韩俊

2025年09月2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9月2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954

2025年09月27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六!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这些“健康食品”,吃起来要小心(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②)2、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3、全市中小学体测优良率达77.54%4、撤销充电宝3C认证证书600余张5、充分释放超级黄金周消费潜力6、“圈”内即享生活便利7、走红的“体育外卖”何以长红8、科技赋能健康生活9、扩大入境消费意义不止于消费10、干细胞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

1544

本报北京电(申奇)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即将迎来的国庆、中秋双节,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熊煌提醒,假期出

这些“健康食品”,吃起来要小心(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②)

1514

吃得对,能滋养身体;吃得不对,反而可能损害健康。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健康的食品,其实营养价值有限或热量很高,吃起来需小心。那么,哪些所谓的“健康食品”并不健康?我们该如何避开这些误导选项?对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志翊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些食物看似健康,其实没那么营养误区1:米粥

全市中小学体测优良率达77.54%

573

昨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0年至今,全市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已由2020年的61.9%,上升至2024年的77.54%,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心理

充分释放超级黄金周消费潜力

636

超级黄金周为重塑节假日消费新体验提供了契机。假日消费说到底是服务消费。当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就成为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和满足新需求的关键。在国内旅游人数稳步提升,人均消费屡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满足“特种兵旅游”、疗愈旅游、夜间旅游、候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