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确保正常开学安全开学

1653

受汛情影响,部分受灾地区学校不同程度受损。当前正值秋季开学返校高峰,记者近日深入多地采访了解到,相关地区全力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和教育教学准备工作。借址办学、清淤消毒、环境治理、维修校舍……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持续推进各项工作,保障秋季学期正常开学、安全开学。抓紧清淤,修复校园,部分学校借址办学

健康新闻

办好小食堂,托举大民生

411

  社区食堂,满足老龄群体的饮食需求,增添幸福滋味,传递城市温情    【关键词】社区食堂  【事件】上午10点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幸福餐厅,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早早前来就餐。等到中午12点左右,在周边上班的年轻人陆续到来,打菜窗口前又排起长队。一段时间以来,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等

健康新闻

加大水产品和食盐监管力度

1728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孔德晨)记者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大水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及食盐价格监管力度。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前期对进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基础上,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进口食品相

健康新闻

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发布

9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白剑峰)为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改善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制定《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  该计划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围绕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聚焦提升出生缺陷防治服务能

健康新闻

纸吸管不见得更安全环保

1757

发表在最新一期同行评审期刊《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号称“环保”的纸质吸管含有长效和潜在的有毒化学物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研究人员检测了39个品牌的吸管中所含有的PFAS(一组合成化学品,称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这是欧洲首次,也是世界上第二次此类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被检测吸管中

健康新闻

2023最美医生|邵志敏:为乳腺癌患者生命健康护航

832

新华社记者龚雯、徐鹏航 凌晨4点起床,处理夜间收到的邮件并着手安排当日任务;早上6点到达医院,查房、与住院患者交流;经常放弃午饭和休息时间,将上午的门诊延到下午一两点……这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邵志敏的日常。 “只要有1%的乳腺癌患者疗效还存在瓶颈,我们就必须以100

健康新闻

消毒产品当成药品卖,有啥猫腻?

195

少数不良商家在抗(抑)菌制剂中非法添加抗生素、激素和抗真菌药等违禁成分,试图让抗(抑)菌制剂达到和药品一样甚至比药品更快更好的效果,以此牟利。但是,消费者若使用此类产品,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还可能使症状加重,甚至出现过敏反应等问题,危害身体健康——消毒产品当成药品卖,有啥猫腻?办案遇到排查难、检测难、

健康新闻

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发布

1572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白剑峰)为了进一步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日前发布《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共有24个品种,涉及30个品规、9种剂型,覆盖神经系统用药、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等治疗领域。  第四批清单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临床用药

健康新闻

安徽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7

  本报合肥8月24日电 (记者田先进)近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大力实施安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深入挖掘安徽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大安徽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  《方案》提出,到202

阿斯巴甜还能吃吗?
健康新闻

阿斯巴甜还能吃吗?

190

徐 骏作(新华社发)  近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发布了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2B类)。阿斯巴甜究竟是什么?致癌风险有多高?甜味剂到底安不安全?  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甜味剂  早餐的面包、日常咀嚼的口香糖……不知不觉中,阿斯巴甜已融

健康新闻

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启动

157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邱玥)为严厉打击医保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2023年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23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启动。 飞行检查,是跟踪检查的一种形式,指事先不通知被检查部门实施的现场检查,是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行为的有效方式。按照《国家医保局 财政

健康新闻

东京博览会上的抗暑“新玩意儿”

1437

◎本报记者 张佳欣 今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出现超40℃高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科学家称,2023年7月是自1880年NASA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与其他国家一样,日本的夏季也越来越炎热。在日本,今年7月至少有53人死于中暑,近5万人需要紧急医疗救助。与此同时,民众对消暑产

健康新闻

脑机接口让失语者以意念准确“发声”

879

科技日报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23日发表的两篇论文报告了新的脑机接口装置,其不仅能将大脑活动解码为语言,而且比当前所有技术都更迅速、更准确且覆盖词汇量更大。这一成果展示了在帮助严重瘫痪人群恢复沟通能力方面的技术进步。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的脑机接口装置,可以通过插入大脑的细电极阵

健康新闻

从自身做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过敏(名医讲堂)

752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影响世界约30%人口。预计到2050年,全球过敏性疾病患病总人数超过40亿人。  尽管遗传因素是导致疾病易感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这类疾病的增加呈井喷趋势,无法完全用人群中的自然遗传变化来解释。这提示,环境或生活方式的变化,很

健康新闻

秋日养肺正当时(中医养生)

206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之一,秋后天气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对肺脏的保护。  中医认为,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这时肺脏功能最强,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增强肺功能。肺脏功

健康新闻

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力(无影灯)

668

  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不少外国运动员纷纷体验中医推拿、针灸和拔罐等疗法,感受中国传统医学的魅力。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多名外国运动员秀出身上的火罐印,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外国运动员在中医药体验馆学习五禽戏……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上,频繁出现中医药“身影”。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

健康新闻

办好社区里的“幸福餐桌”(民生观)

642

  社区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随着供给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社区食堂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服务半径,让更多群众受益    近年来,社区食堂在全国遍地开花、加速发展。因为方便、便宜,老年人就餐有补助,尤为社区老人青睐。有的社区食堂还成了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休息和就餐的好去处。  为完善老年

健康新闻

如何缓解悲秋情绪?多做这些运动助你平安度秋

969

秋季,虽没有了热扰心神,但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俗称“悲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秋季日照时间变短,人体分泌褪黑素增多,抑制了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易使人感到情绪低落。“有研究发现,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健康新闻

建驿站贴心服务 助参保重点保障(办实事 解民忧)

908

  核心阅读  建设驿站,方便纳凉、吃饭和充电;优先参保,实现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听取建议,积极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各类诉求……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北武汉市梳理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系列问题,不断落实服务举措,让他们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8月中旬,湖北武汉市天气炎热。中午最热的时候

健康新闻

五部门治理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

1962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管局等5部门近日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督促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机关等集中用餐

西北“秋老虎”势头猛游客应做足准备科学出游
健康新闻

西北“秋老虎”势头猛游客应做足准备科学出游

1027

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阳关景区游览。新华社发(张晓亮摄)◎新华社记者 王紫轩 王 朋记者从甘肃省气象局了解到,8月以来,甘肃河西、陇东南等地持续“高烧”,同时伴有大风、沙尘、雷雨、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专家提示,西北“秋老虎”势头猛、“变脸快”,游客应做足准备,科学出游。立秋以来,甘肃酒泉、武威、陇南、

健康新闻

降温颈圈走红但有些人需慎用

243

◎通讯员 刘 港 本报记者 韩 荣今年立秋以来,“秋老虎”持续发威,我国多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甚至突破40摄氏度。最近,被称为“避暑神器”的降温颈圈颇受消费者的欢迎。相关商家称,这款神奇的冰颈圈不需要充电就能够实现降温。那么,降温颈圈是怎么送清凉的?它的安全性如何?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

健康新闻

锁鲜黑科技让夏天荔枝冬天吃

1850

持续高温天气让新鲜食品不易储存,但我们却仍然能够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甚至不同时令的美食。这背后离不开冷冻技术的快速发展,它让食品的长距离运输、跨季节保存不再是难事。 近年来出现的物理场辅助冷冻、液氮冷冻、定容冷冻等多项新型冷冻技术能够实现食物的长时间保存,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其原始风味,让

健康新闻

研究显示逆境会永久改变大脑

1766

科技日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刘霞)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神经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境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功能。此外,大脑对逆境的异常反应与焦虑症状有关。这项研究有望在早期发现精神疾病。相关论文刊发于21日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对约170人开展了调查,收集了其一生中的各种数据,尤

健康新闻

人类Y染色体的组装和分析完成

1145

科技日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23日发表的两篇论文公布了人类Y染色体的组装和分析,Y染色体也是最后完成全测序的人类染色体。这项全球1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研究填补了当前Y染色体参考的诸多空白,带来了对不同人群演化和变异的见解。人类Y染色体由于结构复杂一直很难测序和组装。超过一半的Y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