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事业,把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谋划和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事业向纵深发展,谱写出“体育强则中国强”的崭新篇章。

1.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引领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新风尚

从“村超”“村BA”再到“苏超”,这些体育赛事之所以火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民参与。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人人参与体育、人人热爱健身的理念不断深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热潮涌动、蓬勃发展,为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增添了新的动能。

全民健身“活”起来,群众参与度显著提升。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84.1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2.3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平方米,全民健身的可及性、便利性、科学性显著提高;2024年,通过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上传的社区运动会等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约31.7万个,活动参与人数超5327万,越来越多的地方“把赛事办到群众身边”,全民健身从国家战略不断落地为老百姓家门口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民生福利。

全民健身“融”起来,发展融合度不断深化。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等,全民健身与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基本保障内容有机结合,与全民健康事业深度融合,其健康效应不断凸显。据统计,2024年,我国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首次覆盖全国31个省份,通过375个常态化监测站点,累计提供33.19万人次的体质检测与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全年全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累计参与超125万人次,总体达标率89.89%。同时,全国多地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年轻人开启“运动+社交”新玩法等活动,各类“跨界”融合活动开启了全民健身的“破圈”时代。

全民健身“新”起来,运动时尚度更加彰显。近年来,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电子竞技运动、极限运动等时尚运动项目的广泛兴起,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健身器材的智能性、互动性、趣味性不断增强,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国际化、特色化、休闲化、娱乐化成为重要趋势。全民健身活动正在展现出“运动美学”,不但引领着现代生活的新风尚,而且日益激发出体育消费的新动能,不断催生出更多体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2.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体育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改革方向。

围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本内容,推进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越来越清晰,其所涉及的场地、活动、赛事、指导、组织等方面的服务内涵越来越充实,老百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标准化程度还不够高,区域化差异还比较大。为此,需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在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加大体育领域行业标准的有效供给,细化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实施配套的地方标准,推进基层全民健身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围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民健身是民生工程,应根据新时期我国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变化,及时动态调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内容、类别与标准,不断拓展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构建起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与老百姓需求相匹配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本制度、运行制度和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

围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突出政府在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时鼓励和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推动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健身需求。

3.立足筑牢人民健康根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实施五年来取得了良好成效,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全民健身计划(2026—2030年)》的研制工作。面向“十五五”,全民健身事业要坚持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以筑牢人民健康根基为目的,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问题导向,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全民健身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离老百姓对全民健身的新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尚有一定差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人群、项目之间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基础性、兜底性还不够,资源分散、动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制约着全民健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解决“健身去哪儿”“组织在哪儿”“活动好不好”“赛事优不优”“指导准不准”等问题,进一步破除制约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全民健身质量。

坚持统筹协调,在均衡可及上下功夫。一方面,以促进机会均等为核心,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差距,切实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另一方面,以精准匹配供求为重点,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数字治理方式,不断增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确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在空间上便捷可达,在内容上精准匹配,在方式上供给多元,切实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体验感。

坚持协同联动,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作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不能在体育的小圈子里“自循环”“小循环”,必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坚持“体育+”和“+体育”的融合发展理念,实现全民健身与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大循环”与相互促进。以体医融合、体卫融合、体工融合、体教融合、文商体旅展融合等为抓手,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打造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新业态,让全民健身在“活起来”“火起来”之后真正“强起来”。

(作者:胡德平,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上一篇:中疾控提示: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出现这些症状应迅速就医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4.6万人,养老平台服务更多人(“十四五”的民生故事)

275

  亮点“十四五”以来,我国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郭大娘,指甲长了就和我说,可别自己剪,看不清楚伤了手就不好了。”下午3点,福建微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助老员黄凌燕,来到家住福州仓山区盖山镇的失独老人郭宝英家中。3个小时的上门护理服务,时间不长,内容却

一项改革带来就医新变化(“十四五”的民生故事)

1716

亮点“十四五”时期,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达到90%左右傍晚,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的一家饭店迎来客流高峰。厨房里,饭店经营者兼大厨吴可云忙个不停,一道道美味小炒接连出锅。虽说辛苦,吴可云越干越有劲:“女儿身体情况不断好转,我更要好好干。”几年前,女儿小蕊(化名)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吴可云一家平静的生活

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看展览 “十四五”期间多彩文化点亮生活

1722

从身边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到小而美的文化新空间,“十四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文化点亮百姓美好生活。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老百姓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学艺术、看

【决胜“十四五”】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835

【决胜“十四五”】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这份亮眼的“十四五”消费成绩单,彰显了国内市场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十四五”这5年,可以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消费市场顶住压力,量质齐升——

减轻看病负担 加强基金监管(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1568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十四五”时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有关情况。“‘十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发展规划11项指标将如期实现

1093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表示,经过5年努力,我国残疾人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残疾人家庭年纯收入持续增加,20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⑨)

1102

  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成效如何?未来,如何推动养老保险体系持续兜底、扩面、提质?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  问: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我国近年来取得哪些进展?  答

积极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⑤)

421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如何理解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哪些优势、有利条件,具体应该怎么干?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鹏。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