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健康,关系有多大

美国西北部,一场名为“炸弹气旋”的风暴从年初刮到年尾,带来强风、暴雪等极端天气;

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摩洛哥频现雷暴天气,仅两天的降水量就超过250毫米的年均降水量,由此引发洪涝;

…………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4年气候状况更新》介绍,2024年可能是地球有记录以来的最热一年。

只是“有点热”吗?可不止!

“气候变化不光是温度的增减,还会带来与温度相关的其他变化,进而引发各种极端天气,此为高影响天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说,高影响天气还包括洪涝、局部大风、热浪、寒潮等,这些会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新闻回放

2024年,一场名为“炸弹气旋”的风暴,从年初刮到年尾,给美国西北部带来强风、降温、暴雪等极端天气,当地居民广受影响。

不仅冬季有暴风雪,高温热浪也成了夏天的“常客”。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4年气候状况更新》介绍,2024年可能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全球变暖还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导致降水量异常增多。如2024年9月以来,全球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连续遭遇强降雨,沙漠北部的摩洛哥更是频现雷暴天气,仅两天的降水量就超过250毫米的年均降水量,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导致摩洛哥多地道路、房屋损毁。

摩洛哥的情况并非个例,去年夏天,全球多个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强降水。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科普工作室高级工程师苏飞解释,这是由于气温上升影响大气环流,使低压系统的移动路径发生改变,热带辐合带向北“走得”更多了,从而给一些地方带来强降水天气。

人们可能疑惑,沙漠变湿润不好吗?“从气候角度看,不见得是个好事!”苏飞解释说,如果热带辐合带继续向北移动,一些原本雨水充沛的地方可能会变干旱,原本干旱的地方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等趋势,我们正面临更冷、更热、更涝等挑战。

冷暖起伏,当心身体来“抗议”

“怎么这么冷,像在冷冻柜里走着……”

“都小寒了,也没想象中那么冷呀!”

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这个冬天到底冷不冷?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受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冬气温可能呈冷暖起伏的态势,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较大。这不,去年11月就上演了一次急速切换——月初,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较同期偏高,一些地方甚至高出10℃左右,但没过多久,突如其来的一场寒潮,让不少地方出现了“断崖式”降温。

“气温急剧下降时,寒冷空气会直接刺激呼吸道,使呼吸道黏膜变得脆弱,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这就给病菌以可乘之机。”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李燕明说,寒潮来后,很多人会频繁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这就是呼吸道在“抗议”了。

冬季流感病毒多发,但起起伏伏的气温,却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研究表明,气温的骤降和波动会大大刺激流感病毒的活跃程度。而且,低温环境下,人体抵抗力较低,儿童、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并引发其他基础性疾病。

“最近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病毒以流感病毒为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提醒,医院有专门给儿童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尽量在48小时以内用药,有利于儿童康复。“流感是一个病毒,抗菌药是没有用的,不建议家长自行使用抗菌药。”

“天一冷,来医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明显增加,尤其老年人流感后,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等基础性疾病。”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丁荣晶说,不少老年人有早起晨练的习惯,但在寒冷的冬天,这个习惯可以改一改。“不妨赖一会儿床,再缓慢起身,10点以后温度升高时出门运动,特别是发现气温骤降后,要及时添衣。”

忽冷忽热的温度,对人的肠胃也是不小的负担。

“气温骤降会使寒邪更易侵入身体,导致肠胃气血运行不畅。加之寒冷天气,人们往往会食用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来御寒,这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和消化能力下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龚燕冰建议,胃肠保护首先就是保暖,多关注天气变化,必要时可用暖宝宝来温暖腹部。“饮食上可选择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姜茶、粗细粮搭配的粥类,不仅能养护肠胃,还能提供足够的热量。”

如果天气出现这些变化

多变的气候,对过敏人群来说更是一种“折磨”,因为敏感体质更易伴随天气快速变化而发病。

“一出门就想打喷嚏,没完没了”“哮喘、咳嗽太让人难受了”……去年入秋以来,兰州不少市民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吐槽”雷暴天气带来的不适。

“雷暴的发生就是气候急剧变化造成的。”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伏晶介绍,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偏西北,兰州正好位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中,加之入秋后气温降低,冷暖碰撞下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

为何雷暴天气会诱发哮喘咳嗽?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告诉记者:“雷暴产生的水合和电解反应会使空气中花粉、孢子释放出更多的致敏物质,大风天气又会使携带致敏物质的气溶胶传播得更远,这些直径较小且携带了致敏物质的细微颗粒可深入人体下呼吸道,诱导过敏性支气管炎症的出现。”

“发生雷暴哮喘的患者,往往是有哮喘病史、过敏性鼻炎的过敏人群。”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红提醒,这些人群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当出现雷暴等极端天气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出门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出现严重不适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如果说过敏还是对部分人群的影响,那高温热浪和极端降水就是“无差别影响”。

先说高温。频发的高温热浪,背后离不开厄尔尼诺的搅动。最近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于2023年5月开始,其滞后效应增强了副热带环流系统。“受此影响,我国大范围地区易受下沉气流的控制,导致气温整体偏高,高温日数和高温事件明显增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说。

研究发现,现在从事户外体育活动的人,比20年前面临热应激的风险增加了28%。“轻症表现为头晕、多汗、注意力不集中,重症就可能发展为热射病,即体温升高至40℃以上,身体多器官损伤,并与肾结石、疲劳、哮喘和心脏病发作有关。”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张向阳提醒,一旦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甚至发麻等感受,千万别忍着,要迅速转至阴凉处并及时就医。

“高温天还不能忽视‘情绪上火’。”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黄亚博提醒,天越热,越要心静,少动“肝火”,“可采用‘心理纳凉法’调整情绪,让自己在高温天气下能够心平气和”。

再说降水。与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过去几年全球61%的陆地,出现过极端降水增多的情况。

如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就可能增加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等传播风险。同时,蚊虫等病媒生物还可能滋生大量病菌,影响饮用水安全。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宋英杰提示,暴雨洪涝过后,应针对性地进行室内外的环境清洁与预防性消毒,室内外积水和滞留垃圾、废弃物要及时清理,“被积水浸泡过的食品、饮料或药品应直接丢弃,对受淹的水源、厕所、牲畜养殖场所等要进行全面消毒”。(记者 李春剑)

上一篇:流感“神药”管用吗?什么情况要就医?关于流感的热点问答来了
下一篇:集采仿制药降至“地板价” 数个你我关心的热点问题这里有解答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流感“神药”管用吗?什么情况要就医?关于流感的热点问答来了

1002

近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尤以甲流多发。中国疾控中心1月9日发布了2025年第1周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结果显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继续呈现上升趋势,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全国门急诊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3.8%,上升趋势减缓,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56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7%,比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幅。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监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均有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市也能“知冷知热”

636

气候变化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公众健康,另一方面以城市空间要素为载体发挥作用。比如,城市形态的紧凑或疏散能对热岛效应和通风效率造成影响,可为应对高温、低温天气提供思路;城市空间植被覆盖率和街道峡谷的扩散效能会影响局部地区的颗粒物分布,有助于降低花粉等过敏原浓度;城市绿地不仅改变周边地区的温度、湿度和风环境

2025年01月1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1月1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258

2025年01月11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六!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年轻态”消费如何走出“上扬线”2、养老金融要重视场景建设3、释放滑雪装备消费潜力4、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5、“两新”政策加力扩围(锐财经)6、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7、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8、让老年人看病不再“转科”(无影灯)9、提高机体抗寒能力(中医养生)10、科学补碘维护健康(名医讲堂)四季养生1、今年冬

“年轻态”消费如何走出“上扬线”

647

“我们希望年轻人在这里是快乐的。我们不是商场,而是一家城市乐园。”THE BOX相关负责人多次向外界传递这一理念。THE BOX所在的朝外大街,距离三里屯、国贸两大商圈仅三四公里,要吸引年轻化客流并不难。但其前身昆泰商场,因业态陈旧、经营不善而空置,在北京人的消费地图中“消失”了数年。2021年,北

释放滑雪装备消费潜力

1076

日前,长春、大连等地举办滑雪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掀起一股滑雪热潮。滑雪运动的火热开展使滑雪装备消费升温。近年来,我国的滑雪装备产业迎来快速发展。从初步的滑雪入门产品到高端专业装备,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滑雪装备不断涌现,提升了冰雪运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与运动体验。根据

养老金融要重视场景建设

263

如何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强化有力有效的养老服务要素保障。其中明确,要完善财政支持

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

235

本报北京1月9日讯(记者刘慧)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9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该局新闻发言人王宏介绍,我国将力争用10余年时间,提升居民全谷物消费占比,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