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转向多点驱动

销售额破亿元、高性价比商品受追捧、即时零售带动线下销售增长……今年“双11”大促期间,品牌商品和创新产品销售增速明显,服务消费热点频现。

受访专家认为,今年“双11”正逐步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体验驱动、情绪价值驱动。平台在拉长促销周期的同时,针对当前消费变化趋势和特点,推陈出新打造消费热点,优化供应服务,加强技术和服务创新,为“双11”创造了更多活力。

市场亮点纷呈

“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通过延长活动周期、简化促销规则、联动即时零售等举措,不断优化用户购物体验,点燃消费热情。

服务消费成为今年“双11”的新热点。数据显示,“双11”期间,京东旅行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不少消费者在“双11”期间预订旅游及文化体育活动;同时,得益于即时零售业务加入,订餐、美容美发、亲子娱乐等消费也明显增长。淘宝闪购首次参与今年“双11”,开拓新场景,带动了服务消费增长;“双11”开始后,10月份票务演出、旅游、出行等均呈两位数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研究员姜照分析,今年“双11”呈现时间跨度长、规则更简化、覆盖范围广、消费更理性、情绪价值凸显等特点。

情绪价值和消费体验正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宠物用品、户外用品、潮玩等能够带来情绪价值的商品,以及依托新技术、新功能、新体验的创新型产品,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今年京东“双11”重磅新品中,京东定制新品成交额是去年的5倍,休闲食品、酒类、家电家居、电脑办公等品类重磅新品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832%、732%、150%、115%,搭载了附身智能平台JoyInside的AI(人工智能)潮玩、学习机、机器人等硬件设备较今年“618”增长近5倍。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将今年“双11”的亮点概括为3个关键词:AI全面落地、即时零售崛起、大消费平台整合。这些亮点体现了消费变革和技术驱动的双重趋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低价,而是追求更好的体验和效率;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同时拓展消费场景,从单纯的线上购物转向全渠道、全时段服务,从流量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AI技术持续赋能

今年“双11”,AI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朱克力认为,AI不再是简单的辅助工具,而是深度渗透到购物全链条,全方位重塑购物体验。

“AI在提升平台经营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姜照分析,AI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实现动态定价、智能防损和自动化运营,提升平台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运营精度;基于AI的智能搜索和推荐能够帮助平台和商家精准理解消费者偏好;AI可以精准预测不同地区的销量,指导仓库提前备货,并利用算法规划出最优物流路径,使平台在订单峰值期也能保障送货速度。

今年“双11”期间,京东内部运行的智能体数量已突破3万个,天猫首次实现AI全面落地,改善了搜索推荐,提升了推荐商品与消费需求的转化效率。

在商家端,AI成为降本增效的利器。AI美工可批量生成大量商品图片与视频,提高商品点击率;AI数据分析能产出多份运营报告,帮助商家优化策略、节省成本。

在消费端,AI助力提升消费者体验。AI导购应用能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实时需求,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虚拟试衣、AI试妆等功能让消费者在购买前就能预览效果,降低决策成本。智能客服则能瞬时响应海量咨询,保障了购物流程的顺畅。

朱克力认为,AI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上,更在于推动电商从流量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型。通过AI,平台能更精准理解用户需求,优化商品组织和流量分配,实现供需高效匹配。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商家创造了更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AI、无人仓配等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将助力提升服务体验,吸引更多消费者。在电商物流服务方面,以仓储机器人大量应用为标志的无人仓开始崭露头角,大幅提高仓储分拨效率,无人车、无人机配送成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

创造更多增量价值

近年来,“双11”周期不断拉长。今年京东“双11”大促持续37天,与国庆中秋假期无缝衔接。

朱克力认为,“双11”战线拉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消费者角度看,“集中爆发”的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更希望按需购买,避免为了凑单而购买不必要的商品;从平台角度看,随着内容电商崛起,直播带货重构消费场景,传统平台为争夺用户注意力,不得不延长促销周期;从供应链和物流角度看,AI、物流端智能分拣、无人配送等技术的进步为战线拉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鸣涛认为,大促常态化已成为电商市场的重要趋势,各种节假日都可以成为电商平台促销的载体,促销周期延长已成为电商平台全时段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双11’战线越来越长,是消费者、平台和商家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姜照表示,更长的周期意味着商家无需再突击备货,可以按预售订单安排生产,分阶段推出新品和配套优惠,库存周转效率更高;较长的时间窗口便于消费者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最优购物决策;平台也需要更长的周期来争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取得更好的促销成效。

今年是“双11”的第17年,姜照认为,其新意已不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营销噱头,而是转向更深层的技术赋能、体验优化和商业模式革新。企业应抓住技术赋能机遇,在需求预判、消费决策、售后服务等环节不断优化消费体验。同时,“双11”应回归商业本质,平台和商家需要摒弃数字游戏,转向价值竞争,努力打造专属IP和特色品牌,提升服务品质,从关注短期营销数据转向提升商业价值,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朱克力认为,“双11”创新的关键在于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通过技术驱动和生态整合,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更多增量价值。平台应进一步深化AI应用,提升消费体验,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即时零售品类,从目前的快消品、生鲜扩展到更多领域,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履约效率,释放即时零售的潜力;加强生态化运营,通过整合消费、娱乐、本地生活等服务,打造一站式生活平台;加大对中小商家支持,通过提供更精准的流量、更好的工具和更细的数据指导,帮助中小商家提升效率,实现共赢。

上一篇:健身行业乱象亟待规范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双11”17年,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485

周期拉长,“狂欢式购物”逐渐回归理性消费;AI助力商家提“智”增效,垂直细分市场崛起;即时零售加速入场,以场景融合激活增量……步入第17个年头的“双11”,有哪些新变化?超长版“双11” 消费更趋理性今年“双11”,又是一个“超长版”。9月30日,苏宁易购启动“双11”大促,此后京东、抖音、天猫等平

AI创新助力预防全球健康危机

1129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日前报道称,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疾病每年不仅造成全球超过8.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在悄然侵蚀卫生系统、削弱劳动力素质、挤压公共预算空间。若不及时采取行动,这些问题或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健康危机。人工智能(AI)正为此开辟新的可能——通过智能科技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减轻医疗系统压力。然而,要

医疗AI有了“评审员”!北京启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服务

66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侠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AI正在加速向辅助医生、承担部分医生技术劳动的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医疗AI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成为公众关注和行业关心的问题。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测中心(以下称评测中心),旨在建立医疗AI评测的制度体系与规范标准,

生成式AI成生命科学进步强劲引擎

871

当前,大型基础模型、多模态数据集,以及DNA与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大规模研究,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在日前的报道中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已成为推动生命科学进步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它进一步释放了CRISPR基因编辑与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的潜力。如今,GenAI已在药

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大模型发布

970

在近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上,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大模型——麒光AI-OCT大模型正式亮相。它融合AI大模型与先进影像技术,依托高质量心血管数据库,显著提升OCT影像的解析效率与精准度,大幅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被业内视为实现精准血管介入治疗(PCI)手术的重要

专家:心肌病管理当以“快”破局 AI智能诊疗体系助力实现快速筛查、诊断和管理

1211

心肌病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会直接损害心肌的结构与功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甚至降低患者生存率。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14日对记者表示:“面对心肌病严重的疾病危害,其管理应当以‘快’破局,进一步提升诊疗效率,从而快速进入治疗与管理流程,降低疾病的危害与死亡风险

AI+康养,开辟大健康新赛道(新视野)

AI+康养,开辟大健康新赛道(新视野)

1377

  日前,2025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在广东省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集中展示了智慧养老产品与系统性解决方案2000余项,覆盖智慧居家、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康复辅具、康养旅居等领域。图为观众在展会现场了解智能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日前,2025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在广东省深圳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漏诊率被AI砍下九成

759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用于胸痛急诊场景的AI模型iAorta。此模型可在几秒钟内识别常规平扫CT上的心血管是否存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隐患。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上,iAorta已在浙江首批10家医院部署,未来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在平扫CT下“隐身”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