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并没想象中那么难

不久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发布的《成人健康体重管理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73%的受访者表达了体重管理期望,64%愿意付诸努力,真正行动者仅55%,而将其融入日常形成习惯者仅38%。可见,对于不少人来说,体重管理存在着“知易行难”的问题——要想“知行合一”,需要在行为改变的不同阶段,开出精准药方。

想要进行体重管理的人,都在担心什么?白皮书显示,76%的人认为体重管理执行起来不轻松。体重管理最大的痛点包括:“我不会”,这折射出科学知识匮乏;“我很忙”,直指时间成本压力;“见效慢”,则挑战着大众的耐心阈值。在网络热搜上,“怎么办”“怕反弹”也是与体重管理相关的高频“焦虑词”。

更严峻的现实是认知偏差。体重管理的科学参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体脂率,其中体重、腰围是最直观、最易测量的。但白皮书数据显示:63%的人依赖“目测”判断胖瘦,33%的人自评结果与实际体重存在显著差异。

其实,减肥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以下简称“20条”)提出的科学减重总体原则就是很好的答案——坚持吃动平衡,保持积极心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维持长期健康体重。

在具体措施层面,主要应在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方面多下功夫:

首先是“吃”,切忌陷入“饿瘦”的陷阱中。减肥更要吃好一日三餐——早餐必吃、晚餐忌晚、规律定量。优化饮食结构重点在餐桌,要增加全谷物、蔬果与优质蛋白(奶、豆、水产);同时注意科学“三减”(减盐油糖),饮食要清淡;还要学会看食品标签(尤其营养标签),合理选购食品。

其次就是“动”,核心理念是“动则有益”——微小习惯可累积成健康质变,重在培养运动兴趣与享受运动过程。运动时要注重减脂、增肌双轨并行,有氧、抗阻结合,老年人尤其要注重肌肉维持;同时,要适度,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避免运动损伤。

最后就是生活习惯,养成定期测量体重与腰围的习惯,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与记录软件进行记录。日常生活中,和家人一起营造“以身作则、互相监督”的家庭氛围和“以大带小”的示范效应。还应该认识到,体重应“终生管理”,拒绝速成与极端手段,要将其视为贯穿生命始终的健康实践。

体重管理不仅需要个人的内在驱动,外部形成的健康食物环境建设同样是重要的促成动力。随着AI与数字技术的发展进步,未来可以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用于体重管理,帮助人们从“被动记录”跃升至“预测与个性化指导”时代,例如打造专属营养私教等。(作者:陈君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本报记者李春剑采访整理)

上一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抗阻训练,不只“练肌肉”(健身视野·服务站)

抗阻训练,不只“练肌肉”(健身视野·服务站)

1651

  动作演示:左 浩(受访者供图)">动作演示:左 浩(受访者供图)抗阻运动是指通过克服阻力进行的主动运动,主要分为自身阻力类和辅助类两大类,可以根据训练目标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抗阻训练不只是“练肌肉”,更是一种从内到外优化身体机能的方式,是值得长期坚持的训练选择。抗阻运动益处多北京佐佑

《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在济南发布

792

中新网济南4月19日电 4月18日,《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济南发布,系中国首个聚焦小细胞肺癌患者群体的权威报告,首次系统性揭示了中国小细胞肺癌在临床诊疗和患者生存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优化临床实践、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记者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仪式上

不当“小糖人”,重在吃动平衡

1787

肥胖的孩子要注意肥胖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帮助细胞摄取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但肥胖的孩子脂肪细胞变大,会释放出一些能干扰胰岛素作用的物质,让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导致血糖升高。长此以往,胰腺负担过重,胰岛素分泌出现

如何帮助孩子科学管理体重?“吃动平衡”是关键

如何帮助孩子科学管理体重?“吃动平衡”是关键

668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期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经

白皮书: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关

1147

中新社沈阳10月14日电 (记者 禹瑞斋)历时4年,总计采样超过95万人的最新科技成果《高度近视及易感基因分析》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14日开幕的“202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上正式发布。白皮书指出,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关,易感基因检测能够有效提升近视防控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大

6个方面20条任务 今年下半年深化医改将这样干

1676

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明确了2023年下半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2023年下半年医改工作主

白皮书勾勒青光眼患者画像:呈年轻化趋势、多与慢病共病

1

全国“爱眼日”宣传主场活动3日在上海举行,现场发布的《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呈现中国青光眼患者整体画像、疾病现况和诊疗全貌,探索高效的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模式。据此,中国青光眼患病与年龄相关但呈年轻化趋势,青光眼与其他慢病共患病比例高。《白皮书》指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可

国家卫健委20条举措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578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白剑峰)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通知,于2023—2025年在全国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  本次主题活动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看病就医全流程,提出6个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