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转凉这样养护“肺”常重要
爬楼梯会气短,一抽烟就咳嗽、咳痰,明明呼吸很急促,但仍感觉不能获得足够的空气……很多人认为的正常现象,其实隐含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关键信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的专家提醒公众,现在天气日渐转凉,冷空气频繁光顾使呼吸道更容易受到刺激,这个时候也更容易诱发慢阻肺。慢阻
爬楼梯会气短,一抽烟就咳嗽、咳痰,明明呼吸很急促,但仍感觉不能获得足够的空气……很多人认为的正常现象,其实隐含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关键信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的专家提醒公众,现在天气日渐转凉,冷空气频繁光顾使呼吸道更容易受到刺激,这个时候也更容易诱发慢阻肺。慢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北京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十年来,北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坚持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宣传与干预,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成人吸烟率由2014年的23.40%降至2021年的19.90%,持续开展生活饮用水和
人的健康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其中作为先天因素的遗传基因无法改变,在后天因素中,饮食扮演核心角色。保守估计,至少有40%以上的疾病跟不合理饮食有关,其中有很多是主要疾病,比如体重的异常,包括超重肥胖、体重过低、营养不良等;还有一些常见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胃肠功能不适,甚至相当一部分
你是否会因为记忆力减退、经常忘事,而担心自己有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老年痴呆被形容为“比死亡更可怕的死亡”,它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痴呆患者已超过1500万。那么,哪些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患慢性病的人更容易痴呆。巴黎大学的学者采用了大型前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第三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日前正式发布。新型孕激素地诺孕素片2mg/d由于其日剂量低,对于肝肾功能及代谢影响小,耐受性好,长期应用一年以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充足,被推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长期管理的首选药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和慢性病,仍存在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7日电 日前,一份在北京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居家养老仍是中国老年人群的主要需求,但养老服务的创新和服务质量难达要求,此外,慢性病是影响中国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这份报告名为《老年健康蓝皮书 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20~2021)》,由中国医学科学院
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北京疾控致老年朋友及家属的一封信》。信中指出,截至12月1日,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累计接种301万人,其中最大年龄接种者106岁,接种工作总体平稳。本着“应接尽接”“应快尽快”原则,全社会都要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市疾控中心在信中提到,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徐鹏航)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的通知》。通知总结了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的主要经验,并提出了推广三明经验的八项重点任务。八项重点任务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为目标,包括:以人民健康为
慢性病选感冒药 避开这些“雷区”感冒是冬季常见病,对于有高血压、胃溃疡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感冒药可不能随便吃,选择要慎重。感冒药大多是复方制剂,由解热镇痛药、缩血管药、镇咳祛痰药、抗组胺药、抗病毒药等组成,每种成分都有相应的注意事项,建议您根据症状选药。鼻塞、流涕者可用缩血管药盐酸伪麻黄碱;发烧、头
央视网消息: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9月20日发出通告,逐步开放门急诊医疗服务(门诊需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具体开诊情况如下:1.急诊医疗服务包括危重症抢救和一般急诊医疗服务,除择期手术和普通非急性诊疗外均有接诊;2.开设一间换药门诊进行常规换药;3.开设PICC门诊进行换药服务;4.院门口预检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张尼)日前,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什么情况下患者可以申请长期处方?长期处方最长可以开多久?药品是否需要本人领取?对于这些问题,文件中都予以明确。资料图:自动发药机 余丹菲 摄什么药可以开具长期处方?依照《规范》,长期处方适用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李纯)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日前在北京举办食品包装正面标识(FOP)学术会议,以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合理膳食行动“减盐、减油、减糖”的具体要求,积极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包装正面标识(FOP)”信息,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来
吃代餐食品实现快速减重,靠谱吗?夏天到了,为了能露腿、露腰,很多人又开始了自己的减肥大计,节食、辟谷、健身、吃药等奇招百出。在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人信奉“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戏谑的话语背后体现出当下年轻人对体重和身材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杜燕)胰岛素的发现,开启了挽救生命的旅程。今天,致敬胰岛素发现100周年媒体交流会暨2021“健康中国E起来”糖尿病科普活动在北京启动,与会嘉宾共话健康中国行动之糖尿病防治专项行动。自1921年起,胰岛素历经百年创新,成为人类抗击糖尿病的重要武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咱也给国家构建免疫屏障添砖加瓦了!”这几天,东城区大雅宝社区居民梁天俊格外自豪,出门遇到老街坊,老人总忍不住多聊两句。百岁高龄的梁天俊3月25日在建国门街道接种点接种了新冠疫苗,现在老人出门活动、找街坊聊天时,心里比以前更踏实了。别看梁天俊老人今年100岁了,但他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之一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人群也能形成有效保护。接种疫苗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这是我国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的策略。当前,一方面要用科学宣传和实际成效,打消部分居民对疫苗安全性的顾虑,提高居民接种意愿;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服务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5日电 24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协办的“e路有你,联抗慢病”2021首届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大赛的评选工作也正式开启。图为启动活动现场(供图)安全且有效的慢病管理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医疗机构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满足需长期用药、血液透析等特殊治疗的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开具12周以内相关药品。《通知》指出,加强日常医疗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杨洋呼吁,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管理机制。杨洋指出,受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管理依然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之一,主要表现在管理人数与预测患病人数相差巨大,防治结合的工作模式尚未形成等。对此,杨
日前,法国科学研究团队Epi-Phare发布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通过迄今最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和研究,锁定了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和病亡风险的多方面因素。该报告证实,面对新冠肺炎,老年人是最脆弱群体。根据法国全国数据,年龄在70—74岁的感染者与40—44岁年龄组相比,其重症住院风险为3倍,病亡风险为
这家企业工会为员工配上“私人医生”本报讯(记者刘友婷 通讯员贾玲)还在为体重而苦恼,为身体可能隐藏的疾患而担忧吗?如今,在中铁二局深圳公司,员工类似的忧虑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这源于公司工会实施的员工健康管理计划。”该公司工会主席刘洋介绍,该计划着力于打造一套“私人医生”式的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
新闻1+1丨我国的慢性病在悄悄变化,这些你知道吗?整个2020年几乎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新冠肺炎上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忽视环绕在我们的身边的其它疾病近日,国家卫健委的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在这份报告里,很多数据都与我们的健康状况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陈聪)国务院新闻办23日就《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根据报告,我国成人平均身高继续增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与此同时,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严峻,城乡各年龄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张尼)23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身高体重、膳食营养、体育锻炼……来看看这些国人最新健康数据,你达标了吗?资料图:一参加军检的考生正在进行身高测量。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中国人长高了!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接近1米7,
中新网12月23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3日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时指出,近年来,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经常饮酒率均有所下降;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