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新生活新体验)

  未来,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很快会有答案。

清晨,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养老社区,机器人自动唤醒后迅速“上岗”,除了“全天候”陪伴,它还提供安全监护服务,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发出警报;在辽宁沈阳,曾罹患脑梗的张大爷在下肢外骨骼训练器的助力下练习行走……

近年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逐步向养老领域拓展。2025年2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发布,这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助力我国乃至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介绍,目前,养老机器人一般分为护理型、康复型和陪伴型三大类,“其中,护理型主要面向失能老人,康复型面向半失能老人,陪伴型主要用于情感交流。”

“比如,针对独居空巢老人的安防检测、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需求,养老机器人可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远程‘分身’,在家庭场景下提供巡视探察、健康管理等功能;在养老机构中,机器人可作为护理人员的助手,应用于辅助查房、健康数据统计等场景。”某智能医疗公司员工李学威举例。

养老机器人是复杂技术综合体。一方面,就机器人自身而言,要形成“感知—决策—执行—反馈”的闭环,有赖于人工智能、机器传感、精密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相比于工业中执行预设、固定任务作业的“结构化场景”,养老经常要面临非结构化、复杂的生活场景。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4.26亿。养老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实现独立居家生活。

不过,现阶段养老机器人的发展还面临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能力不足、感知与交互能力有限、功能单一与集成化不足等挑战,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水平也有待提升。

张云泉建议,针对我国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要积极布局一批技术攻关项目。算法层面,聚焦大模型支持的人机交互技术,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重视伦理和隐私安全能力建设;硬件层面,要聚焦具身智能“存算一体”芯片、高性能末端执行器、新型传感器、机器人操作系统等研发方向。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9日 16 版)

上一篇: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动能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睡不够、吃多了”,咋办?专家教你这样“丝滑切换”

1658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龚雯)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举家外出旅游,在目不暇接的美景和琳琅满目的美食中,不知不觉陷入了“睡不够、吃多了”的状态。随着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将回归上班、上学,疲劳的身体和焦虑的心情该怎么调节?临床专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帮助大家“丝滑切换”假期与工作、上学模式。上

“大家健健康康,我就更有干劲!”(民生一线)

277

  国庆、中秋假期,许多医生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守护人民健康。他们中有“战斗不停”的急诊科大夫,有入户服务的社区医生,也有扎根偏远地区的乡村医生。急诊科一天接待挂号患者近400人作为假期值班天数最多的副主任医师,张方杰见证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不曾停歇的“战斗”。“假期床位周转特别快,基本没有空

致敬付出 关爱医者(编辑手记)

1276

  急诊室里“生死一线”的救治、床前贴心细致的叮嘱、山间暖心主动的扶助……国庆、中秋假期,很多医务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服务患者。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这与广大医务工作者用心用情、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密不可分。我们致敬付出,也应该体

让医疗资源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577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一名年迈的牧民膝关节磨损严重。由于最近的医院也离家数十里,他每一次外出就医都是趟艰难旅程。幸运的是,去年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巡回医疗队来到旗里,不仅为他检查治疗,而且教会他日常护理知识和技巧。巡回医疗队用脚步丈量草原的宽广,实地入户解决农牧民健康问题,写下惠民便民的温暖篇

沈阳24家三级公立医院试点免陪照护

1334

  本报沈阳10月8日电 (记者刘洪超)记者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辽宁省沈阳市24家三级公立医院日前启动免陪照护试点服务,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在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辽宁省要求基础上,沈阳市结合本地实际,自主扩大免陪照护试点范围,首批试点病区选定在老年医学科、骨科等照护需求较高的科室,

长假后,如何调整饮食(服务窗)

1097

  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人品尝各种美食,肠胃“超载”。节后如何调整饮食,给胃肠“减负”?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陈静。规律进食,三餐定时定量。调整生物钟,坚持吃早餐,尽量不吃宵夜,每餐八分饱。改变餐后立即吃水果、零食的习惯,可以在10时、15时吃少许坚果、低糖

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动能

545

  白内障日间手术“开刀”、核医学检查“上岗”、体重管理“出手”,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协和澳门医学中心”)正式开业一年来,专科门诊扩展至40个,服务人数较开业之初增加4倍,累计服务患者近2万人次。“医疗卫生是重要的民生事项,协和澳门医学中心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的动能。

2025年10月0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10月0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250

2025年10月09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四!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2025年10月08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2、2025年10月0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3、2025年10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4、2025年10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5、探杭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