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沉睡”就诊卡传递民生温度

去医院门诊看病办了就诊卡、交了预交金后,这张就诊卡再也没用过,里面的余额怎么办?据《工人日报》报道,记者日前浏览安徽多家医院官方网站发现,不少医院发布了清退门诊预交金公告。尽管不同医院清退预交金的流程和方式不一,但相关进程显示,这些“沉睡”的就诊卡正在得到全面清理。

曾几何时,诊疗卡预存制度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提升就医效率的同时,也悄然滋生了资金沉淀的问题。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零散余额,并非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普通民众对医疗系统信任的直观体现。小卡片,大民生,清退“沉睡”就诊卡不仅是在维护公民个体的细微权益,而且折射出社会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优化医疗服务、保障群众权益、提升治理效能的多重意义。

门诊预交金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部分医院利用预存资金池来缓解现金流压力,进而衍生出“强制预存”和“余额不退”等行业潜规则。这些现象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安徽果断叫停门诊预交金,既是对不合理制度的纠正,也是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重要一步。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医疗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微观体现。患者无需再为预存资金而担忧,选择医院的自主权也随之扩大,基层医疗机构有望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资金沉淀的减少将倒逼医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诊疗质量上,而非资金管理。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堵点。清退“沉睡”就诊卡,正是对疏通民众就医堵点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政策落实的穿透力和执行力。

各地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同样值得称赞。合肥推出了“线上+线下”双轨制退款通道,阜阳则通过多渠道公示确保信息触达每一位患者。这些做法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又兼顾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清退过程全程透明公开,消除了群众对资金流向的疑虑,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把小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作风,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延续。

从“一卡通”到“零门槛”,从“预存制”到“即付即用”,就诊方式的变迁见证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清退“沉睡”就诊卡这一行为启示我们,公共服务的优化永无止境,关键在于能否敏锐捕捉群众的需求;制度创新既需要勇气魄力,更需要系统思维;民生工程的价值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触及百姓的心坎。正如一位市民所说:“没想到多年前的几块钱还能找回,政府的贴心让人心里暖暖的。”这或许就是对清退“沉睡”就诊卡这一举措最朴实、最真挚的赞誉。供图/视觉中国

上一篇:镇静药会让人变傻吗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从可穿戴监测到智能辅护:机器人及精准诊疗技术加速落地

1464

中新网广州8月23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5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医博会”)正在广州举行,记者在博览会上看到,智能监测、机器人及精准诊疗技术加速落地。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主题展区中,烧伤整形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等参与主题展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宁波在接受中新网采

住院预交金降了,医疗服务能不能跟得上?

1782

编者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公立医疗机构已于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以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阑尾炎手术为例,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阑尾切除术”患者过去3年平均住院费用为9000元,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3000元,则该医院向该类患者收取的预交金不得超过3000

炎症性肠病诊疗专项提升项目启动

838

  本报北京电(朱彩霞)近日,“炎症性肠病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专项能力提升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炎症性肠病规范化诊疗、学科建设、能力提升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常见症状有便血、腹泻、腹痛等。“IBD疾病负担持

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体系

1267

记者7月1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目前,全国近8000家综合医院、98%的县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80%以上,方便患儿就近就便就医。全国已有超过300家儿童医院及有儿科的综合医院牵头组建了医联体,

新型仿生膝与患者“贴身”组合

106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仿生膝”关节假肢,与传统假肢相比,能够帮助膝上截肢者行走更快,更轻松地完成爬楼梯、跨越障碍等复杂动作。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标志着假肢技术从被动辅助,转向主动感知与智能控制的重大飞跃。传统的假肢系统是将残肢置于接受腔中,而这种新装置是直接与用户

前沿神经医学技术让科幻成为日常诊疗

1686

情绪X光机、TI神经调控技术、沉浸式 VR治疗系统、帕金森病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TIS无创深脑电刺激,这些极具科幻色彩的名词已在情绪障碍和帕金森病两大领域成为创新研究成果。科技发展正逐渐把“不可能”写进日常。“情绪X光机”把脑电、眼动、面部表情等多模态生理信号融合在一起,像给大脑做“透视”:敏感性和特

一滴血从臂弯到患者的漂流之旅

1884

6月11日,在北京站前那座充满未来感的纯白色献血方舱里,57岁的陈贵田又一次平静地伸出手臂。这位山西来京务工者已经坚持献血十余年,“收到短信说血被用上了,我就高兴。”他质朴的话语,开启了一袋救命血液的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全生命旅程。每天,逾千袋血液从全市84个街头献血点汇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经历严

“背包医生”,将诊疗送到山村

41

清晨的雨丝裹着山雾,将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圈石村杨梅林自然村笼罩得朦朦胧胧。83岁的村民吴凤妹正捂着胸口咳嗽。“阿婆,我来了。”托溪卫生院院长李浩东背着“医疗保障出诊包”,脸颊淌着汗珠跨进门槛。李浩东蹲下身,背包一敞,听诊器、血压计、药品盒铺了半张木桌。经过诊治,李浩东翻出感冒药和降压片,按剂量掰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