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也有回南天了吗

近日,北京阴雨天气频繁,空气湿度相对较大。不少市民发现,阳台衣服久晾不干。更有网友晒出照片显示,地铁通道的墙壁、地板上竟凝结出密密麻麻的水珠,像极了南方潮湿的回南天。“北京回南天”话题一度冲上热搜,北京真的遭遇回南天了吗?

回南天是指南方地区春季室内、墙壁等出现凝水的天气现象。在冬春季节转换时,前期受冷空气控制时间较长的区域,遇到快速转暖的天气,此时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会涌入尚处于较低温度的室内。当空气达成饱和条件的温度(即露点温度)高于室内物体温度时,便会出现回南天现象。每年2月至4月,回南天常到访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高级工程师张丽表示,回南天的形成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明显降温,使室内充分冷透;二是冷空气过后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迅速回暖,从而使水汽在室内墙面凝结成水珠。如果发生在北方,就如同干燥寒冷的浴室突然放满热水,水汽瞬间在顶壁凝结成水滴。

然而,北京当前情况并不符合回南天特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解释,首先,时值盛夏,已远非回南天发生季节;其次,北京前期并未经历强冷空气带来的深度降温过程。“这次北方的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抬紧密相关。目前,整个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进而引导夏季风北推。当前,夏季风的北界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也随之而来,形成了高温高湿天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桑拿天。”孙军说。

气象监测显示,自6月26日起,北京接连出现分散性阵雨和全市范围降雨。7月3日夜间至4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85%以上,7月3日北京相对湿度甚至一度达到100%,华北多地湿度超85%。据气象预报,未来一个月北京仍将维持多雨天气。在气温方面,华北地区大部近期最高气温在30℃左右,但是湿度对体感影响较大,在温度不是很高但是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还会比环境温度高一些。

其实,每年北方地区在盛夏总会有一段闷热时期,一般是在华北雨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华北地区已经进入雨季,空中的水汽能够及时转化成雨滴降落,因此湿热天气不会持续太久,而其前后或期间的少雨时期往往潮湿闷热。今年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偏北偏强,提早了这一天气现象。

这样的桑拿天还要持续多久?孙军分析,虽然河北、天津等地近日降雨能暂时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但在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影响下,水汽能够得到快速补充。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主体仍将控制华北这一带地区,因此中途可能会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短暂缓解湿热,但是总体高温闷热的天气还会持续。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李怡提醒,高温高湿环境会使得人体散热能力减弱,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大量出汗也会导致脱水或者电解质失衡,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因此,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需要及时补水,避暑降温,适当使用空调除湿功能,多待在通风处和阴凉处。

上一篇: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北方也有“回南天”? 近期天气为何又湿又热

716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受到有如南方般的潮湿后感叹: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莫不是北方也有“回南天”?北京也是受此次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数据显示,7月3日夜间到4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85%以上,北京7月3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100%。北方地区天气为什

缪小平代表:强化慢性病共病管理

868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慢性病共病,指个体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病因的复杂性、病程的持续性以及病情的多元性,使其管理面临多重困境,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医疗保健、家庭照护及公共卫生

筑牢基层慢性病防治“健康保障线”——国家卫生健康委扎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1047

立春刚过,气温多变,往年这个时候,73岁的王淑会总会担心慢阻肺病的老毛病发作。但今年,她的心踏实了许多。自从202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全国约1亿慢阻肺病患者,将逐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生上门检查和健康随访服务。慢阻肺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仅次于

慢性病疼痛也是病,早防早治别“忍痛”

716

  本报北京电 (申奇)今年10月21日至27日是中国镇痛周。日前,“关注慢性病疼痛,共建‘无痛’社区”全国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  疼痛,作为几乎所有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感受,其影响深远,然而大多数人对疼痛的认知却仍然停留在“只是一种症状”的层面,往往选择忍耐而非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会上公布的《慢性病

医防融合,提升慢性病防治能力(人民眼·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442

引子带孙子,做家务,跳广场舞……在广东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社区,58岁的居民张萌生活充实、精力充沛。很难想象,她曾是一名肺腺癌患者。如今的健康生活,源于5年前的一次免费癌症筛查。得益于深圳市实施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患上早期肺腺癌的张萌被及时发现并治疗,很快康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

我国发布四类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

1826

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美华)为提高慢性病患者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4类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4类慢性病包括成人高血压、高血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主要内容包括营养指导原则、运动指导原则、常见食物交换表和相关慢性病患者运动训练禁忌证等。指导原则指出,目前我

南方降雨为何进入“超长待机模式”

968

近期,持续性降雨侵袭华南、江南地区,导致多地受灾。那么,最近南方降雨为何进入“超长待机模式”?持续性降雨是否会导致洪涝灾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避险?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长时间降水或将持续为什么南方近期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今年进入华南前汛期以来,副热带高压偏

5月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或增多增强 官方提醒灾害风险

1205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对2024年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综合分析认为,5月份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可能增多增强,江南、华南东部等地洪涝、风雹灾害风险较高;东北、西南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