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整治农村山寨食品需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677

“过年回家,看了一眼家里买的年货,竟然有不少都是仿冒产品,什么‘旺日子雪饼’‘营养伙伴’‘特伦舒牛奶’等。包装与正品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不少,难怪家人会受骗上当。”湖北鄂州市读者姜女士在来信中说,这些“山寨”食品外包装和知名品牌高度类似,极易产生混淆,但味道却与原品牌大相径庭。“本来要打开给孩子喝的钙

健康新闻

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053

“和朋友出门旅游,想学学手机摄影,拍点小视频”“身上小毛病不少,想学点中医理疗知识”“有没有糕点烘焙课程?学会了给孙子做好吃的”……近日,各地老年大学纷纷开始了春季学期的报名、入学工作。老年大学针对老年人各式各样的学习需求设立的不少课程,受到老年人欢迎。作为老年教育的主阵地,老年大学在满足老年人学习

健康新闻

让更多基层医生留得住、有发展

731

乡村医生、社区医生等基层医生,承担着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的防治,以及公共卫生、家庭签约服务等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福建省出台文件,强调建立人员经费保障制度,为在岗的每个基层医生每年提供6800—9800元的补助资金。广东省卫健委发文明确,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建立

健康新闻

甲流和诺如病毒感染如何预防(服务窗·科学防疫)

806

  每年冬春季节是甲流、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散发病例。甲流和诺如病毒感染有什么特点?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如何治疗和预防?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分析,首先是病原和病因不一样,甲流属于感染甲型流感病

健康新闻

学会这三招儿“坐着说话不腰疼”

1672

数据显示,约有60%至80%的成人有过腰痛的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大夫经常会交代“注意不要久坐!”可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人们能做到“不久坐”吗?有研究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每日保持坐位的时间在250分钟以上,而软件工程师、窗口收费员等特定职业则势必更久。因此,抛开“不要久坐”的空洞告诫,如果不得不久坐,

健康新闻

开春啦教你全方位呵护“小心肝”

1392

中医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有机整体。肝主春,因此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我们的肝脏与春气相通应中医认为,肝,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肝主疏泄,具有疏通、

健康新闻

手机贴的防窥膜到底伤不伤眼?

545

此前,一条“防窥膜伤眼睛”的热搜引发热议。一位网友吐槽自己用了两三个月的防窥膜,逐渐发现眼睛看什么东西都有黑影,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要瞎了”。那么,防窥膜真的伤眼睛吗?此外,日常我们使用手机过程中,三个已被坐实的“坑眼”习惯,快来数数你占了几个?加贴防窥膜屏幕亮度可降低三成防窥膜,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别

健康新闻

发现自己长老年斑?别急,试试常吃这些食物!

1944

年纪大了,开始长老年斑了,脸上、手上都有了,不光影响容颜,据说还是身体机能不调的象征……怎么办?别着急,其实老年斑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来预防和延缓发生的。老年斑其实是一种进程缓慢的良性皮肤病变老年斑,医学上称之为脂溢性角化,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这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可能发生于年轻人中,表现为脸

健康新闻

患有高血压这样来“食养”

1097

随着年龄增加,各种慢性病也开始威胁健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当属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在于血压本身,更在于它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2023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四项食养指南,其中《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

健康新闻

控血糖?7个误区要牢记!

1535

控血糖是无数人心头的烦恼。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旨在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提升膳食指导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不仅糖尿病患者需要控血糖,减肥瘦身、防痘痘清皮肤、改善餐后困倦状态、提升脑力效率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控血糖……它的重要性就不用

健康新闻

退休人员医保不缴费政策不变

1210

近日,一些地方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引发部分群众关注。部分群众对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有疑问,对改革后看病就医便利性有顾虑。对此,昨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回应称,此次改革的核心,是用调整个人账户的划入方式,来“置换”普通门诊统筹报销,资金平移后全部用于门诊统筹报销。同时,退休

健康新闻

“中国的抗疫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278

中国3年多来的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特别是去年11月以来,中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以实际行动解答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健康新闻

坚持稳步推进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511

近日,一些地方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引发部分群众关注。部分群众对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有疑问,对改革后看病就医便利性有顾虑。针对此次改革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原有模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保障群众健康的需要,要求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呼声越来越

健康新闻

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351

“专家来义诊了!”2月16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的广场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66名医务人员举行义诊活动。当地群众闻讯而来,接受义诊、进行咨询。这是由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暨“三下乡”活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今年活动的首站。当天,“中国好医生、中国好

健康新闻

从培养网络素养入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287

2月13日,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分论坛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围绕论坛主旨展开讨论,助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工作迈上新台阶。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

健康新闻

建强队伍,做好食品安全“民心工程”

47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推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特别是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了一支职业化检查员队伍,确保人民群众“舌尖

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健康新闻

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295

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近期,我国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本轮疫情是否已经结束?新变异株是否可能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下一步如何

健康新闻

春天,我们向着健康出发(健康故事汇)

1359

春天来了!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春潮澎湃,激荡万千气象。与大好春光相呼应的,是活力四射、精气神十足的中国人——大街小巷、公园广场人流如织,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锻炼身体,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中国人正在奋力迎接这个春天。来自星星的孩子“给我们搭了一座桥”早春,北京。清晨,乍暖

健康新闻

中国进入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1856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王美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3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

健康新闻

更好地满足大众健身需求

1220

走进位于南京市老城南门西片区的一家篮球馆,便能发现球馆上空斜坡顶的独特设计,坡顶侧的天窗开向朝西,有效避免光线直射球馆,保证了室内光线的视觉平衡。这里曾是南京印染厂厂房,特殊的建筑构造是对生产的避光考虑。这片街区由老厂房构成,位于明城墙下,背靠秦淮河畔,古韵十足。2020年,这里被改造为江苏省体育服

健康新闻

调肝理脾正当时(中医养生)

937

  春季为阳气生发、肝气旺盛的时节。按照中医理论,肝木克脾土,肝气过旺容易损伤脾胃。同时,随着降雨量增加,寒湿之邪也容易导致脾胃的损伤。因此,春节养生重在“健运脾胃以防湿滞,调达肝木以助升发”。  饮食方面宜“省酸增甘,以养脾”,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以健运脾胃。可以多吃红枣、

健康新闻

补齐普惠托育服务短板(无影灯)

12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针对百姓关切的“托育难”问题,江苏等地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促进婴幼儿托育服务规范化发展。一项项暖心举措,补齐了民生保障短板,提升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感。  0—3岁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婴幼儿照护的

健康新闻

久坐不动易引发泌尿系统疾病(名医讲堂)

267

  正常尿液大多数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为水,约占尿液的96%,其他成分为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物。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000—2000毫升左右。  膀胱位于骨盆内,是贮存尿液的器官,其容量为300—500毫升。膀胱容纳尿液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憋尿,就是膀胱中容纳的尿液超过了膀胱本身的容

走进中医经典病房(健康焦点)
健康新闻

走进中医经典病房(健康焦点)

466

图①:绵阳市中医医院医师在调配中药饮片。  孙亭婷摄  图②:四川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宏(右一)在查房。  本报记者 杨彦帆摄2010年,广东省中医院组建了全国首家“中医经典病房”。10多年来,各地多家中医院建立了中医经典病房,探索的脚步一直未停下。中医经典病房有何特点?以中医药为主导,主攻急危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