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乡村要振兴,医药要先行

653

“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如何让脱了贫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既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也是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大事”。查艳代表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医务工作者为“抹平”医疗资源分布的差距而不懈努力的使命担当。教育和医疗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特别

健康新闻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谈雨水节气与养生

1945

北京时间2月19日6时34分将迎来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因为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而取名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说的就是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

健康新闻

“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的四个镜头

1040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名医走基层 志愿服务行”活动,2023年第一站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月16日、17日连续两天,专家们到大山里开展义诊,在当地医院带教查房,马不停蹄。“大专家看病,‘瓦吉瓦’”16日,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的小广场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乌鲁木齐的多名志愿服务队成员

健康新闻

川渝两地将加快推动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院互认检查检验结果

108

17日,川渝医疗管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四川省广安市举行,川渝两地将分步骤加快推动两地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院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控制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2023年川渝两地重点推动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29个区(县)和四川省成都、广安、泸州等15个市相邻地区开展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

健康新闻

新研究:吸电子烟对DNA损伤不亚于香烟

1149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参考消息》日前刊登合众国际社网站报道《研究显示吸电子烟对DNA损伤不亚于香烟》。报道摘要如下:美国南加州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吸电子烟的人与经常吸烟的人,二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受损程度相同,从而驳斥有关电子烟是香烟较安全替代品的说法。在近期发表在《尼古丁与烟草

健康新闻

北京雨雪过后迎来晴天气温加速攀升最高气温可达10℃

1002

昨天(2月18日),北京多地迎来雨雪和大风天气,气温低迷。今天进入我国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北京却是雨过天晴,风力也较昨天明显减弱,气温快速攀升,预计白天的最高气温可达10℃,适宜外出活动和开窗通风。昨天,北京迎来今冬第五轮降水过程,其中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较为明显,以降雪为主,城区及南部地区相对较弱

健康新闻

开学了,流感、诺如病毒等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1201

冬春季是许多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学后,孩子们又开始了集体生活,孩子、家长、老师应该如何预防流感、诺如病毒等疾病,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相关部门和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主任医师刘白薇介绍,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传播能力,全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是引起

健康新闻

今年为何会有闰二月?

1111

新华社天津2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2月20日,癸卯兔年二月初一,而在这个二月之后还紧跟着一个闰二月。两个农历“二月”共计59天。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阴历是以月亮的盈亏即朔望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天,而阳历(也称公历)

健康新闻

喝酒不仅伤身还能“烧坏”大脑!

74

中国文化中,饮酒可以活血取暖,可以活跃餐桌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酒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之中。但饮酒没有节制,无酒不欢、逢酒必醉、饮酒必多,不但误事伤身,还能“烧坏”大脑。今天,神经内科的医生就和大家聊一聊被酒精毒害的大脑。慢性酒精中毒还能带来脑病按照美国国家酒精

健康新闻

喝酒防不了新冠还会加重症状

429

“喝白酒杀菌能预防新冠”一度被不少人信以为真。这些人的逻辑是“病毒怕酒精,天天喝酒的人不容易感染”。那么喝酒真的能够预防新冠感染吗?当然不可能!不仅不能防新冠,喝酒还会加重“中招儿”后的症状。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75%的酒精外部使用可以起到灭杀病毒的作用,但这和喝酒可是两码事。饮用白酒,在体内主要在

健康新闻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将启动涉及41个品种、181个品规药品

346

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消息,联合采购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3年2月20日起开展信息填报工作,涉及阿加曲班注射剂、阿托西班注射剂、氨甲环酸注射剂、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丙

健康新闻

京城老字号餐厅今起开售“龙食”

462

二月二品“龙食”。2月21日是“二月二龙抬头”,从今天起京城老字号餐厅陆续推出龙胆、龙眼、龙耳等各色美食,供市民选购。护国寺小吃起源店经理张猛介绍,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护国寺小吃起源店的龙胆将提前三天销售,“最早从本周六开售,预计单店销量将达到每天三四千枚。”据悉,除了传统的红豆馅,该店今年还推出了流

六问六答,带你看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
健康新闻

六问六答,带你看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

548

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期,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在一些地区相继落地。新政实施后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一些参保人认为,“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少了,意味着个人吃亏了”。针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社会普遍关心的参保人权益变化等问题,人民网梳理了权威信息,以为公众答疑解惑。相关新闻——怎

健康新闻

以医学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995

【健康中国·大家谈】 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标志。全面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走好医学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医学院校、医院及全体医学人的使命担当。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作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高地和重镇,不仅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和开创医学的中国式现代

健康新闻

不靠死记硬背,大脑如何高效学习

167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每天睡觉前,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二年级学生小乐,都会让妈妈检查当天的背诵作业。学校的语文课常常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或名言,这首《夜宿山寺》就是小乐最近的功课。 课上要求背诵的内容,小乐都掌握得不错,但妈妈言语中还是流露出一丝忧虑

白求恩精神在这里升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健康新闻

白求恩精神在这里升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1536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白求恩雕像。  资料图片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柳克祥(右一)为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急诊手术。  受访者供图援萨摩亚医疗队肾病内科医生徐锋(左一)为当地患者进行义诊。  刘知文摄近日,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ICU病房,医护人员正在工作。  人民网记者 李 洋摄习近平总书记在

健康新闻

企业与医院合作必须合规合法(律师信箱)

369

张律师:您好!我公司是知名外资制药企业,已在中国生产并销售药品多年。在一次学术会中,我公司医药代表得知,该会议主讲人在其所任职的医院中所主持的科研活动恰好也符合我公司研发部门的需要,我公司打算赞助此项科研活动,并获取我公司需要的研究内容 。该医院科研人员计划在研究完成后撰写论文发表,我公司拟聘请专业

健康新闻

中国抗疫成功给世界带来信心和希望(国际论坛)

212

过去3年,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各国应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共同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水平作为泰国公共卫生部长,我一直关注各国的新冠疫情形势,公共卫生部专家也在每天研判其他国家疫情形势。根据我们的观察,中国在疫情发生后采取的防控措施科学

健康新闻

重大决定性胜利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41

“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充分肯定3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决定性胜利,深入分析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对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

健康新闻

医学研究必须聚焦重大临床需求

1551

新年刚过,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内,一位患者穿上特制检查服,在吞服一粒“胶囊”后,躺在检查床上。在医生的遥控下,这粒“胶囊”经由食道入胃入肠。随着“胶囊”在消化道内的移动,溃疡、息肉等相关图像在前方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来。整个过程中,患者不用麻醉、无须插管,且在检查

孩子生长迟缓?请看这份指南
健康新闻

孩子生长迟缓?请看这份指南

1965

图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孩子比同龄人长得慢,个子长不高,体重偏轻……这些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孩子生长迟缓,如何通过“食养”来改善?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进一步降低生长迟缓

健康新闻

援外医疗,以仁心赢得人心

229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远离祖国亲人,足迹遍布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拯救生命无数;他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数千人次获得受援国政府颁发的国家级荣誉,赢得赞誉如潮。这支队伍,是中国援外医疗队。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

健康新闻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974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陈劲松)记者16日从中国残联获悉,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中国残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要求各地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科普活动,因地制宜普及科学爱耳护耳、主

健康新闻

加快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

959

创造对老年人友好的数字环境,既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科技进步的红利,也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前不久,在一些地方召开的两会上,加快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人“最初一公里”出行难等话题引人关注。在移动互动网应用普及的当下,一些老年人需要打车服务时,由于不熟悉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