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制造简单 成本低廉 蛋白质新冠疫苗有望后来居上

1914

制造简单 成本低廉 填补接种空白蛋白质新冠疫苗有望后来居上对于渴望接种新冠疫苗的部分人员来说,由于容易出现急性免疫反应和血液循环问题,他们对一些基于信使RNA(mRNA)和病毒载体技术的疫苗心存担忧。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疫苗是安全的,但它们与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心脏炎症和血栓)有关,因此,接种一种

健康新闻

我国1.29亿人患有糖尿病,如何远离“甜蜜的负担”

1631

我国1.29亿人患糖尿病,如何远离“甜蜜的负担”有潜在糖尿病患病风险人群需注意: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尽量规避重油、重盐、重糖饮食习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控制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4或以下;避免过大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熬夜,保证充

三至十一岁接种新冠疫苗要注意什么
健康新闻

三至十一岁接种新冠疫苗要注意什么

803

三至十一岁接种新冠疫苗要注意什么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在其官网发布信息指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实施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国家卫健委就3至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社会关注给予了回应。问:为什么要开展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答: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流感等疫苗能和加强针同时打吗?
健康新闻

流感等疫苗能和加强针同时打吗?

1973

流感等疫苗能和加强针同时打吗?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在其官网发布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相关问答。1 为什么要开展加强免疫接种?答: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从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在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疫苗对部分人员的保护效果可能会减

中外专家聚焦细胞免疫治疗 望惠及普通民众
健康新闻

中外专家聚焦细胞免疫治疗 望惠及普通民众

1732

中新网上海11月15日电 (陈静 肖鑫)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主任陈志南15日指出,癌症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其中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被誉为精准摧毁癌细胞的“特种作战部队”。记者当日了解到,“2021年第五届国际精准医疗学术年会与产业大会”(以下简称“精

共推神经科学的发展 第十四届三博神经科学论坛线上举行
健康新闻

共推神经科学的发展 第十四届三博神经科学论坛线上举行

1827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2日至14日,由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举办的第十四届三博神经科学论坛在线上举行。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论坛以线上形式同大家见面,借助网络全景直播技术,全国各地的神经学科专家、学者及医护人员等跨越地域限制,共同参与这场学术会议。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栾国明教授担

健康新闻

国家药监局:采洁染发膏、衡美肤平衡保湿乳等33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1374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通告,经检验,标示为广州市采洁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采洁染发膏(自然黑色)等33批次化妆品不合格。其中14批次不合格产品标签上标示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境内责任人(经销商)否认生产或者进口过上述产品。依据《

健康新闻

国家卫健委:11月14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2例其中本土病例32例

437

11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上海5例,广东4例,云南4例,山东3例,福建2例,山西1例,陕西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广东);本土病例32例(辽宁25例,均在大连市;河南3例,其中周口市2例、郑

大连疫情十日追踪
健康新闻

大连疫情十日追踪

251

13日0时至24时,大连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0例,为大连本轮疫情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新高。至此,10天的时间,大连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4例。目前,当地疫情发展态势如何?疫情防线是否筑牢?物资供应是否充足?记者进行了追踪。聚集性特征明显 感染人数迅猛增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疾

健康新闻

“疯狂电动车”改装乱管理难亟待“一条龙”式监管

874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以来,不少城市针对超标电动车设置过渡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过渡期结束,仍有大量超标、拼改装电动车上路行驶,带来巨大安全隐患。近年来,超标电动车引起的交通及火灾事故频发,但依旧有人不以为然,“把事故当故事听”,这背后是必须整治的改装乱象和亟待改变的监管困局。近期查处大量超标

健康新闻

快递外包装拆件后不要带入室内

1576

目前, 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眼下,正是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火爆促销期间,市疾控提醒,要做好活动期间电商、物流、冷链等重点环节的检测消毒,从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快递员及市民朋友收发快递时应注意,疫情防控期间,非必需不要从境外高风险地区邮购商品,谨慎邮购

健康新闻

研究揭示老年人易感新冠原因

1337

国际战“疫”行动受新冠肺炎影响最大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和既有疾病患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在发表于《JCI Insight》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布朗大学研究人员解释了为何这些群体有更高的感染风险、严重的副作用和高死亡率。研究表明,一种名为“几

健康新闻

我国新冠特效药有了“时间表”

787

新冠病毒变异次数增多、变异株多国家流行,新冠肺炎疫情走势目前难以预估。在新冠疫苗取得有效防控局面的同时,对新冠病毒有效药物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我国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研发到了哪一步?有哪些候选“种子药”?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就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的研发进展等问题联系采访了相关单位。应急研发二十余月,多款药物

健康新闻

积极加强青年婚恋观教育和引导(新视角)

1368

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的婚恋观悄然发生着变化。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与“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此前联合发布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七成以上男性青年会主动追求爱情,女青年中主动追求爱情的占三成多。同时,由于对异性交往、恋爱、爱情等情感问题不了解,近年来社会

健康新闻

支付业务和居民消费稳步增长

88

本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吴秋余)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11月11日,人民银行指导网联、银联、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精心准备、稳妥实施,圆满完成“双11”支付清算业务高峰保障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支付业务数据显示,支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支持经

刘志明仁心仁术为病患(走近国医大师(36))
健康新闻

刘志明仁心仁术为病患(走近国医大师(36))

793

人物小传刘志明,出生于1925年,第二届国医大师。他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及内科疾病,对温病、伤寒等外感急症具有独到见解。从医近80年,提倡中医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 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记者见到一位面色红润、满头白发的老者。他身穿深蓝色的西服,上衣口袋插着两支钢笔,腰板坐得笔直。从医近80年

国产宫颈癌疫苗获国际“通行证”
健康新闻

国产宫颈癌疫苗获国际“通行证”

1901

  突破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瓶颈”  ——国产宫颈癌疫苗获国际“通行证”2021年10月1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和养生堂万泰生物旗下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馨可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成为中国第一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的宫颈癌疫苗,这也

健康新闻

生姜、维生素B6……这些“防脱神器”止不了“秃”

238

生姜、维生素B6、防脱洗发水……这些“防脱神器”止不了“秃”如其来的痛辟 谣◎本报记者 陈 曦如果有容貌焦虑榜,颜值“杀手”——脱发肯定榜上有名。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数量已经达到3亿,其中69.8%是30岁以下人群。越来越高的发际线,不仅对颜值造成冲击,也带来衍生的烦恼:相亲被拒绝、面试被挑剔

健康新闻

益处大于风险 这个食物含有几乎可以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质

1727

这个食物含有几乎可以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质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用在奶酪身上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奶酪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糯的口感又深受小孩子的喜欢,也成了很多妈妈给孩子选零食的优先选择。奶酪这小小的身体里浓缩了多少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解析奶酪的营养密码。奶酪,又名芝士,是生鲜

健康新闻

中老年人到底要不要每天吃乳制品?

1514

中老年人到底要不要每天吃乳制品?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多,有人认为该吃,因为它有利于补钙,还能增加蛋白质供应。但也有人认为没必要吃,因为有研究结果说,补钙对预防骨质疏松没好处。也有人看到有文献报道,多吃乳制品反而容易发生骨折,甚至还听到科学新闻说,钙补多了会招来心脏病等等。这些话听起来非常混乱,其实

健康新闻

通便产品真的会导致大肠黑变 这个物质有危险

52

通便产品真的会导致黑肠!这个物质有危险现代生活中,由于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问题,许多人有睡眠不好、面色黯黄、脱发、肥胖、焦虑、消化不良等各种健康问题。而一些人热衷于“排毒”,认为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排毒”来解决。市面上“排毒”产品特别丰富,其中“清肠”“清宿便”的产品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有些

健康新闻

按时吃饭的推荐时间表是怎样的?每餐4-6小时间隔

405

每餐4-6小时的间隔期最符合人体消化需要按时吃饭的推荐时间表是怎样的?人人都想要健康,而健康身体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按时吃饭,一日三餐规律饮食。那么,营养专家眼里的按时吃饭,究竟是几点呢?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决定了一日需要三餐,且决定了三餐的间隔时间。因为各种原因,每个人的用餐时间不太一样,但每餐

健康新闻

流感和新冠合并感染后死亡风险高 专家:应重视新冠和流感双防控

1165

中新网广州11月14日电 (蔡敏婕 吕旭东)新冠疫情下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研讨会近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首席专家张永慧在会上称,流感与新冠病毒同时流行风险高,新冠和流感合并感染,可增加重症及死亡风险,加之秋天和冬天是肺炎球菌传染的高峰季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下,需要警惕流感病毒、肺炎球菌所致

健康新闻

糖尿病与生活方式相关 专家:加强自我管理可控制糖尿病

495

中新网广州11月14日电 (蔡敏婕 刘梦)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当日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相对清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

健康新闻

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生活 远离“甜蜜负担”

163

中新网银川11月14日电 题: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生活远离“甜蜜负担”中新网记者于晶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记者走进宁夏疾控中心慢性病管理科,了解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远离“甜蜜的负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糖尿病的诊疗情况是“一高三低”:患病率高,知晓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