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中国专家自主研发完全可降解支架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

598

中新网上海3月26日电 (陈静徐兰青)在中国慢性病患者中,罹患心血管疾病者数量众多。如何更好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26日获悉,历经十五年潜心研发,中科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领衔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备受关注。知名心内科专家孙宝贵教授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

中国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北京首针接种
健康新闻

中国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北京首针接种

1726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李纯)本月26日,在民航总医院免疫接种门诊的一号接种室内,赵芳成为中国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在北京的首位接种者。坐在留观区,她对记者说:“刚打完疫苗,没什么不舒服。”3月26日,中国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北京首针接种在民航总医院进行。 李纯 摄该疫

健康新闻

北京首家互联网医院获批 复诊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畴

31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医院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审核,成为北京市首家获批的互联网医院。医院可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目前开通了心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等19个科室,支持在院病例调阅、在线问诊、检查检验、处方开具等功能,北京市医保患者可在线进行互联网复诊费

男子采耳后耳朵感染脚气病 什么是脚气病
健康新闻

男子采耳后耳朵感染脚气病 什么是脚气病

188

易网在线健康导读:据报道,男子采耳后耳朵感染脚气病。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脚气”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那么,什么是脚气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男子采耳后耳朵感染脚气病 据报道,一周前,吴

健康新闻

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

972

中国邮政快递报社3月22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快递员基层从业现状及从业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仅占1.3%。超四成快递员每日派件量在100件以下,八成快递员每日派件量不超过200件。据悉,在“时光的温度2021快递之夜”上发布的《2020年全国快

健康新闻

代驾司机如何不再“黑”?

580

阅读提示随着醉驾入刑及互联网代驾行业迅速发展,酒后找代驾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但不时遭遇“黑代驾”宰客、接私单等经历也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对此,代驾司机吐槽平台派单少、抽成高并有严苛条约的同时不保障其权益。专家建议,明确代驾市场监管主体,明晰平台的权利和义务,平台要对劳动者承担底线性的权益保障。日前,

健康新闻

不能放任“灰广播”卖“神药”

1508

据新华社报道,在北京市区收听广播时,经常能听到一些“神乎其神”的保健药品推销广告。这种以专家讲解、听众互动、电话卖药为内容的广播,大多是“灰广播”。令人惊诧的是,这些“灰广播”,竟然还是借正规广播电台悄然“发声”。所谓“灰广播”,主要是指具有播出资质的广播电台擅自提高发射功率增加覆盖范围,擅自增加天

健康新闻

清明假期京郊民宿难订也难退

1610

清明假期临近,京郊民宿价格水涨船高,预订火爆,热门民宿“一房难求”。与此同时,诸如“取消扣全款”等退订规则,也让许多人感到了供需关系的不对等。闫女士打算去京郊踏青,她提前两周就在网上订房,却发现许多曾经收藏过的热门民宿已经预订一空。“尤其是独栋的小院或别墅,不仅价格上涨,还全都没房了。”闫女士惊讶地

健康新闻

消费升级激活家电市场

1219

智能冰箱搭载语音识别功能,为不同食材“量身定制”保鲜模式;新一代破壁机做完饮品后,能自动清洗、一键除菌……2021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25日在上海闭幕,兼具颜值与气质的家电产品吸引了消费者和客商的目光。2020年,全国家用电器行业营收达到1.48万亿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稳定增

健康新闻

中国首例双肺、肝脏同期联合移植手术患者顺利出院

369

中新网杭州3月25日电(钱晨菲)“我做完肝肺移植手术出院之后,如果能够爬上泰山,是不是一个奇迹?”25日,中国首例双肺、肝脏同期联合移植患者周斌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顺利出院。来自山东的他表示,自从5年前患病后,正常下床走路都是奢望,此次出院后的最大愿望,就是再次登顶泰山。周斌今年41岁,5年前开始咳嗽

健康新闻

国药集团再添抗疫新药 化湿败毒颗粒上市发布

1758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刘文文)由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医科学院共同筹划的“传承经典名方,创新抗疫良药——化湿败毒颗粒产品上市发布会”25日在京举行。据悉,化湿败毒颗粒是国药集团继拥有全国首个及第二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获得的又一个针对疫病的有效

健康新闻

中国红基会获赠3000万元开展公益项目提升妇科疾病诊疗水平

1792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5日获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已获赠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继续开展“赋予·她力量 中国妇科发展公益项目”,持续助力提升中国妇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赋予·她力量 中国妇科发展公益项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拜耳医药于2019年联合发起,旨在通过邀请国内知名

健康新闻

中消协: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1029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孙红丽)到餐厅用餐时,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甚至不提供现场菜单,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进行“扫码点餐”。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网发文称,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警惕“消费便利”变

健康新闻

中消协严重关切H&M事件:反对伪造事实、限制采购、歧视供应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1329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崔元苑)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近日,个别国际行业组织和跨国企业基于虚构的谣言,抵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和相关产品,并就此发表声明、终止合作、取消许可。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感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严重关切。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根

健康新闻

联防联控发文要求落实慢性病长处方医疗机构一次可开12周以内药品

417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董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为保障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各地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要求,加强日常医疗服务管理,鼓

健康新闻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确保各类患者就医?联防联控机制发文明确

1424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崔元苑)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医疗工作,针对部分地区医疗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日,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服务中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对于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

首届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在北京启动
健康新闻

首届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在北京启动

166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5日电 24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协办的“e路有你,联抗慢病”2021首届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大赛的评选工作也正式开启。图为启动活动现场(供图)安全且有效的慢病管理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

健康新闻

中美专家携手揭示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生理调控机制

151

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陈静泓煊)在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会发生“黎明现象”,这意味着此类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敏感性的节律异常。记者25日获悉,中美两国医学专家携手研究揭示了REV-ERB基因控制胰岛素抑制肝脏糖异生昼夜节律的机制。他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策略。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

健康新闻

关于孩子“长个子”家长需要了解的那些事儿

1994

编者按:每年春天,被称为生长季。对于孩子来说,春天更是长高的黄金时期。那么,除遗传因素外,影响身高的因素还有哪些?对家长而言,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呢?究竟如何才能让孩子科学长高?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通常,人的身高70%—80%取决于遗传因素,同一种族、家族,其青春期发育的早晚具有相似

美国新冠肺炎超2999万例 新冠疫苗选单针还是双针
健康新闻

美国新冠肺炎超2999万例 新冠疫苗选单针还是双针

1895

易网在线健康导读:截至美东时间3月24日16时26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999万例。国内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海外疫情依然严峻,目前接种新冠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而新冠疫苗有单针和双针,双针的一般是灭活疫苗。单针的是腺病毒疫苗。那么,新冠疫苗选单针还是双针呢?美国新冠肺炎超2999万例

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来了 花粉过敏怎么办
健康新闻

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来了 花粉过敏怎么办

1086

易网在线健康导读:全国大部降水稀少,暖意融融,西北部分地区风力稍大、天气干燥,更有利于花粉传播,陕西中北部、甘肃等地更易诱发花粉过敏。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来了,花粉过敏怎么办?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来了我国大部地区暖阳照耀,进入大回暖模式。不少地方草木萌动、春花绽放,一派春意盎然,但是恼人的花粉也开始

健康新闻

医疗机构要满足慢病患者用药需求

1369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医疗机构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满足需长期用药、血液透析等特殊治疗的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开具12周以内相关药品。《通知》指出,加强日常医疗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