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健康离不开8种好食物带病生活也能长寿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想健康一辈子离不开八种好食物改善皮肤细纹:葡萄细胞代谢会产生自由基,对皮肤伤害极大,而葡萄里的抗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想健康一辈子离不开八种好食物改善皮肤细纹:葡萄细胞代谢会产生自由基,对皮肤伤害极大,而葡萄里的抗
心脏病种类很多,可以大致分为4类。心脏就像一套结构精密的房子,里面有4套主要系统——电路、水路、门窗和墙壁。这4个系统出的问题,正好对应着4类心脏疾病。“房子”的“电路”毛病,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律失常。心脏上有一个叫做“窦房结”的结构,正常心律的电信号就是从这个结构上发出的,称为“窦性心律”。任何原因
饮食是为免疫力充电的重要帮手。生活中,大家应尤其注意以下重要营养素的摄入。蛋白质,抗体形成的“奠基者”。人体在与外界作斗争维持免疫力的过程中,抗体是必不可缺的武器。蛋白质是形成抗体的基础,缺乏蛋白质直接影响抗体合成,相当于打仗没有刀枪。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很多,牛奶、鸡蛋、瘦肉、大豆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
糖尿病患者常为如何搭配一日三餐而困扰,难以抉择的时候,不妨先做减法,从甄别不利于血糖控制的饮食组合入手。先从直接影响血糖波动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讲起。这类食物分为淀粉类和糖类两种,淀粉类即我们常吃的主食,包括馒头、米饭、面条、五谷杂粮、薯类、燕麦等;糖类包括含天然果糖的水果、椰汁,含乳糖的奶制品以及人
连日来,一篇《当31岁遇上癌症:别侥幸了,癌症性格真的会害死你!》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帖子中说,除了遗传、饮食、环境等因素,癌症还与性格有关。因为有一种性格,就叫“癌症性格”。帖中分析说,这种性格的人一点小事就焦虑,什么小事都较真,遇事喜欢憋在心里,表面上很少流露出负面情绪;习惯克制、压抑自己的真实想
辣椒是很多人离不开的调味品,近几年,川菜、湘菜越来越火,几乎占据了中国餐饮业的半壁江山。辣椒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有促进消化、暖胃驱寒等多种健康功效。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得了这种“美味”,以下几类人应该少吃。1.心脏不好。辣椒中的辣椒素会使循环血量增加,心跳加快,诱发心动过速。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
心脏病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从饮食中剔除会损伤心脏的食物,对健康大有裨益。美国“雅虎”网站盘点了一些“伤心”食物,希望能对你的心脏健康起到保驾护航作用。1.餐馆的汤。一碗酸辣汤含7980毫克钠,相当于人们每天钠推荐摄入量的4倍,长期喝很可能堵塞动脉。如果你希望享受美味的汤,还是自己在家做为好。
蒸米饭听上去简单,其实也有不少讲究,以下是蒸米饭时常犯的一些错,看看你犯过几个? 米淘很多遍。很多人淘米时一淘就是四五遍,连搓带洗,恨不得给大米去层皮。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容易造成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淘米过程中不需要流水冲洗,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2遍,除去较为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
受访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前任理事长 程义勇人到老年,消化和吸收能力逐渐减退,食欲也大不如前,吃东西常觉缺滋少味,吃多了还易腹胀不适。因此,老人的饮食不仅要美味,还要保证营养丰富、易吸收。除了食材的选择上要新鲜营养外,选用什么锅烧菜也十分重要。中国营养学会前任理事长程义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人用砂锅
本报北京5月1日电 (记者李红梅)来自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1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启动以来,通过该平台进行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越来越多,备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截至3月底,累计实现直接结算突破200万人次,达到203万人次。在203万结算人次中,发生的医疗费用为485.4亿元,基金支
现年89岁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称,他能维持身体健康的秘诀是,十分喜爱高糖、高盐、高能量的食品,直到现在还是会每天喝5罐可乐,每周至少吃3次炸鸡,平时还很喜欢吃冰淇淋。巴菲特也承认,尽管他年纪已经大了,饮食习惯看起来也不是很好,“但我不会被任何与死亡相关的想法所干扰,每天早
俗话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眼看夏季快到了,很多人又下定决心要减肥,毕竟现在我国肥胖率已超四成,尽快甩掉身上的脂肪才更健康。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各种减肥食品、减肥方法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近两年更出现了各种号称能减肥的代餐产品,其中最火的要属代餐粉和代餐奶昔。它们到底是什么
为积极促进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推进中国研究型医院全面建设,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的“2019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定于2019年7月19日-2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大会紧扣时代脉搏,紧跟国家战略,紧紧围绕“智能医学·创新转化”这一主题,以别具一格、独具特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工作压力、家庭负担、社交烦恼……现代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焦虑。英国《每日邮报》“女性”专栏刊文,传授冥想教练埃米—卢·诺尔斯的小妙方,在办公室只需三分钟就可以缓解压力,简单易行,还不会引人侧目。人们只需闭上双眼或者目视一个固定点,双脚平踩地面,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然后,用鼻子深深吸气,吸入腹部,
近年来,查出结石的人越来越多,有关“吃豆腐得结石”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体内这些“小石头”真是吃出来的?为此,记者采访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蔡东联。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结石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南方部分地区发病率超过10%。蔡东联介绍,人体形成结石的原因很多,除了生活在
夜已深,你的朋友圈是不是总有几个喜欢“深夜发吃”的损友?如果是,记者建议你在抵挡住他的诱惑之余,还要趁机教育他——深夜发吃,害人害己,进食时间与睡眠时间相隔太近,是胃肠道健康的头号大敌。长此以往,反流性食管炎,甚至胃癌,都有可能找上门来……出现这些信号警惕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发酸、打嗝是消化不良的常见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即便老胃病也不见得能搞清楚。今天来说说这“七分养”究竟怎么养?1.注意胃肠感受。消化不良的人对食材比较敏感,不同食物在餐后带给胃肠的感受也不同,所以特别要注意避免吃太多富含“抗营养因素”(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苦涩味成分等)以及
午后小憩 提升幸福感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午后小憩不仅能消除困乏、保持清醒,还能提升幸福感。研究人员理查德·怀斯曼教授说,“先前研究显示,少于30 分钟的午睡能让你注意力更集中、效率更高、创造性更强,而新发现显示,你也会因为小睡一会儿而变得更快乐”,效果优于不午睡或者长时间午睡。赫特福德郡大学研究人员调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天气又好,外出游玩的人非常多,出游做好准备,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如此才能漂漂亮亮出门去,健健康康回家来。老人注意防摔倒别乱摘菜所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老年人相对来说抵抗力较低,所以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而如果是远距离较长时间旅行,赵晓东主任建议,最好做个体检之后再放心出门。赵晓
编者的话:最好的养生不在拳法,而是日常的功夫。本期,《生命时报》就和大家聊一聊最接地气、却日做而不自知的养生方法——三调益寿。三调养生可溯源到隋唐时期,在当时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所著的《童蒙止观》中阐述了调五和,即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后世练功修行者逐渐把调身、调息、调心合而为用,称为“
心脏健康会影响大脑的运转。近日,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保护心脏能让大脑变得更聪明。本期,我们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熊长明教授,教您一套可以变得更“睿智”的护心法则。 “心脏的跳动与大脑皮层活动之间关系密切。”熊长明教授介绍,一般情况下,当大脑接收到心脏泵血信号后,掌管学习、情绪及记忆的
明知要早睡,却忍不住熬夜追剧;明知酗酒伤肝,却挡不住劝酒的人;明知健身有益,却一步都懒得走……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缺少健康常识,更多缺的是种自律精神。通俗点说,就是管不住自己。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最新研究指出,自律性强的人才能拥有更多健康优势。自律的人健康又乐观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指出
昨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税务局、医疗保障局联合下发《关于降低本市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明确本市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自今年5月1日起,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6%;同时,继续执行失业保险总费率1%,延长阶段性降低费率至2020年4月30
希望善待青年劳动者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无论是企业家、管理层还是为人父母者,都能够着眼于成长和创造,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宽容、公平的环境。春和景明之际,我们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劳动节。暂时卸下工作和生活的负累,享受四天自由自在的假期时光,或许是给予劳动者最贴心的福利。与此同时,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昨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多水少的中国来说,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尤其重要。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