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护肤

你身上的黑痣 会不会“要命”?

104

身边有人得了恶性黑色素瘤去世了,这让你想起自己身上那颗黑色大痣,心里越想越慌,这颗黑痣会不会是“索命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曹洋教授介绍,肿瘤其实有良恶性之分,痣其实是人体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并不是恶性黑色素瘤,不会威胁健康。恶性黑色素瘤和黑痣有何不同?1、生长速度:一般黑色素痣生长

健康新闻

新型免疫疗法组合显著提高疗效

1534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报告说,动物实验显示,一种“三合一”抗体组合可显著提高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有望改观当前免疫疗法效果不佳的问题。癌症免疫疗法是指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的方法,是近年来抗癌研究的一大热点。这种疗法在治疗某些癌症时取得了

健康新闻

胃病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不运动也是原因

158

胃是人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功能是负责消化,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和饮食相关,但也很容易受到伤害,人体每天所需要的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是通过胃来传递的,饮食种类和周边环境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胃造成影响,中国人胃病发病率非常高。那么,胃病是如何产生的呢?众所周知,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分泌胃液,所有进入胃里的东

日常养生

饮食结构要注意 防止癌症找上你

329

“病从口入”,吃不对,甚至吃太多,都有可能“吃出毛病”。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该院李孟鸿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肿瘤癌变过程的关键基因ILF3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大量摄取周围营养物质,从而恶性增殖。因此,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特别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将更有可能诱发癌症,该研究成果有望为肠

日常养生

核磁、CT等检查的辐射剂量是安全的吗?

498

上医院看病,尤其是肿瘤类重大疾病,影像学检查必不可少。不少患者认为,做检查选择越高级的、价格越昂贵的就越好,还有些人则对检查退避三舍,有些罹患肿瘤需要定期复查的患者对随访检查置之不理,以为检查太频繁对身体有害。患者到底该如何权衡呢?影像检查项目各有各优势,同时也各有局限性,不可完全互相替代。随着科学

健康新闻

乳腺癌浸润和转移新机制发现

1372

日本顺天堂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乳腺癌中的成纤维细胞促进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的新机制:肿瘤中的成纤维细胞通过形成两种性质不同的癌细胞簇,来促进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研究小组首先将人体乳腺癌成纤维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一同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和肿瘤内的成纤维细胞一同移植的癌细胞,相较于和正常成纤

粤医院病理检测技术获国际认可 与近80个国家互认病理报告
健康新闻

粤医院病理检测技术获国际认可 与近80个国家互认病理报告

2076

中新网广州9月6日电 (蔡敏婕 余广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6日称,该中心病理科成为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病理科室。该中心病理科主任云径平介绍,通过CNAS认可意味着该中心病理报告的授权签字人所出具的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国际公信力,能够获得近80个国家的90余个签署互认协议的机构承

健康新闻

“好吃懒做”容易得病

153

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懒,似乎成了流行的通病。如今便利的生活条件更是滋生了“懒一懒”的条件。贪食美味又懒于做饭,叫个外卖、去个餐馆就能解决问题。可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发福了不说,还可能被慢性病缠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进行的“北京餐馆就餐者膳食营养消费调查”显示,外出就餐有三大突出问题:油

健康新闻

医生指导不挨饿也能每月减重6斤

293

长胖容易,瘦身难。如今肥胖已经不仅仅是形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关乎身体健康。据研究显示,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肥胖密切相关。所以,减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课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认为,体重管理离不开专业的强化指导,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减肥可以不痛苦,不

健康新闻

血压骤变竟是肿瘤惹的祸

138

近两个月来,19岁的小朱常常感觉到突然性的心慌不安、心跳剧烈,到医院检查发现,除了血压犹如“过山车”般忽高忽低外,左侧肾上腺上竟然还“横卧”着一个肿瘤。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副主任王海平教授团队为小朱进行了经腹途径腹腔镜下复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王海

健康新闻

把初心“印”在白大褂上

955

“不好意思,刚刚的患者情况比较特殊,我得处理妥当才放心。”北京医院肿瘤微创中心主任李晓光在接受采访前刚结束了一台疑难手术。不久前,李晓光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8岁高中一毕业,李晓光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成为一名医生则是受爷爷的影响。“爷爷当了一辈子医生,令很多人摆脱了痛苦,

健康新闻

肝上巨型肿瘤有可能根治?

1465

肝上巨型肿瘤有可能根治? 得了晚期肝癌,在大部分人眼中,就等于被判了“死刑”!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传出消息,部分巨块型晚期肝癌患者也有了手术治疗甚至根治的可能。目前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已经为数十例该类患者进行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显著,最长生存期已超过五年。“这在过去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健康新闻

江西一14岁女孩被切除10斤巨大恶性肿瘤(图)

1981

6月12日,江西省儿童医院为一名14岁的患儿成功切除一个10斤巨大恶性肿瘤。医院供图中新网南昌6月13日电 (吴鹏泉 魏美娟)江西省儿童医院13日消息称,该院12日为一名14岁的女孩切除一个10斤巨大恶性肿瘤。目前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据介绍,今年2月份,来自江西省进贤县的上述患儿自觉有腹痛、腹部不

健康新闻

广东医生突破“禁区”摘除包绕大血管的肿瘤

1761

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 (蔡敏婕 张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2日称,该院肝胆外科为一名被肿瘤包绕大血管的43岁的肝脏肿瘤患者实施了手术,以抽丝剥茧般的手法游离静脉,并切除肿瘤、重建血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2019年1月,患者杨先生感觉右上腹闷胀不适逐渐加重,于是来到中山大学孙逸

健康新闻

科研新进展:不含化疗药物诊疗剂亦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1467

磁共振纳米诊疗平台在体内级联反应的原理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供图)中新网合肥6月10日电 (吴兰 肖建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0日消息,该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邹多宏教授合作,构建了一种不含化疗药物的纳米诊疗剂。据介绍,该诊疗剂可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近年

健康新闻

肿瘤免疫治疗个体差异关键原因找到

1464

科技日报南通6月9日电 (通讯员徐凌 记者张晔)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为许多陷入绝望的肿瘤病人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此治疗方法在不同人群,不同肿瘤,不同个体中,疗效差异巨大。记者9日从南通大学了解到,该校本科生吴英成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分子和动物模型验证,发现了多个影响PD-1/PD-

健康新闻

李宗海:“死磕”肿瘤 让细胞免疫疗法悬壶济世

1716

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商业化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成立仅四年半,已拥有十几个领先的CAR-T(一种细胞免疫疗法)在研产品,五项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国际首创的三项实体肿瘤CAR-T临床研究。科济生物一次次令人惊艳的成绩的背后,是创始人李宗海二十年的壮志与十余年的专业积累。由于其卓越的转化研究成就,5

健康新闻

服用维生素D或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782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能降低癌症死亡风险13%。研究人员分析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10项随机试验数据得出上述结论。试验涉及平均年龄68岁的7.9万人,随访至少3年。研究人员发现,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但服用者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13%。英国《泰晤士报》援引研

健康新闻

共建共研共同探索 世界中医药产业互联网发展与应用

871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日本爱知医科大学主办,三七大夫App协办的世界中联肿瘤康复专委会第四届肿瘤康复研讨会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爱知医科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共有百余位中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术演讲与交流,融合各国先进的肿瘤康复经验与优势,探讨中医肿瘤康复发展的路径、技术、方法,为肿瘤临床工作者、

健康新闻

新发现有望提升癌症免疫疗法效果

941

新华社伦敦5月30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爱丁堡大学日前发布公告说,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定分子有助加强树突状细胞的功能,鉴于这类细胞在癌症免疫疗法中有重要作用,未来可根据这一机制来提升治疗效果。通常在出现感染情况下,身体会产生一种名为“LL-37”的分子,它有助杀灭有害细菌和病毒。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领

“明星抗癌药”被曝副作用引热议 专家呼吁理性看待
健康新闻

“明星抗癌药”被曝副作用引热议 专家呼吁理性看待

1179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李亚南)PD-1抗体类药物一直被外界称为“明星抗癌药”。但日前,日本曝出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Opdivo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的关注。专家表示,免疫治疗有泛瘤种的特点,因此受到很高的期待。但也确实存在副作用,需要培养一批会处理相关并发症的医生。只有“热度

健康新闻

专家:肿瘤患者警惕营养认识三大误区

639

新华社天津5月22日电(记者张建新)近日,天津市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0%,80%的患者术前膳食摄入能量不足,九成以上肿瘤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足。天津市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王昆表示,当前医患双方对肿瘤营养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患者产生了少吃或者不吃能饿死肿瘤、吃

健康新闻

肿瘤患者应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1407

5月的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天津市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0%,常规饮食下仍有九成以上肿瘤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足。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肿瘤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一旦患了肿瘤,患者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但很少有患者会

健康新闻

学者发现中国头颈肿瘤病人致病新靶标

2112

上海交大医学院张健课题组发现了中国人群头颈部肿瘤全新靶标。研究示意图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头颈部肿瘤(HNSC)是全球第六高发的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50%左右,尚无靶向HNSC的特异性靶点。记者16日获悉,上海交大医学院张健课题组从临床样本中高通量且更加精准地识别驱动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