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用鼻喷药她患了药物性鼻炎

乱用鼻喷药 她患了药物性鼻炎

现在各种海淘、网购平台上用于缓解鼻塞等症状的鼻喷药琳琅满目,有些甚至被商家称为“神药”。由于购买方便,受到不少鼻炎患者的青睐。殊不知,乱用鼻喷药,不仅不能彻底根除症状,还有可能患上药物性鼻炎。如果药物性鼻炎长期不愈还可能会诱发萎缩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以及中耳炎等并发症。

用药用出的慢性鼻炎

前不久,门诊来了一位14岁的小姑娘,她来看病时鼻塞、鼻堵情况非常严重。她的父母说,孩子鼻塞这种情况已经很长时间了,前段时间听朋友说了一种“神药”鼻喷剂很管用,于是也买来给孩子用。起初一段时间,用药后鼻塞确实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但最近这两三个月,似乎怎么喷鼻子都不能缓解,孩子说鼻塞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经过我们的检查,确诊孩子患了药物性鼻炎,已经需要手术治疗,罪魁祸首就是他们所说的“神药”鼻喷剂。家长听后很是不解,怎么用药还用出错来了呢?

药物性鼻炎是常见鼻炎类型之一。它是由于不恰当的鼻腔用药长期持续作用或因治疗其他疾病而出现的药物副作用的结果,属于一种慢性鼻炎。如果药物性鼻炎长期不愈还可能会诱发萎缩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以及中耳炎等并发症。

引起药物性鼻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鼻炎患者本身体质差,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略受风寒或外源因素易诱发。

空气污染加剧,化学过敏源增多,细菌病毒变异,气候恶化等。

长期滥用药物以图快速解除症状,使病菌不断地变异而具有耐药性。

治疗不规范、不彻底。

六类药物可导致药物性鼻炎

滴鼻药物 很多人喜欢网购或是从国外购买一些所谓的“神药”喷剂,其实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麻黄素,用的次数越多,鼻塞越严重,会逐渐发展为药物性鼻炎。

激素类药物 减肥激素、性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鼻塞,特别是还有激素成分的减肥茶。

心血管收缩类药物 长期使用心血管扩张剂类药物,可能会造成鼻心反射综合征,会出现鼻塞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

抗抑郁类药物 如神经衰弱长期服用安眠药、安定药、奋乃静等药物,可能会出现鼻塞不适、急躁易怒等症状。

雾化吸入类药物 因咽喉炎、哮喘长期应用缓解症状的气雾剂,造成鼻肺反射综合征,出现鼻咽堵塞、憋气等不适。

阿司匹林等止疼药物 长期服用也可诱发。

出现这些症状 或是中招儿了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警惕药物性鼻炎找上门: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塞,有鼻内干燥不适和烧灼感;鼻黏膜外观从充血到苍白水肿不等,甚至典型者黏膜呈紫红色;下鼻甲肿胀,呈暗红色,鼻道中有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经常使用滴鼻剂缓解鼻塞,但效果越来越差。

一旦患上药物性鼻炎,需要怎样补救呢?

确诊后逐渐停用血管收缩剂 可使用生理盐水等洗鼻治疗,盐水洗鼻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慢性鼻炎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一般每天1-2次。

局部用皮质类固醇鼻喷剂 滴鼻药物一般主要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鼻油可以缓解鼻腔的干燥,滴鼻液可治疗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激素类滴鼻液有助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清水涕等症状。使用药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口服药物治疗鼻炎 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

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伴有鼻中隔、鼻甲黏膜肥厚等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

小贴士

药物性鼻炎患者看过来

日常生活中药物性鼻炎患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谨遵医嘱,在治疗原发病时注意鼻腔用药的原则和用药时间;

患急性鼻炎时,应当注意休息、积极治疗,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不要长期使用鼻黏膜收缩剂;

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饮食搭配合理,多食用水果等。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文/杜晶艳(北京朝阳医院)

上一篇:儿童食品藏危机、创意文具陷阱多……关注孩子身边这些“不安全”!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国家卫健委:5月28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5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1例

109

5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8例(福建15例,四川6例,上海3例,黑龙江1例,江苏1例,广东1例,广西1例),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福建3例,四川2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54例(上海29例,北京14例,天津

国家卫健委:5月27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7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3例

1986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5月2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5例(福建12例,广西4例,北京2例,辽宁2例,广东2例,四川2例,江苏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71例(上海39例,北京18例

视神经萎缩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中医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有疗效

视神经萎缩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中医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有疗效

272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变性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视功能损伤和乳头苍白。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仇恨、萎缩和继发性萎缩。一般来说,儿童视神经萎缩主要是由脑肿瘤或颅内炎症引起的;年轻患者主要是遗传性的;中年患者主要是视神经炎或神经损伤;老年人通常与青光眼或血管疾病有关。视神经萎缩的症状1.视力下

国家卫健委:5月26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8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74例

1182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5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2例(福建8例,江苏4例,四川4例,云南2例,北京1例,上海1例,广东1例,重庆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例,重庆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80例

国家卫健委:5月25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0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56例

633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5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6例(福建11例,广东4例,云南4例,四川2例,北京1例,上海1例,江苏1例,广西1例,重庆1例);本土病例104例(上海48例,北京36例,天津11例,河南9例),含

国家卫健委:5月24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0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18例

995

5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福建8例,四川3例,广东2例,广西2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四川);本土病例102例(上海44例,北京41例,天津7例,四川5例,吉林2例,河南2例,江苏1例),含3

国家卫健委:5月23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4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98例

126

5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福建5例,广东2例,广西2例,四川2例,江苏1例,浙江1例,重庆1例,云南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浙江);本土病例141例(上海58例,北京41例,四川19例,天津

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感染猴痘有哪些症状

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感染猴痘有哪些症状

1624

世界卫生组织5月21日表示,自5月13日以来,全球12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已报告了92例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现有信息表明,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数据显示,这些确诊和疑似病例主要

排骨蒸南瓜的做法-咸鲜味蒸菜谱
美食菜谱

排骨蒸南瓜的做法-咸鲜味蒸菜谱

1128

排骨蒸南瓜的做法,排骨蒸南瓜怎么做请看排骨蒸南瓜的做法步骤图:1、准备原材料新鲜的排骨和南瓜 2、排骨洗净沥干水份放入调味料料酒、糖、一品鲜酱油、蚝油、黑胡椒、葱姜蒜粒 3、所有调味...

青红椒炒鸡蛋的做法-咸鲜味炒菜谱
美食菜谱

青红椒炒鸡蛋的做法-咸鲜味炒菜谱

746

青红椒炒鸡蛋的做法,青红椒炒鸡蛋怎么做请看青红椒炒鸡蛋的做法步骤图:1、青红椒切好 2、鸡蛋打散加入锅里 3、然后快速炒散 4、在加入青红椒 5、不停的翻炒 6、炒至均匀加入盐 7、炒至均...

健身方法

三种最适合减肥的水果

1964

减肥成了当下社会最为热门话题,不论男女都一样。所以很多减肥方法也层出不穷,有去医院打瘦身针,也有靠节食和吃减肥药来瘦身的。但是这些都有很强的副作用,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养生又可以减肥的方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水果减肥方法,养生和减肥兼得。第一种减肥水果:香蕉香蕉卡路里很低,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淀粉

健康新闻

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考试这个应该有

903

近日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相关报道见A3版)有关调查显示,近70%的急救事件都发生在家庭之中,人

健康新闻

自闭症病因研究又有新发现

1352

自闭症病因研究又有新发现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个基因突变会干扰大脑早期发育过程中“脚手架”的搭建,导致大脑皮层结构异常,这可能是部分自闭症病例的成因。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该基因名叫Memo1,此前已被怀疑与自闭症有关,该校人员深入研究了它对大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