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目录“上新”,推进职业病防治保障向身心统筹转变

8月1日起,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将正式实施。记者梳理发现,加上本次更新,我国自1957年首次发布《关于实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以来,职业病目录已进行过4次较大调整,疾病种类也从14种增至135种。时隔12年再更新,职业病有了哪些新变化?给劳动者带来了哪些权益保障?人民网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目录“上新”,向身心统筹治理转变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在今年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一些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压力所导致的劳动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监测数据显示,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等职业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我们亟需应对的新挑战。

相比上一次2013年的版本,即将实施的新版《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分别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丹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次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目录》,不仅回应了高压职业群体(如警察、医生、应急人员等)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推动了我国职业病防治保障制度从“以体力性伤害为主”向“身心健康统筹治理”转变。

与此同时,腕管综合征等慢性肌肉骨骼疾病被正式纳入《目录》,流水线工人或将因此受益。对此,李军介绍说,职业性腕管综合征是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的一种,这类疾病主要是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受力、重复劳动、不良的工作姿势、重体力劳动和振动引起的以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损伤为代表的一类疾病。通常发生在一些高强度或者高频率手腕部活动的劳动者,例如制造业生产流水线上从事重复作业和用力的劳动者,如装配工。

病种重新归类,体现制度精准化

除了新增病种,此次更新还对相关职业病类别和病种进行了重新排序。

例如,将原其他职业病类别中的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将原职业性眼病类别中的放射性白内障单列,并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将原职业性化学中毒类别中的铀及其化合物中毒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

在张丹丹看来,《目录》的重新分类与排序并非简单的形式调整,而是体现了制度治理的精准化。“首先,分类越科学、排序越清晰,职业病诊断、工伤认定、保险赔付等程序就越有依据;其次,从劳动者角度看,清晰的目录更有利于患病后依法申请职业病诊断和工伤认定,保护其切身利益。”张丹丹说。

记者还注意到,职业病类别结构更加科学、逻辑更加清晰,例如“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与“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被分别设类。“这有助于医疗诊断、政策执行和法律适用中的操作规范性与一致性。”张丹丹说,这些调整表面看是技术性细节,实则反映了国家在职业健康治理中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思维转变。

配套标准落地,保障健康权益

职业健康权益是劳动者最基本的健康权益,如何保障新《目录》实施后真正惠及每一位劳动者?记者梳理发现,今年4月,《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将配合《目录》正式实施。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从广泛开展培训、提升诊疗能力、规范开展服务、加强科普宣传四方面确保《目录》顺利实施。

“有了这些相应的诊断指南、鉴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就能避免因流程空白而使政策难以落地的情况。”张丹丹呼吁,除此之外,还要完善职业健康监管机制,推动用人单位建立职业病风险评估、定期体检、早期干预等系统性管理制度。同时,关注平台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下的风险识别,引入“算法治理”与“岗位健康评价”等新机制,建立更具适应性的保障体系。

上一篇: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权威发布)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防治基孔肯雅热疫情 卫生健康部门作出部署

1151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30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全国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要求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加强基孔肯雅热疫情风险研判,采取果断防控措施,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会议提出,要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同,开展多渠

白茶良种传“香”千里

487

当下,福建福鼎进入伏季休茶季,福鼎市管阳镇秀贝村茶农袁秋桃准备好好歇口气。“今春家里茶园采了2000多斤茶青,坚持生态种植,加工出来的茶叶更香甜,卖价比普通茶叶高30%。”袁秋桃说。不久前,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鼎依山面海,云雾蒸腾、水汽充足,形成茶叶的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权威发布)

69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根据《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

2025年07月3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7月3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847

2025年07月31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四!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热点关切2、科学家培育出新型“全脑”类器官3、让城市魅力打破“次元壁”(文旅棱镜)4、协力共治,让租客少遇糟心事(民生观)5、广东佛山全力阻击基孔肯雅热(民生一线)6、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服务窗)7、“就是举手之劳,没什么大不了的”(援手)8、城市发展要有耐心9、夏季暴雨多发期 

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热点关切

391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针对当前公众关心的诸多蚊媒传染病防治热点问题,国家疾控局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作出权威解答。热点一:什么是蚊媒传染病?答:蚊媒传染病指的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其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3种常见病毒性蚊媒传

科学家培育出新型“全脑”类器官

483

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型“全脑”类器官,不仅包含多个脑区的神经组织,还具有初步的血管结构。这项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展示了首次将各个脑区组织成功整合为一个统一运作的类器官。该突破有望为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复杂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开辟

让城市魅力打破“次元壁”(文旅棱镜)

681

  热门漫展一票难求、漫展周边酒店餐饮订单火爆、年轻人在“二次元”主题商场排队买“谷子”……在上海、成都、东莞等城市,漫展已然成为吸引动漫爱好者前来游玩的新引力,一张展会门票能够串联起多重消费场景,让年轻游客跟着动漫体验一座城。漫展的魅力何在?为什么能吸引大量爱好者跨越山海来看展?BW漫展的一项调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服务窗)

1263

应对基孔肯雅热这一感染性疾病,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人群?日常如何做才能防止感染?不小心感染了怎么办?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林炳亮提醒,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