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群规模有多大?

“从现在开始至未来10年间,‘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最近,关于退休人群数量的讨论上了网络热搜。面对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实,人们对“退休”二字的关注也延伸到公共服务供给、社会养老体系等话题。

目前,中国退休人群究竟有多大规模?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养老制度建设已做了哪些准备?

中国已跨过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期

“周围1962年出生的人真不少”“跟前两年相比,今年退休的老同事明显多了”……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今明两年退休人员有增加的趋势。

如果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出生率和总人口数计算每年出生人口数,再以这个出生人口数简单推算,全国迈入60岁的人口数去年不到1200万,今年超过2000万,明年预计接近3000万。反映到现实生活中,退休人数可能增加明显。

那么,如何认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退休人口规模?

出生人口数量依然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告诉本报记者,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出生率和总人口进行推算,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37个年份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这37年又构成了3个出生高峰。

第一个高峰是1950-1958年,其间有6个年份出生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

第二个高峰是1962-1975年,每年出生人口均超2000万,其中1963年达到顶峰,接近3000万人。

第三个高峰是1981-1997年,每年出生人口均超2000万。

“如果按60年往回推,今年对应的正是第二个出生高峰的起始年份1962年。”原新说,这也是近期退休人口数量引发大量关注的主要原因。

不过,目前中国执行的主要还是男干部及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退休年龄,退休人数不能简单按60岁标准来看。换言之,相当一部分1962年左右出生的女性,5年前或更早前已经退休。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乡村49835万人。而近5亿农村人口并没有严格的退休制度和概念。

“从理论上来说,出生高峰未必就一定对应退休高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陆杰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只有当社会制度等常量不发生变化、出生规模特征明显且持续时间足够长时,退休人口数才会呈现相应的变化态势,这是人口学变化的正常过程。而多位专家也认为,参考出生人口数等指标,伴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退休人群规模有所扩大将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近10年间,中国已跨过了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期。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已占到总人口的18.7%。从2010年“六人普”到2020年“七人普”的10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量明显高于前一个10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认为,这主要与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人口队列相继进入老年期紧密相关。而在“十四五”时期,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更大规模人口队列会相继跨入老年期。

退休规模在扩大,积极因素也不少

退休人口增加会带来哪些影响?在许多长期研究人口学的专家看来,有挑战,但不必太过紧张。

陆杰华说,退休人口增加,意味着全社会需要支付的养老金更多,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人口老龄化也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影响。此外,不少人注意到劳动力的供给数量近年来有所减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是人口学发展的规律。”原新认为,老龄化趋势无法改变,但这一现象本身不是问题,只有当它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时才是问题。“当前应重视的是如何在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社会可持续发展。”

虽然退休人群规模在扩大,但综合来看,积极因素也不少。

——总体上依然“年富力强”。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2020年“七人普”数据解读中明确表示,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人口平均年龄是38.8岁。

——低龄老人数量可观。去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迈过78岁的门槛,中国确实进入“长寿时代”。而2020年“七人普”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

——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当前及今后退休的老年人,多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受教育水平、工作技能比以往都有较大提升。2020年“七人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占比为13.9%,比10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同时,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至10.75年。“过去单纯依靠劳动力规模,现在劳动力素质更高了,可以将结构老化的劣势进一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陆杰华说。

——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一方面,机械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这降低了全社会对体力劳动的依赖,社会就业对年龄的包容性增强了。”原新说。另一方面,退休人群收入水平比以往提高,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扩大,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带动老年产业发展。

——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4亿人。多年来,全国基本养老金持续上涨,今年再次上调4%,惠及上亿退休人员。划拨国资充实社保基金、中央调剂金制度等重大改革措施,护航养老保险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8月18日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显示,到2021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达30198.1亿元。人社部方面多次强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没问题。

多位专家表示,积极适应人口发展趋势,挖掘蕴藏其中的机遇,是未来较长时间的重点。

“边富边强边老”,化挑战为机遇

天津话、东北话、山东话……语音搜索,方言也能听得懂。近期,国内某知名购物网站上线了方言语音搜索功能,让老年人免去网络购物时手写打字的烦恼,实现轻松购物。没有广告、没有弹窗、界面干净、操作明晰,多款手机APP也推出了为老年群体量身打造的“适老版”,让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更加便捷。眼下,越来越多企业和品牌围绕“银发经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这是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一个缩影。“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目前,相关政策调整已出台或正在谋划中。

在退休人数引发热议的同时,延迟退休这一话题再次引发关注。近几十年,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十四五”规划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此前介绍,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方案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更要充分考虑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将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针对一些人担心的退休人员养老问题,制度体系正不断完善。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台。参加个人养老金,可以在养老保险一、二支柱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份养老积累,进一步提高老年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今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方面明确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确定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城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近日表示,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当前中国老龄化进程总体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在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下,中国老龄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本世纪中叶将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但届时也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这是一个“边富边强边老”的历史进程,面临挑战的同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因素。

上一篇:体验式消费有新玩法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11部门推进老年人医养结合发展

876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叶紫)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指导意见》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含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

南方大范围高温24日起将逐步缓和

554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朱金宜)8月23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受冷空气东移动南下影响,预计24日起,南方地区高温天气将逐步缓和,江汉、江淮地区有望率先缓解。针对连日来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和罕见旱情,中国气象局23日组织专家对天气趋势进行解读。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随着今年第9

体验式消费有新玩法

1406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近日,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新电商应用场景日趋丰富,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不断优化,“人、货、场”三个基本要素在各应用场景下的内涵不断延

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都要抓、都要硬(评论员观察)

1400

只有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只有疫情被有效控制住,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才能具备有利条件;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就越小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6%,比上月加快2.3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

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疫苗合作成效良好

876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王宾、宋晨)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和企业获悉:自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国已向非洲27国提供1.89亿剂新冠疫苗,在非洲本地化合作生产年产能达到约4亿剂。中非团结抗疫合作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推动弥合“免疫鸿沟”。2021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

“十四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规划发布

1424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顾天成、李恒)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监测评估与国民营养工作的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做出系统设计和具体部署。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以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为重点,发挥好

海南以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疫情防控

737

本报三亚8月23日电 (记者赵鹏、孙海天)近5天来,海南全省新增报告感染者数持续下降,多个涉疫市县已实现社会面清零。8月23日,三亚第一酒店方舱医院正式关舱,676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目前,海南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开始稳中向好,这是海南全省广大党员闻令而动、主动担当、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疫情发

我国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世卫组织新一轮评估

554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申少铁)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获悉:世界卫生组织(WHO)23日宣布,中国通过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评估。  WHO对疫苗国家监管体系的评估,是对国家疫苗监管能力评估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是一项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可以科学全面评估一个国家疫苗监管水平的国际考核。我国疫苗监管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