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人脸识别逐渐无感化该如何保护“我的脸”
健康新闻

人脸识别逐渐无感化该如何保护“我的脸”

人脸识别技术 规定

法官助理陈曦前不久,被称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的顾客诉野生动物园案件备受关注,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从AI“换脸”技术到人脸识别支付,人脸信息运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但因人脸信息泄露导致个人财产损失和隐私权、名誉权被侵害问题屡见不鲜。那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

专业服务送上门定制适老产品搬进家
健康新闻

专业服务送上门定制适老产品搬进家

居家照护 长期护理保险

【现实挑战】老年人不想住养老院,但居家养老难以获取专业照护服务【应对策略】北京市石景山区推行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定制的适老化产品走进家门,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每月12个小时的上门服务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不想住养老院,可子女缺少时间和专业技能无法照顾,如何化解这个难题?近两年,石景山区依托康复辅具社区租赁

健康新闻

“烟盒印警示图”亟待加快工作进程

烟盒印警示图 控烟

国内烟盒包装上何时才能印上警示图形?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回复网友相关建议时称,目前我国境内卷烟包装能够达到告知消费者烟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后续将加强研究。这一回应迅速登上热搜榜,获数百万人关注。我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各界关于“警示图形上烟包”的呼声不断,几乎

健康新闻

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延伸阅读)

健康新闻

老年人群有多样的消费需求,其中包括教育需求。近年来,不少老年大学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为破解我国老年大学供给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相关政策接续出台,各类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持续发力,推动老年大学在供给总量、办学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质扩容。政策持续发力。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声音)
健康新闻

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声音)

健康新闻

张务锋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们要用心领会落实,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

健康新闻

抓住市场的“衍生商机”(观象台)

健康新闻

企业在寻找投资和发展方向时,与其仅仅盯住“风口”,不妨延展思维,多留意市场第二、第三落点,或许就能避开竞争“红海”,甚至发现新“蓝海”叉车,一个过去市场表现一般的专业设备,近两年却异常火爆,今年以来,市场销售量增幅甚至超过50%。叉车走红,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的加速发展。制造业和物流业

“老年痴呆”可以预防吗? 听专家怎么说
健康新闻

“老年痴呆”可以预防吗? 听专家怎么说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

中新网上海9月21日电 (孙国根陈静)人老了就会“糊涂”吗?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可以预防吗?认知障碍和痴呆领域专家郁金泰教授21日告诉记者,偷走记忆的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病;增加认知活动,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同时避免精神紧张,可以降低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9月2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逐年增长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
健康新闻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逐年增长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

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张依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临床前期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到了中重度才被家属带着来医院就诊,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因此要抓住早期痴呆释放的‘蛛丝马迹’。”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今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拟定的主题是“知彼知已、早诊早智”。21日,在北

吸烟、肥胖…这也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
健康新闻

吸烟、肥胖…这也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

患者 老年痴呆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张依琳)出门忘记拿钥匙、购物需要写备忘录、拿在手里的东西却找不到……当我们自嘲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的时候,许多人却在被这种没有病痛的疾病折磨。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 “知彼知己,早诊早智”。面对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小孩”,如果在早期控制疾病进展,能留住

健康新闻

美国或放宽对英国和欧盟已完成疫苗接种游客的旅行限制

旅行 英国游客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9月20日报道,美国计划从11月开始放宽对来自欧盟和英国游客的旅行限制,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成人游客将可以进入美国。据报道,白宫准备在9月20日宣布一项国际旅行规定,要求所有前往美国旅行的欧盟和英国的成年游客必须完成新冠疫苗的全面接种,以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到美国。过去几个月,

健康新闻

黑龙江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夫妻两人乘航班由日本至哈尔滨

确诊病例 新冠

央视网消息: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2021年9月20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全省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病例1,男,42岁,9月19日乘坐IJ213次航班由日本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机场海关对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9月20日,

健康新闻

福建三明将乐县发现1例境外输入复阳患者

将乐县 患者

央视网消息:据“聚焦三明”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1日,三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2021年9月20日23:40,将乐县报告1例境外输入复阳患者,经专家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复阳病例,现将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揭某,男,籍贯将乐县。2021年4月30日,从埃及开罗国际机场

健康新闻

厦门市第三医院逐步开放门急诊门诊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第三医院 阴性

央视网消息: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9月20日发出通告,逐步开放门急诊医疗服务(门诊需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具体开诊情况如下:1.急诊医疗服务包括危重症抢救和一般急诊医疗服务,除择期手术和普通非急性诊疗外均有接诊;2.开设一间换药门诊进行常规换药;3.开设PICC门诊进行换药服务;4.院门口预检分

健康新闻

晋江警方查处3起涉疫情违法行为:编不实信息、发布辱骂文字

警方提醒 疫情防控

央视网消息:据晋江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晋江市公安局先后依法查处了如下3起涉疫情违法行为:1、9月13日11时许,施某(男,29岁,晋江市龙湖镇人)编造了“深沪信豪海鲜已经被查,接触人员进行隔离”等不实涉疫情信息,发在微信朋友圈上,引发群众恐慌,造成了不良影响;其行为构成了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健康新闻

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与采集于老挝的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

冠状病毒 新冠

新华社伦敦9月19日电(记者郭爽)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

健康新闻

截至9月20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健康新闻

9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0例(云南12例,上海6例,江苏3例,广东3例,黑龙江2例,浙江2例,福建2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2例,福建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42例(均在福建,其中厦门市36例、

健康新闻

中国探索长期系统化管理骨质疏松症患者 专家: 需多学科共同治疗

脆性骨折 腰背部疼痛

中新网上海9月20日电(记者陈静)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其治疗率、知晓率等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海长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郑骄阳2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骨质疏松症是非常复杂的疾病,应该由多学科参与治疗。据了解,中国65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众多,中老年女性骨

2021世界华人医师年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健康新闻

2021世界华人医师年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医师协会 陆前进

中新网9月20日电 19日,由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百洋医药集团协办的2021世界华人医师年会暨医药生物产业与医疗科技创新论坛在山东青岛开幕。本次会议旨在持续增进世界华人医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医药生物产业与医疗科技创新发展方向。9月19日,2021世界华人医师年会暨医药生物产业与医

健康新闻

消灭胃中“幽灵”这些网传招数不靠谱!

健康新闻

吃大蒜、喝绿茶、用特定牙膏刷牙……消灭胃中“幽灵”,这些网传招数都不靠谱辟 谣据媒体报道,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59%。很多人都知道幽门螺杆菌可能引发胃溃疡、胃癌,但我们真的了解它吗?又该如何有效预防感染呢?药物治疗根治率超90%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这种细菌的生存能力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