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快速”是响应患者诉求的最基本要求

1529

据新华社3月26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和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投诉管理的通知》。通知围绕加强医疗机构投诉管理,从工作原则、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规范投诉处理流程等方面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患者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回应患者急难愁盼问题,做到

健康新闻

眼睛又红又痒,出门别忘戴上护目镜!

1946

一双又红又痒的眼睛,几乎成了过敏一族入春后的“标配”。那么,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到底应该怎么做? 长期揉眼易患致盲眼病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是春季高发的一类过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红、眼睛痒。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出现眼睛痒的症状,频繁揉眼绝对不是缓解症状的好方法。 长期揉眼是一类致盲疾病——

健康新闻

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坚实保障

1316

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缴费已陆续结束。3月25日,针对居民医保缴费相关热点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详解。医保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我国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人,而过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2003年建立时,缴费标准为10元/人。很多人在问,增长的370元缴费是

健康新闻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居民医保参保答记者问

548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题: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居民医保参保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医保费用集中征缴工作,参保群众已经享受到了医疗保障服务。全国基本医保参保情况如何?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是否合理?未生病的居民参加基本医保是否“吃亏了”?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社会关心的

健康新闻

春季特应性皮炎来袭 专家提醒治疗要落实长期管理

775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沐铁城)近期,随着气温升高、万物复苏,不少人出现红疹、瘙痒难耐等春季过敏症状,有的甚至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睡眠,打乱正常生活节奏。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提醒,这有可能是特应性皮炎在作祟,应对关键在于落实全年龄段患者长期规范管理。崔勇介绍,特应性皮炎被称为

健康新闻

国家卫健委将开展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1207

“2024年,我们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在3月19日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将开展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促进公众了解自身体重变化,主动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和锻炼。“体重

健康新闻

心脏支架集采的亮眼“成绩单”带来哪些启示

884

心脏支架集采前,平均价格高达1.3万元,进口支架价格接近2万元,部分患者需要植入多个支架,常有人用“心脏里有辆小汽车”来形容支架贵,大众对其虚高的价格反应强烈。2020年11月,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首单”即纳入心脏支架,中选产品价格降至700元—800元。3月11日,国家医保局公

健康新闻

七八百元集采心脏支架可放心使用

268

本报讯(记者 解丽)心脏支架平均价格从集采前的1.3万元到集采后的700元至800元左右,针对价格大幅下降后心脏支架质量是否过关、厂家是否能保证供应、医生开展心脏支架植入术的积极性是否受影响等疑问,昨日,国家医保局一一进行了回应。 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

健康新闻

牙疼真相大揭秘 11个应对方案送给你

1492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齿一旦疼起来,仿佛只有去看牙科医生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当然,搞清楚牙齿疼痛的真正原因是很重要的。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蛀牙而已。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导致牙疼的11个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案。牙齿敏感如果你是在吃冰淇淋或喝凉水时牙疼,可能是牙齿敏感

健康新闻

“中医生活化”让健康促进成为日常

853

中医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表示,应从研究挖掘、标准制定、传播推广、产业发展四方面共同发力,加快推进“中医生活化”,服务民众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从中医药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医药理论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发展和壮大也

健康新闻

完善专科护士管理体系 增设岗位数量

98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在实际工作和走访调研中发现,尽管当前我国护士总数已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每千人护士数仅为3.7人,在一些地

健康新闻

中医力量守护“她”健康 内服外治实现“1+1>2”

1575

中新网杭州3月8日电(郭天奇) 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女性健康也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浙江省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裘氏妇科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张婷表示,目前痛经等妇科疾病较为常见,中医妇科强调辨证施治,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辨证施治 注重整体调理据张婷介绍,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与生殖、内分泌相

健康新闻

致盲率极高,青光眼呈现年轻化趋势

1531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由房水循环障碍引发的眼科疾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曾在青光眼的预防与治疗讲座中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如果不积极治疗,就会造成失明。虽然青光眼的治疗手段不断有新的进展,但是青光眼患者的致盲率仍居高不下,全社会都

健康新闻

对视能传“红眼病”?没这么邪乎!

902

近期,得“红眼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而且往往出现一家人“整建制”被传染的情况。日前,“女子红眼病传染全家,连狗眼都红了”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民间更是一直流传着“红眼病”看一眼就会被传染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病毒性感冒患者易中招 我们俗称的“红眼病”一般是指急性结膜炎,主要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咽

健康新闻

广西加强医疗护理员规范管理 解决就医陪护民生“痛点”

724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近日启动。广西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实践探索,民众俗称的“护工”这一群体将转向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据广西有关调研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攀升,民众对医疗陪护服务有日益增长的多样

健康新闻

可食用电子产品走进现实

518

去年4月,意大利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马里奥·凯罗尼等人在美国《先进材料》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可充电且可完全食用的电池,并表示可食用电子设备将对胃肠道的监测和治疗,以及食品质量监测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该团队并非“孤军奋战”。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智能系统实验

儿童医院搭建儿童罕见病诊疗体系
健康新闻

儿童医院搭建儿童罕见病诊疗体系

1017

昨日北京儿童医院在门诊楼地下一层举办罕见病日义诊活动昨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联合中国罕见病联盟主办第十七届国际罕见病日系列活动,共同呼吁关注儿童罕见病。据了解,北京儿童医院门诊罕见病目录患儿接诊量已超2.6万人次。目前,一个囊括了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县级四级医院的儿童罕见病诊疗体系正逐步

健康新闻

多项政策促进罕见病药物研发

826

随着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建立,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罕见病相关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引进、研发和生产,并加快罕见病药物的注册审评审批,罕见病药物在国内的上市数量逐年提升。根据《2024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165种罕见病药物上市,涉及

健康新闻

三维打印让义眼更逼真更自然

950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通讯》2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种更快捷、耗费人工更少的技术,能通过建模和三维(3D)打印为人们“量身定制”更加逼真的义眼。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技术生产的义眼外观更自然,适配度更好。 全球约有800万人佩戴义眼,义眼的真实复原度对于心理认同和外在相

健康新闻

家庭病床暖人心

770

“血压控制得很好,可适当加强肢体被动训练……”春节期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王店街道办袁庄行政村,医务人员踏雪前来为淮阳区第一个建在农村的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服务。刘伟华一年前患脑出血,落下后遗症,成了植物人。妻子夏素红说:“最怕雨雪天气时他感冒发烧。以前都是请人把他送到医院,不仅开销大,路上也不安全。”

健康新闻

高度近视患者能摆脱眼镜吗?ICL晶体植入术带来福音

927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600度的屈光不正状态。当下,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不低,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摆脱镜框眼镜成为高度近视人群的心声。记者22日获悉,ICL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上述人群带来福音。一名高度近视患者纪女士

健康新闻

咳嗽发烧是流感中招?真凶竟在水中!

925

冷空气来袭,泡温泉、室内水上乐园等娱乐项目备受青睐。不过,水中潜伏的一种病原体要格外警惕,人被感染后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很容易延误治疗,它就是嗜肺军团菌。泡温泉引发的严重肺炎一个59岁的大叔,因为最近三天咳嗽、咳痰伴高热就诊,考虑到每年冬天都是流感以及细菌性肺炎的高发季节,因此自己只是服用了头孢类

健康新闻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

789

科技日报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