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服务年”让孩子看病不再难

儿科医生少、床位供应不足、就诊难等问题让不少家长头疼。为改变现状,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5—2027年开展“儿科服务年”,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扩大儿科服务供给,强化儿科服务能力。

“截至6月底,已经有1877所三级和2936所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在7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为增强儿科服务的连续性和便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比例超过80%,其中98%的县医院提供儿科服务。

随着儿科服务供给的增加,如何提升儿科服务能力,构建起高质量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

“3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帮扶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新业务、新技术,培养高层次的儿科医学人才。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覆盖了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为当地区域提供很好的医疗服务。”李大川说。

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例,该中心通过医防融合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立体”维护儿童健康。“我们建成了全国首个母子一体化保健中心,并指导广东、广西、河南等地建设了12个母子一体化保健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委书记余纳表示。

在医疗服务理念转变的同时,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也持续探索医疗资源供给的扩大与下沉。“针对儿童季节性高发的疾病,中心午间、夜间和周末都开通儿童门诊,并通过互联网诊疗增加复诊和咨询量。”余纳表示,当前,日门诊量增长33%,患者等候时间缩至30分钟以内。“我们还探索将20%的专科号源预留给社区服务中心,引导发热门诊基层首诊,疑难复杂疾病进行绿色上转。”余纳说。

面对儿童罕见病、疑难杂症等,各级医疗机构形成紧密的诊疗协作网络。李大川介绍,各省依托省内高水平医院,围绕包括重症、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罕见病等重大疾病诊疗服务需求,构建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通过网络提高儿童重大疾病识别、诊疗、救治水平,确保儿童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建立以心脏病中心为核心,包括产科、胎儿医学、产前诊断等优势学科的多学科团队,年均救治先心病患者2000余人次,其中新生儿占比60%以上。”余纳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向整个区域赋能,3年以来累计输出了700多人次的管理团队和医疗团队,输出新技术、新项目209项,帮助柳州设立首个儿童血液透析中心,平移了优势学科和特色技术。

“在粤港澳大湾区,我们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儿科医疗救援转运联盟’,服务版图延伸至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18个地级市38家医疗机构。”余纳说,围绕疑难重症,联盟建立了跨区转诊和会诊机制,畅通高铁、公路、航空三维应急转运渠道,与澳门镜湖医院等港澳地区常态化开展跨境重症儿童转运,联盟内单位年转运患儿1000余人次。

上一篇:冬病夏治 三伏贴敷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AI儿科医生上岗记(探访)

AI儿科医生上岗记(探访)

1309

  “重儿·小乙”儿科AI家庭医生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服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供图">“重儿·小乙”儿科AI家庭医生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服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北京房山区北儿窦店儿童医院内,医生在基层版AI儿科医生的辅助下接诊患儿。巩 阳摄">北京房山区北儿窦店儿童医院内,

AI儿科医生,成长亦需呵护(记者手记)

384

  AI儿科医生的上岗,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的大势所趋。从初步探索中可以看出,它确有许多优势:通过吸纳海量数据资料,在专业性上堪比真人医生;全天候待命和服务,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意见,让医生有了帮手、家长有了顾问;有望向基层推广,使儿科医疗资源实现扩容和下沉。当然,作为新生事物,AI儿科医生也难免

新型仿生膝与患者“贴身”组合

106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仿生膝”关节假肢,与传统假肢相比,能够帮助膝上截肢者行走更快,更轻松地完成爬楼梯、跨越障碍等复杂动作。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标志着假肢技术从被动辅助,转向主动感知与智能控制的重大飞跃。传统的假肢系统是将残肢置于接受腔中,而这种新装置是直接与用户

前沿神经医学技术让科幻成为日常诊疗

1686

情绪X光机、TI神经调控技术、沉浸式 VR治疗系统、帕金森病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TIS无创深脑电刺激,这些极具科幻色彩的名词已在情绪障碍和帕金森病两大领域成为创新研究成果。科技发展正逐渐把“不可能”写进日常。“情绪X光机”把脑电、眼动、面部表情等多模态生理信号融合在一起,像给大脑做“透视”:敏感性和特

广东医疗机构试点免陪照护服务(探访)

624

早上7点,位于广州市的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内,医疗护理员雷华美正在照护住院患者罗阿姨。这次住院,罗阿姨没咋“拖累”家里人。这是因为,她体验了该院的免陪照护服务。“护理员是医院派的,信得过。”罗阿姨说,护理员除了根据呼叫前来照顾,还会定期巡看病房,并陪同病患进行检查、康复锻炼,服务很全面,家人只需下

不能让罕见病压垮这个家

105

那天的协和医院罕见病门诊格外忙碌。在候诊区的角落,我注意到一对30岁出头的夫妻——年轻的丈夫佝偻着背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脸颊和额头上布满了暗红色的溃烂伤口;妻子站在一旁,手里攥着一沓病历。我走上前问:“您好,我是医院的医务社工,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吗?”妻子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迟疑,低声说:“我们是

一滴血从臂弯到患者的漂流之旅

1884

6月11日,在北京站前那座充满未来感的纯白色献血方舱里,57岁的陈贵田又一次平静地伸出手臂。这位山西来京务工者已经坚持献血十余年,“收到短信说血被用上了,我就高兴。”他质朴的话语,开启了一袋救命血液的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全生命旅程。每天,逾千袋血液从全市84个街头献血点汇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经历严

“背包医生”,将诊疗送到山村

41

清晨的雨丝裹着山雾,将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圈石村杨梅林自然村笼罩得朦朦胧胧。83岁的村民吴凤妹正捂着胸口咳嗽。“阿婆,我来了。”托溪卫生院院长李浩东背着“医疗保障出诊包”,脸颊淌着汗珠跨进门槛。李浩东蹲下身,背包一敞,听诊器、血压计、药品盒铺了半张木桌。经过诊治,李浩东翻出感冒药和降压片,按剂量掰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