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AI发力,打开“智造”新药大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发布通知,将逐渐取消单克隆抗体等药物申请中的动物试验要求,转而用人工智能(AI)预测模型、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等更高效、更贴近人体反应的“新兴替代方法”。

面对动物实验即将告别历史舞台,中国医药产业准备好了吗?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储备情况如何?在近日召开的“FDA新政下,如何用AI提升非临床研究的效率”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我国新药研发领域早已开始借AI发力。

提升预测准确率

“AI不仅能够设计分子药物,还能够预测分子药物进入临床的概率及上市可能性。”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裴剑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持续关注新药研发成功率这一关键问题。”裴剑锋说,新药研发持续时间长,且90%新药会在临床试验阶段宣告失败。他们团队正在研发AI技术,用以预测新药研发长链上各环节成功率,以指导研发人员在“迷宫”中选对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研究员王书航介绍,国家癌症中心已设立专门机构,汇集罕见病、肿瘤新靶点、多组学等研究数据,并持续与AI企业、高校团队等合作,开展AI指引下的临床研究,助力更多原创药落地。

通过靶点发现创新药物是当前新药创制的主要方向之一。如明星靶点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已成为肿瘤治疗药物研发的“灯塔”。“并不是所有的潜在靶点都适合开发药物。如果AI能在立项时预测不同靶点的开发价值,研发者就不会等到进入临床三期才发现药物并没有药效,从而付出巨大的试错成本。”裴剑锋介绍,近年来团队开发出的AI技术,能给出多靶标的最优药物设计方案,助力设计出成药性更高的小分子药物。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赵屹介绍,他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深度生成模型PRnet”,基于神经网络架构与生成对抗网络,实现了对药物扰动下基因转录组动态响应的精准预测,在多个疾病模型验证中预测准确率达87%。

增强原创能力

“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中的时间和费用占比已超70%,却很难给临床阶段的‘决策’提供准确指导。”山东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主任赵维教授认为,传统临床试验不仅周期长、效率低,最大的问题是准确度较低、疗效预测可靠性不足。例如安全性评估方面,漏报率至少达到15%。

FDA专员在相关通知中也谈到,替代方法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和药品价格,更快地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以安全性评估中的关键指标“药物清除”为例,传统方法预测有效率最高65.8%。“我们基于35个医疗机构和大学的研究数据,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将预测有效率提升到94.1%。”赵维说,在阿莫西林、头孢他啶等抗感染药物用于新生儿时,团队用模型预测剂量,临床准确率达到80%。

我国原创药物研发能力正在增强,但临床前研究有效数据少、安全性剂量爬坡难等成为原创药研发的“隐忧”。“AI等新方法能够对包括安全剂量在内的很多参数进行准确预估,这大大提升了原创药的研发能力。”赵维说。

除了整体提升新药研发能力,AI还能发现老药的新功能或者“挽救”失败药品。“老药被发现时聚焦一个靶点,但它作用于人体网络,能通过作用于其他靶点展现新疗效,而且老药安全性更好。”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唐赟表示,在算法加持下,我国科研团队持续挖掘药物、疾病、靶点的新关联,不断丰富的中国实践正在为盘活现有药物资源提供有效的创新路径。(记者 张佳星)

上一篇:闲置手机有了新去处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警惕AI生成“神医”成为医疗欺诈陷阱

1537

电商热销产品“苗古金贴”,号称由传承“千年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作,专攻膝盖、颈椎等问题。在一些电商平台,该产品甚至排到了“热敷贴回购榜”第一名。然而,据媒体调查发现,该“非遗传承人”的照片实为AI生成,“非遗传承人”证书由一家机构违规炮制。类似“神医”“神药”在网上还有很多,假非遗加上AI生成的假传

AI赋能 消费焕新

1375

量身定制穿搭、运动计划,读懂你的睡眠状况与情绪变化,照顾你的宠物……在工业领域大展身手的人工智能(AI),也在消费世界探索成为更“懂”人的智能助手。在日前举办的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五届消博会上,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副总裁谈到如今汽车智能座驾发生的变化:人在座舱里说话已经不是发指令,而是说个

AI工具助力揭示小脑奥秘

1240

美国贝勒医学院领衔的国际团队研制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它能精准识别在运动过程中小脑独特的神经元类型,为了解小脑工作机制带来突破性进展,也为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作为大脑的“精密动作指挥官”,小脑对维持人体平衡、协调运动至关重要。了解和治疗震颤、不平衡

AI+骨科机器人探索破解行业痛点

1176

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将在北京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承办方北京市贸促会组织下,提前探访即将参展的部分北京民营企业,并推出系列报道,让读者提前了解北京科博会诸多亮点。手术时间从三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治病成本从10万元降至2万元;在县城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准…

让AI为运动健康“护航”(新媒视点)

837

对许多人来说,运动锻炼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运动损伤风险评估”却未必是个熟悉的概念。“运动损伤风险评估”,即定期诊断运动损伤风险,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各部位的薄弱点,采用合理的训练和康复方式,使训练更加高效。为什么过去不为大众所知?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此前传统运动损伤风险评估主要通过“FM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红细胞程序性死亡新机制

19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 华东理工大学刘琴教授团队联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胡兴斌副教授团队揭示了一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该研究首次揭示补体系统激活触发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血影蛋白依赖性死亡(spectosis),为溶血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药物靶点,不仅有助于人类疾病治疗

AI监控识别,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157

4月10日上午,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第二中学食堂操作间,工作人员穿上白色工作服、佩戴帽子和口罩,对照清单核对当日食材。新鲜蔬菜分类码放于垫高防潮的货架,冷冻肉品外包装规范留存,后厨操作台光洁如镜,生熟刀具、案板分色悬挂……操作流程严格规范,人员分工明确。同一时间在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科

警惕AI玩具带来隐私风险

195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玩具的类别越来越丰富,曾经只存在于童话和漫画中的幻想场景正走进现实。从机器宠物到陪伴机器人,AI玩具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在市场热度攀升的同时,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为了提升产品体验,不少AI玩具集成了大量技术模块。例如,有的陪伴机器人为了调取云端A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