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心墙:当乖巧成为负担,情绪何处安放

小赓是初一男生,成绩出色,遵规守纪,是老师同学都很喜欢的“好学生”。每节心理课上,他都认真专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但我总是觉得他的积极显得不太自然,有那么一点儿“刻意”。有几次下课时,他主动来找我聊几句,我也发现他欲言又止。

这天,我接到了他班主任的紧急求助电话,说小赓在历史课上情绪失控了。起因是他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规定任务,而是偷偷写政治作业。历史老师看到后制止了他,提醒他历史课任务下课要交,让他课后再完成政治作业。同学们都觉得老师的语言并没有太严厉或者过激,只是正常的提醒。结果小赓就开始控制不住地笑,接着又哭,就这样又哭又笑地折腾了很长时间也停不下来,搞得老师同学都莫名其妙。于是历史老师找来班主任,班主任将小赓从课堂上带出来,问他原因,他泣不成声说不出所以然,只说想找心理老师聊聊。

在咨询室坐下后,我一边给他递纸巾,一边带他做呼吸、转头等迷走神经系统的训练,让他感觉到当下自己是安全的。小赓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呼吸也平稳了,于是给我讲述刚才的情形。他说他也觉得老师只是常规提醒,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就觉得很好笑,但又知道笑很不合时宜,好像要挑衅老师似的,于是就憋着。但下一刻,又有委屈涌上来,最后终于憋不住,变成了又哭又笑。

我问他之前是否也曾有这样纠结和失控的经历,他立刻说:“老师,确实有的,这个跟我的经历有关。”

于是,小赓开始给我讲述他的成长故事。在小赓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小赓跟着妈妈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自离婚之后,爸爸就很少出现在小赓的生活里,直到五六年级,爸爸才开始有规律地一年来看小赓一两次,带他出去玩,一起吃饭等等。

妈妈总说爸爸是个很虚伪的人,讲述爸爸的种种不好。当爸爸回来看他时,最初他内心是很拒绝的。随着慢慢长大,小赓发现爸爸并不像妈妈说的那样虚伪和不堪,对他也真心诚意、关爱有加。回到妈妈身边时,小赓还是想认同妈妈,于是内心就很矛盾很纠结。

“现在让你矛盾和纠结的点,并不是该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妈妈,而是如何能既向妈妈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不得罪妈妈。对吗?”我尝试进一步澄清小赓的感受。

“太对了,老师。”小赓眼中闪过光亮,是那种被看到被理解的喜悦。

小赓告诉我,妈妈的情绪很不稳定,姥姥的情绪也不稳定,姥爷只是表面稳定,但已经被确诊为焦虑症。自己似乎也被遗传了情绪不稳定,但他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大多数时候,他都会“逃避情绪”,所以看起来好像是稳定的。他想尝试改变妈妈对爸爸的刻板印象,又担心会“忤逆”妈妈,毕竟他从小的人设就是“听话懂事”,只有表现“乖巧”才能让家人情绪更稳定。

“小赓,你说的这些我听明白了,似乎你们家的人彼此互动的模式,就是用情绪互相淹没。我的感觉对吗?”我问他。

小赓笑了:“确实是这样,老师。”

“你怎么看待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界限感呢?如果0分是非常模糊,不分彼此;10分是界限清晰,责任明确。你觉得你们家人的界限值是几分呢?”

“老师,我觉得我们家人界限感确实不清晰,也就5分吧。但这样也挺正常吧,不然划清界限也太绝情了,不像一家人了。”小赓说。

“哦,原来你是这么理解界限感的。”我笑了,“界限感并不是划清界限、冷眼相对,而是一家人各自端自己的饭碗、挑自己的担子。有清晰的界限感,就可以保证家庭成员都能各司其职,处理自己该处理的事情,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总想着去拯救别人,也不是把改变现状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老师,我有点儿明白了。我妈总说,如果我学习更好了,她就会更开心,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小赓问我。

“也不能说不对,你学习好,妈妈为你开心,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妈妈更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调整情绪的责任推卸给你。毕竟就算你学习更好了,她的情绪管理能力并不会得到改善。但如果妈妈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情绪稳定性,你会因为她而变得更好。同样,如果在妈妈情绪爆发的时候,你能够很好地保持稳定,而不是乱了阵脚,妈妈也会因为你的稳定而更快平复,就像你刚到咨询室来我带你做的训练一样。如果能做到这些,一家人才是真正地同向同行,而不是彼此消耗。”

“老师我明白问题在哪儿了,我确实总是想着怎样让妈妈好起来,甚至一味地讨好妈妈,想以此来平复妈妈的情绪,从没想过怎样让自己更好一些。我表面的稳定,只是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小赓说。

“你对自己的觉察,面对自己不足的勇气,都是很值得敬佩的,为你点赞。”我发自内心地向他表达了欣赏。

小赓有点儿不好意思,但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欣喜:“老师,其实我早就想来找您好好聊聊,但一直在纠结和犹豫,也不知从何说起。今天这次情绪失控给了我一个契机,我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也突然觉得,我大可不必活得那么谨慎和纠结,心里感觉很亮堂。”

“也谢谢你的信任,愿意把这些故事讲给我听。以后有需要,欢迎你再来找我。”

上一篇:2025年09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儿童、老人、孕妈妈……特殊人群这样做好体重管理

1989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5月17日至23日是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以营养和运动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的核心措施,儿童、老年人、孕期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该如何科学控

守护好孩子的明亮“视”界(人民时评)

1100

近视问题,防大于治。近视防控工作,重在加强家校协同暑假时间长,儿童青少年如果生活作息不规律、户外活动不足,总是捧着手机或蹲守电视,很容易加深近视程度。怎么呵护好孩子的眼睛,是必须答好的一道考题。想起之前采访的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这所寄宿制学校,学生近视率连续多年为零。500多名孩子的视力,

哺乳妈妈如何高效背奶|世界母乳喂养周

1340

2024年8月1—7日是第33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共建生育友好”。产假结束,意味着哺乳妈妈开始要去上班,喂奶等生活节奏都会有变化。想实现高效背奶,“背奶妈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并掌握正确的背奶、喂奶方法。提前做足功课返回职场前,“背奶妈妈”要与孩子的照护者达成喂养孩子的

管好孩子的“小钱包”

1701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花钱大手大脚的孩子?花几千元买游戏装备、给主播大额打赏、热衷于在各大平台充值买会员……一些家长叫苦:“孩子沉迷网络,让我们花钱又操心。”未成年人网上过度消费,往往同网络沉迷有关。因为沉迷,孩子被掏空“钱包”甚至诱发犯罪。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应当如何规范?怎样培养未成年人的理性消费意识?沉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人民时评)

1676

  增进攸关之心、切身之爱,竭力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就能让明亮的双眼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户    女生盘起腿,跳“编花篮”;男生快速组队,打三人篮球;乒乓球桌旁,同学们有序排队、轮番上场。下课铃一响,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的操场瞬间热闹起来。用好用足课间休息时间,以体育锻炼为抓手防

哺乳期妈妈能吃香椿吗 哺乳期妈妈适合吃什么水果

哺乳期妈妈能吃香椿吗 哺乳期妈妈适合吃什么水果

939

哺乳期是妈妈的关键时刻,母乳当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比较丰富的物质,可以较好的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这段时间的吃食要格外注意,也要通过水果补充维生素。香椿营养丰富,早在汉朝就被人们食用,古诗称其“嚼之竞日香齿牙”,可见它的美味。 哺乳期妈妈能吃香椿吗 1、哺乳期可以适量吃

哺乳期妈妈健康减肥方法有哪些?哺乳期如何减肥?

哺乳期妈妈健康减肥方法有哪些?哺乳期如何减肥?

27

哺乳期妈妈如何健康减肥?女性由于孕期摄入了大量的高脂、高糖食物,再加上产后大肆进补,因此不少哺乳期的妈妈都存在肥胖的问题。如何在不影响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健康减肥成了她们最关心的话题。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哺乳期妈妈健康减肥的方法。1、确定循循渐进的减肥目标不要想着一下子就能减掉全身的肉,这根本就是妄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