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治疗向精准医学迈进(大健康观察)

我国肿瘤治疗向精准医学迈进(大健康观察)  王 鹏作(新华社发)

">

王 鹏作(新华社发)

杀伤肿瘤细胞却也可能误伤免疫系统。在肿瘤治疗中,“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一道全球难题。

纳米药物递送、人工智能自适应调整、光纤定位脑肿瘤……今年以来,我国临床医疗一线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让肿瘤患者有更小的治疗痛苦、更低的毒副损伤、更高的生存质量,这是医学创新的希望与力量。

“人工细胞快递员”:

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协同作战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态势。

如何精准命中癌细胞、保护正常组织,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希望?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黄帆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合成高密度脂蛋白的纳米盘载体。

这些纳米盘载体,好比一群直径仅10纳米、形似“圆盘”的“特种兵”悄然潜入肿瘤组织,不仅携带化疗“弹药”精准打击癌细胞,更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协同作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妇产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建六介绍,三大团队联合,选用能诱导DNA损伤并激活免疫的四价铂前药作为核心“弹药”,通过仿生设计,将其与磷脂等自组装成“人工细胞快递员”。

这项技术破解了传统化疗的治疗困境,在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治疗中获得较高的抑制率。

“人工智能通信兵”:

实时更新放疗方案

除了化疗领域的药物突破,放疗领域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擦出新“火花”。

宫颈癌防治,是守护广大女性健康的“必答题”。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中靶区易变化的临床难题,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引入基于迭代锥形束CT的人工智能在线自适应放疗平台。通过锥形束CT快速高清成像,结合AI算法实时更新放疗方案,在线自适应调整不到20分钟。

专家表示,这如同为放疗计划更新派去了“人工智能通信兵”,用它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建立起四通八达的“通信神经网”。

“这项技术能更加精准地照射肿瘤靶区,实现动态个体化调整,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系主任张福泉说,应用这项技术治疗腹部和盆腔肿瘤,急性胃肠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下降。

“高级别侦察兵”:

不开颅实现脑肿瘤靶向消融

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生长迅速、治疗难度大,被称为大脑“癌中之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单永治团队近期发表了国产激光间质热疗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研究结果:通过机器人精准定位并辅助置入导向钉、套管和光纤,磁共振确认光纤位置和消融范围,通过3mm的小孔即可实现胶质瘤的不开颅精准消融与破坏。

这就相当于设置了“高级别侦察兵”,提升靶向消融的精准度。结果显示,32例病人完成相关治疗后经一年时间随访,平均生存期和单纯保守治疗相比延长。

据悉,激光间质热疗技术最早产生于北美,对高端医疗设备的要求较高。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单永治表示,团队正努力探索使用普通核磁进行操作的方法,推动技术进一步普及。

“狙击手”:

提升治疗效果

今年以来,我国肿瘤靶向药也捷报频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团队牵头对我国首创同时靶向EGFR和HER3的抗体偶联药物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有望对解决晚期食管癌鳞癌患者的耐药性等问题产生积极效用。

5月,中国自主研发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6月,治疗组织细胞肿瘤及神经纤维瘤双适应症的国产靶向药物芦沃美替尼片开出首批处方……这些创新药恰似“狙击手”,为难治和易复发型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抗肿瘤新药获批增幅明显,累计已达200余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认为,要持续推动癌症科研攻关,加快关键技术创新,惠及更多患者。

从纳米递送技术,到智慧闪耀的AI放疗平台;从直捣黄龙的光纤消融,到不断涌现的靶向新药——中国肿瘤治疗的科研工作者聚焦临床“真问题”,在精准医学的征途上不懈努力和奔跑。

(据新华社电  记者顾天成、徐鹏航、彭韵佳)

上一篇:“卫星钢板”技术书写生命奇迹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卫星钢板”技术书写生命奇迹

1715

身首离断还能接起来保住性命?这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谭,却是发生在上海的真实事件。日前,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为一例遭遇罕见严重颈椎骨折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复位固定手术。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手术主刀医生之一、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兼颈椎外科病区主任陈华江教授。“这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漏诊率被AI砍下九成

759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用于胸痛急诊场景的AI模型iAorta。此模型可在几秒钟内识别常规平扫CT上的心血管是否存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隐患。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上,iAorta已在浙江首批10家医院部署,未来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在平扫CT下“隐身”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健康焦点)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健康焦点)

717

  图①: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三中学,医护人员给学生们科普正确刷牙方式。丁根厚摄(人民视觉)图②: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在做医疗科普直播。中日友好医院供图">图①: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三中学,医护人员给学生们科普正确刷牙方式。  丁根厚摄(人民视觉)  图②: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在做医

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无影灯)

34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要求各地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可感可及的签约服务。居民“感受度”成为衡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把标尺。近年来,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签约人群覆盖面逐年扩大,服务内涵持续丰富,实现了由全科向专科、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

2025年09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9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873

2025年09月0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五!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甘肃疾控: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认识体重2、如何愉快刷手机?江苏疾控支招3、得过一次“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中疾控提示4、云南疾控提醒:认清“毒菌”远离“谣言陷阱”5、消费品零售市场展现强劲韧性报告解读增长密码6、“首”经济催热新消费中国传统商圈加速“出圈”7、中国医疗队在科摩罗开展义诊活动8、零售药店

甘肃疾控: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认识体重

1842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甘肃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衡量体重是否健康,不能仅使用体重指数这一个指标,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体脂率不一定正常;体重指数和体脂率都正常的人群,腰围不一定达标。因此,要科学认识体重,必须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综合判断。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通过将体

如何愉快刷手机?江苏疾控支招

1353

人民网北京9月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躺着玩手机、关灯玩手机,正悄悄成为眼睛的“隐形杀手”。科学使用手机,把伤害降到最低,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姿势要端正。尽量保持坐姿或半躺姿势,将手机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控制在 40至50 厘米左右,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歪头。二是光线要

得过一次“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中疾控提示

518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这种病以结膜高度充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眼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2天内出现,持续1-2周。作为一种常见眼病,在公众认知中,仍存在不少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