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钢板”技术书写生命奇迹

身首离断还能接起来保住性命?这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谭,却是发生在上海的真实事件。日前,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为一例遭遇罕见严重颈椎骨折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复位固定手术。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手术主刀医生之一、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兼颈椎外科病区主任陈华江教授。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颈椎分离脱位最远的病例,椎体间距达3.3厘米,其脱位、跨度之大,用‘身首离断’形容也不为过。更危险的是,脊髓损伤会很快蔓延,最终影响呼吸和心血管中枢,造成患者死亡。”陈华江告诉记者,当时患者脊髓还出现了“脊髓水肿—挫伤—神经信号中断”的连续损伤,右侧椎动脉断裂被血凝块封堵闭塞,左侧椎动脉被拉得很细,勉强维持血供,患者时刻游走在大出血或椎动脉损伤继发致命性脑梗死的边缘。

专家团队讨论认为必须进行手术,帮助患者重建颈椎稳定性,但手术难度极大。最终患者家属的坚定请求让团队决定放手一搏。“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们也愿意尝试。”陈华江说。

术前,团队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极端风险,如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循环崩溃、脑灌注不足等,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和精细的手术路线图。

手术台上,专家们凭借解剖学判断和显微操作技术,成功清除巨大血肿,克服神经血管的严重粘连和畸形,最终完成清创。在随后的复位操作中,专家们先在上位椎体植入2枚椎体螺钉,通过撑开器反向牵拉,同时助手医生配合手动相向加压头部,使脱位椎体缓慢靠拢。

“椎体靠拢后,我们立刻用小钢板在患者颈椎右侧进行固定,再迅速用长钢板在颈椎左侧固定脱位椎体,并在椎体间隙植入含自体骨的融合器促进骨愈合。”陈华江将这种联合固定技术形象地比喻为“卫星钢板”,并表示这一技术应用在此类极端病例中尚属首创。

整个过程要兼顾力学稳定与神经保护。“看着是在动骨头,其实周边的血管、神经都会受到拉扯。必须胆大心细,既要避免二次损伤,还得追求操作成功率。而且不能反复尝试,否则会使血管破裂出血,遮挡操作视野。”陈华江说。

历时3小时的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术后CT显示,患者脱位椎体成功复位,钢板螺钉位置精准,脊髓压迫完全解除。

近日,患者女儿发了一段视频,画面中患者状态很好,呼吸机也成功拔除了,他能在家人辅助下坐起,其神经功能开始出现积极信号,肺功能也在好转。

上一篇: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无影灯)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漏诊率被AI砍下九成

759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用于胸痛急诊场景的AI模型iAorta。此模型可在几秒钟内识别常规平扫CT上的心血管是否存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隐患。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上,iAorta已在浙江首批10家医院部署,未来将进一步向全国推广。在平扫CT下“隐身”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健康焦点)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健康焦点)

717

  图①: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三中学,医护人员给学生们科普正确刷牙方式。丁根厚摄(人民视觉)图②: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在做医疗科普直播。中日友好医院供图">图①: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三中学,医护人员给学生们科普正确刷牙方式。  丁根厚摄(人民视觉)  图②: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在做医

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无影灯)

34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要求各地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可感可及的签约服务。居民“感受度”成为衡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把标尺。近年来,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签约人群覆盖面逐年扩大,服务内涵持续丰富,实现了由全科向专科、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

2025年09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9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873

2025年09月0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五!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甘肃疾控: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认识体重2、如何愉快刷手机?江苏疾控支招3、得过一次“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中疾控提示4、云南疾控提醒:认清“毒菌”远离“谣言陷阱”5、消费品零售市场展现强劲韧性报告解读增长密码6、“首”经济催热新消费中国传统商圈加速“出圈”7、中国医疗队在科摩罗开展义诊活动8、零售药店

甘肃疾控: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认识体重

1842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甘肃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衡量体重是否健康,不能仅使用体重指数这一个指标,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体脂率不一定正常;体重指数和体脂率都正常的人群,腰围不一定达标。因此,要科学认识体重,必须从体重指数、体脂率和腰围三个方面综合判断。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通过将体

如何愉快刷手机?江苏疾控支招

1353

人民网北京9月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躺着玩手机、关灯玩手机,正悄悄成为眼睛的“隐形杀手”。科学使用手机,把伤害降到最低,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姿势要端正。尽量保持坐姿或半躺姿势,将手机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控制在 40至50 厘米左右,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歪头。二是光线要

得过一次“红眼病”后,就不会再得?中疾控提示

518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这种病以结膜高度充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眼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2天内出现,持续1-2周。作为一种常见眼病,在公众认知中,仍存在不少

云南疾控提醒:认清“毒菌” 远离“谣言陷阱”

1918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毒野生菌。有毒野生菌形态各异,有的与可食用菌极为相似,让人难以分辨。因此,单凭肉眼和经验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一:颜色鲜艳、菌盖上有疣突的野生菌有毒真相:以颜色判断菌子是否有毒不可靠例如,致命鹅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