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美食。如今,粽子早已不只是节日应景,也不再是“南咸北甜”的口味之争。秉承着“万物皆可包”的理念,内馅用料多样和日趋多元的搭配,让创意粽子引领了“食尚”潮流,可谓是味蕾享受与情绪价值拉满。
不过,“粽”你千变万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大快朵颐。今天就来跟大家盘点那些市场上出现的创新粽子,聊一聊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榴莲冰皮粽
冰皮加榴莲,软软糯糯,冰鲜口感。这类粽子往往需采用冷链运输,储存在-18℃条件下,食用前需解冻10分钟左右,且保质期相对较短,最好即买即食,长时间冷藏影响口感。
提示 榴莲与酒不能同时食用,因为榴莲中有硫化物,影响酒精代谢,可能会加重醉酒症状。榴莲热量相对较高(150千卡/100克),不推荐糖友食用榴莲冰皮粽。
姜汁桂圆红枣粽
姜汁桂圆红枣粽是在传统红枣糯米粽的基础上,选用江米和黑米为主料,加入红枣、桂圆,配以姜汁制成。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风味独特,能驱散体内湿寒,守护脾胃健康,还能中和糯米的黏性,预防食粽后的胃胀、反酸。
提示 由于具有生姜的驱寒散湿,这款粽子也适合风寒感冒人群食用。
虾米鱿鱼粽
在肉粽、肉蛋粽的基础上改良的土豪版海鲜粽。其内含鲍鱼、虾米、鱿鱼等海味,也可搭配猪肉、咸蛋黄等食材。诸如此类的粽子还有干贝鲍鱼粽等等。此类粽子颇受爱尝鲜的年轻人追捧,每咬一口都幸福感爆棚。
提示 海鲜普遍嘌呤偏高,如鱿鱼总嘌呤含量244毫克/100克、干贝191毫克/100克、鲜鲍鱼102毫克/100克,高尿酸人群和痛风患者最好不要食用。
黑椒牛柳玉米粽
鲜嫩的牛肉,经黑椒腌制入味,椒香浓郁,再搭配鲜玉米粒和糯米制成黑椒牛柳玉米粽。
玉米热量(110千卡/100克)低,相比于纯糯米(350千卡/100克)粽子热量更低,且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强,打破传统粽子热量高与健康食品背道而驰的局限,牛肉富含优质蛋白(牛柳蛋白质:22.2克/100克)。
提示 低热量、高蛋白,适合正处在健身期,有减脂增肌需求的人群。
赤松茸排骨粽
以糯米为主料。松茸,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别名松口蘑,被誉为“菌中之王”,将松茸切成厚片配以排骨包裹其中,香气饱满浓郁。
松茸富含蛋白质(20.3克/100克)、不溶性膳食纤维(47.8克/100克)、铁(86.0毫克/100克)、硒(98.44微克/100克),还含有松口蘑聚糖、甘露醇、松口蘑醇、异松口蘑醇等活性成分,具有强身健胃之功效。
提示 松茸虽然有一定保健作用,但其主料仍以糯米为主,最好还是用来充当主食。
蛋黄肉粽
主料选用糯米,馅料则是金黄流油的咸鸭蛋黄和秘制酱料腌制的黑猪肉。咸蛋黄细腻绵沙,黑猪肉肥瘦均匀,肉质鲜美,油而不腻。
糯米本身热量较高。每100克热量在350千卡左右不等。一个糯米粽子(50克)的热量为175千卡,相当于3两米饭。猪五花肉同样热量(349千卡/100克)较高且脂肪(35.3克/100克)含量较高。
提示 咸蛋黄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盐分,因此,不适合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人群。
斑斓粽
斑斓,东南亚地区有名的香料植物,其叶,学名香露兜叶,也叫香兰叶。新鲜的斑斓叶气味芬芳,常用于甜点的制作,现用于制粽子。这款粽子表面看上去无异于普通粽子,但其主料糯米经斑斓汁浸润,呈现淡绿色的油光,斑斓的香味沁入其中。
提示 斑斓粽的主要成分是糯米,最好充当主食来食用,家庭自制最好多搭配一些粗杂粮,如绿豆、赤小豆、鹰嘴豆、芸豆等。
阿胶芝麻核桃粽
由驴皮熬制而成的阿胶,并将阿胶、红枣、芝麻、核桃等包入糯米粽内而成。芝麻、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大脑和视网膜的健康。
提示 阿胶作为滋补佳品,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等功效,适合经期女性。
黑松露云腿蛋黄粽
黑松露,又称块菌,是公认的名贵野生菌,享有“食物中的黑钻石”的美誉。用黑松露酱拌匀糯米,其独特香气能够中和传统粽子的油腻感。云南宣威火腿(云腿)则比普通火腿更加鲜香不腻,与咸蛋黄的搭配形成三重口感层次。
黑松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及松露酸、甾醇、松露多糖、松露多肽等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价值。
提示 黑松露酱的品质直接影响成品风味,建议选择黑松露含量在8%以上的产品。
五彩杂粮粽
杂粮普遍血糖指数(GI)偏低(黑米GI:55;荞麦GI:54;绿豆GI:27;扁豆:38;鹰嘴豆GI:33;豌豆GI:42),多种杂粮混合,口感丰富,制成的粽子嚼劲十足。
杂粮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增强饱腹感,预防便秘。但这类粽子口味较为清淡,对于重口味人群,吃起来可能会感觉没什么滋味。
提示 杂粮对血糖的影响较小,适合高血糖和糖尿病人群。
鸡汤花胶鸡肉粽
鱼鳔,俗称鱼泡,位于鱼体腔内的背部,将其经过若干工序处理后干制所得产品,即为鱼胶,岭南地区习惯将其称为花胶,自古作为养生的滋补上品,鸡肉鲜嫩且脂肪含量低,并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花胶独特的醇厚口感,融入鲜美的鸡汤。
提示 花胶本身味道较为特殊,一些不适应这种味道的人群可能难以接受。
板栗肉粽
栗子,又称板栗、甘栗,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营养丰富,含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板栗的甜味和猪肉的咸香交融到一起,其口感软糯咸香,油而不腻。
提示 每100克栗子含糖及淀粉达70克,猪肉由于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热量也不低,不适合超重、肥胖人群。
椰香紫米青稞粽
将椰蓉、椰肉,搭配紫米和青稞入粽,椰香与米香交织,还能嚼到椰肉,妥妥的轻食粽。
紫米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如硫胺素和核黄素,促进能量代谢。青稞比普通小麦、稻米的营养价值高,含有β-葡聚糖、青稞多酚、抗性淀粉等成分有助于控糖。
提示 此款粽子减脂期可当主食来食用,适合超重、肥胖和糖尿病人群。
黄米酸奶双拼粽
不少人都认为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但北方食客喜欢用大黄米包粽子。大黄米加入南瓜泥、蔓越莓、桂花、酸奶制成的黄米粽,酸酸甜甜。酸奶富含钙质和蛋白质,含有人体有益菌群,具有改善肠道功能。
提示 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和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幼儿和儿童。
陈皮桂花山楂粽
山楂、陈皮均是药食同源物质。山楂含有多种有机酸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腹胀,促进脂肪代谢,有降脂、减肥之功效。山楂中的黄酮类、三萜类物质,有延缓衰老、抗氧化、降血压、调节血脂和胆固醇含量、改善血流循环等作用。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其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腹胀。
提示 陈皮桂花山楂粽适合慢性消化不良和慢性病,如血脂异常人群。
文/高春海(注册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