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淡定度过“敏感”之秋

对不少人来说,秋天意味着鼻塞、流涕、打喷嚏的“苦难季”。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个人里,就有1-2人中招花粉过敏。

这篇“防过敏服务指南”,从了解免疫系统到如何科学防治,带你用知识武装自己,淡定度过这个“敏感”的秋天。

免疫系统为何“草木皆兵”

花粉过敏看似是鼻子和眼睛的问题,实则是免疫系统的“防卫过当”。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身体比作一座城堡,免疫系统是守城的军队,而花粉则是误入城堡的无害游客。

当花粉第一次进入鼻腔时,免疫系统会将其标记为“可疑入侵者”,并启动防御机制,产生专门对抗花粉的抗体(主要是IgE)。这些抗体就像警报器,会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时刻监视花粉的动向。这个阶段人体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医学上称为“致敏期”。

当花粉再次入侵时,就会触发剧烈的免疫反应:IgE抗体识别出花粉后,会命令肥大细胞释放大量化学物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组胺。组胺就像信号弹,会让血管扩张、黏膜水肿,导致鼻子发痒、流鼻涕;刺激鼻腔神经引发打喷嚏;作用于眼睛则造成结膜充血、流泪发痒。这就是为什么过敏发作时,鼻子、眼睛、皮肤会同时出现症状。

严重情况下,花粉颗粒还可能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哮喘发作,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研究发现,长期反复的过敏反应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使气道敏感性增加,从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风险高达30%。

值得注意的是,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过敏,孩子过敏的概率约为30%;若父母均有过敏史,孩子患病概率可升至50%。但遗传并非唯一因素,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也会影响过敏的发生。

治疗策略应从缓解症状到长期控制

面对花粉过敏,科学治疗需要分层应对,既要快速缓解急性期症状,也要通过长期管理降低复发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应急处理三类。

抗组胺药是应对花粉过敏的“一线武器”,能有效阻断组胺的作用。新一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相比传统药物,嗜睡副作用明显减少,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就能持续控制症状。需要提醒的是,这类药物应在过敏症状出现前1~2周开始服用,能更有效地预防发作。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力军”。它能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正确方法:头部稍前倾,将喷头对准鼻腔外侧壁(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每天1~2次,坚持使用2周以上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很多人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其实鼻用激素剂量仅为口服制剂的1/100,只要规范使用,安全性较高。

对于合并哮喘的患者,还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制剂。在花粉浓度高峰期,提前使用这些药物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需要注意,当出现严重哮喘症状时,应立即使用急救吸入器,并及时就医。

免疫治疗堪称过敏治疗的“治本之法”,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花粉的接触剂量,让免疫系统脱敏。这种疗法通常需要3~5年,分为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研究显示,完成规范免疫治疗后,80%的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甚至达到长期缓解。但免疫治疗并非人人适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过敏原检测确认致敏原后才能进行。

中医中药在花粉过敏治疗中也有独特优势。苍耳子、辛夷等中药具有通窍抗过敏的作用,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针灸、穴位贴敷等疗法能调节免疫功能,对减轻症状有一定帮助。但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使用偏方。

在生活中也要做好防护

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若能在生活中做好防护,就能大幅减少过敏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针对秋季花粉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生活习惯:

花粉浓度监测是防护的第一步。每天通过气象App或当地疾控中心发布的花粉浓度预报,了解当天花粉数量。通常雨后花粉浓度会暂时降低,是过敏人群户外活动的最佳时机。

外出时的“装备”也很关键。除了佩戴口罩、护目镜等,尽量穿长袖衣物,避免皮肤直接暴露。

室内环境管理同样重要。花粉季应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HEPA滤网)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空调滤网需每周清洗一次,防止花粉残留。避免在室内摆放可能产生花粉的植物,如菊花、秋海棠等。

日常清洁习惯需要调整。每周用吸尘器清洁地面2~3次,避免用扫帚扫地(会扬起花粉)。被褥、窗帘应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杀死可能附着的花粉。

饮食调理对缓解过敏也有帮助。研究发现,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能减轻炎症反应;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核桃)可调节免疫功能;而辛辣食物、酒精可能加重过敏症状,应尽量避免食用。

(作者:徐钰,系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上一篇:30岁以后体检有哪些“必查项”?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台风过后海滩上出现的“海鲜大礼”能吃吗?

1978

每到台风季,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台风过后,一些退潮后的海滩出现遍地生蚝,有的市民喜欢趁这个时候赶海。前几天,台风“桦加沙”过后,福建漳州的一处海滩遍地生蚝。网络视频显示,在一处海滩上,生蚝密密麻麻铺满海滩,上百人提着桶,拿着袋子,扎堆在海滩上捡拾生蚝。那么,被台风吹到海滩上的生蚝从何而来?能吃

30岁以后体检有哪些“必查项”?

1337

很多人体检往往检查同样的几个基础项目。其实,不同年龄段体检侧重点截然不同。如何从年龄的角度科学选择体检项目呢?不同年龄段体检“必查项”有哪些?30—40岁人群 “三高”是体检重点30岁后人体各项机能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习惯不科学以及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这一时

餐桌上的“抗敏药”

195

过敏高发季节别担心,大自然早已准备好了天然的“抗敏药”,它们就藏在日常饮食中,能够帮助我们调理体质、缓解不适。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弱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脾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停聚;肾虚则纳气无能,气不归元。相应的食疗养生原则应为:一要益气固表

国庆健康出行提示请查收! 衣食住行全攻略

国庆健康出行提示请查收! 衣食住行全攻略

1989

国庆佳节将至,许多人已迫不及待踏上出游的旅程。出行在外,健康可不容忽视。无论是旅途中的衣食住行,还是返程时的诸多细节,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在此,人民网健康“医”点通栏目准备了国庆出行健康提示,伴您度过一个欢乐、健康的假期。采访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韩俊

2025年09月2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9月2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954

2025年09月27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六!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这些“健康食品”,吃起来要小心(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②)2、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3、全市中小学体测优良率达77.54%4、撤销充电宝3C认证证书600余张5、充分释放超级黄金周消费潜力6、“圈”内即享生活便利7、走红的“体育外卖”何以长红8、科技赋能健康生活9、扩大入境消费意义不止于消费10、干细胞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

1544

本报北京电(申奇)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即将迎来的国庆、中秋双节,是外出旅游的高峰期。熊煌提醒,假期出

这些“健康食品”,吃起来要小心(健康驿站·盘点常见健康误区②)

1514

吃得对,能滋养身体;吃得不对,反而可能损害健康。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健康的食品,其实营养价值有限或热量很高,吃起来需小心。那么,哪些所谓的“健康食品”并不健康?我们该如何避开这些误导选项?对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志翊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些食物看似健康,其实没那么营养误区1:米粥

全市中小学体测优良率达77.54%

573

昨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0年至今,全市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已由2020年的61.9%,上升至2024年的77.54%,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心理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