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肌肉外甲”  他们可以重新行走

俯身把可穿戴式机器人绑到腿上,腰间系好带子,穿戴过程不超过3分钟,凭借手臂的支撑,73岁的杨大爷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养老院活动区开始慢慢行走。

“穿上之后,感觉有一股力量在提拉大腿,走起路来有支撑了。”2023年9月,杨大爷突发脑卒中,造成下肢行走功能障碍,此后仅能依靠轮椅出行。他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瞻江幸福颐养院每天都会组织老人锻炼。“但由于缺少专业医生和设备,养老院难以帮助下肢功能障碍的老人恢复身体机能。”颐养院院长李唯唯说。

今年以来,可穿戴式机器人在社交平台上热度升温,依靠设备爬山徒步的视频刷屏网络。“这种可穿戴式机器人能不能帮助老人走路呢?”李唯唯打算试试。

巧的是,总部设在无锡市的新型可穿戴机器人公司远也科技正在和相关部门联系,希望能够将自主研发的轻量级可穿戴居家下肢行走训练机器人投放到社区、养老机构使用。远也科技创始人丁也介绍,可穿戴式机器人细分领域很多,实现路径各不相同,“外肌肉”“外骨骼”等都可统称为可穿戴式机器人。

可穿戴式机器人从工业端走入消费端需要扩展应用场景。“我们将自己这款机器人称为‘肌肉外甲’,适用于因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等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人群。”丁也说。

可穿戴式机器人是如何帮助行动困难人群行走的呢?在柔性骨骼上有多个自适应的高精度传感器,穿戴者行走时,传感器记录步态信息,人工智能实时分析穿戴者行走速度、步态、地面高度等信号。“设备可以预判穿戴者的行动意图,具有较高的人机互动性,根据数据自动适配助力策略。”丁也介绍。

“我们与远也科技达成合作,先体验使用产品,基于使用效果,后期再考虑租赁或采购。”李唯唯说。

无锡市已陆续在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引入可穿戴式机器人康复仪器,以探索各种应用场景,帮助更多人群进行康复。“民政部门积极推动养老科技产品和老年群体的供需匹配,通过组织产品集中演示、免费体验等方式,加快可穿戴式机器人落地应用,通过科技赋能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无锡市民政局局长周立军说。

经过近一个月的康复训练,杨大爷下肢功能部分改善。“也许有一天,我能够实现生活自理。”杨大爷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4日 10 版)

上一篇:2025年05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一篇:以有潜能的消费拉动有效益的投资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2025年05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5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989

2025年05月14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三!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破除“脂肪恐惧症”2、“管住嘴迈开腿”真能防痴呆!3、阿尔茨海默病从“治标”走向“治本”4、医院常见微生物可分解医用塑料5、减肥别光盯着糖注意先减油6、肥胖催生厌学小胖墩该如何科学减重?7、要好好治治健康证的“造假病”8、“鼠标手”纳入职业病目录是防治第一步9、护士节,不妨让护士多歇歇(民生观)10、我国注册护士总

17种天然食物,吃出优越的抗炎力

1132

抗炎已经成为健康界和营养圈的流行语。由于饮食在慢性炎症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改变饮食来减少炎症是可行的。“抗炎饮食”中的炎,跟平时嗓子发炎不同,是指各种细胞因子在压力或应激状态下过量产生的低水平慢性炎症。研究发现,这种反复持续的慢性炎症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比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减肥别光盯着控糖,这个东西比糖热量高

1013

据最新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约为34.3%和16.4%。这意味着大约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当体重秤上的数字持续攀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戒奶茶、断甜品,却对餐桌上泛着油光的红烧肉和油汪汪的炒青菜视若无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何丽研究员提醒大家

“管住嘴迈开腿”真能防痴呆!

680

“即使自身携带痴呆高风险基因,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仍可显著延长认知健康寿命4—5年。”这是由北京大学研究员姚尧、博士后任龙兵,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胡帆及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日本大阪大学等高校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项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上。这项研究为个体防控

破除“脂肪恐惧症”

992

近几十年来,众多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指出,膳食脂肪的摄入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膳食脂肪摄入量测量方法的差异,学界对于不同类型膳食脂肪与疾病风险的关联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膳食脂肪究竟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还是被误解的“营养功臣”?近日,海军军医

阿尔茨海默病从“治标”走向“治本”

212

继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仑卡奈单抗开出全国首方后,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这两种药物的出现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二者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是什么?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还面临哪些难题?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神经内科相关专家。实现对因治疗大脑有一套精

医院常见微生物可分解医用塑料

665

英国《自然》网站5月8日刊发的一项研究称,一种医院常见的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分解医用塑料的特殊酶。这一发现为解释该病原体在医院环境中顽强的生存能力提供了新线索,同时也为医疗器械安全敲响了警钟。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研究团队在患者伤口分离株中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Pap1酶可有效降解聚己内酯(PC

减肥别光盯着糖注意先减油

523

2025年5月11日是第八个世界防治肥胖日。据最新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约为34.3%和16.4%。这意味着大约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当体重秤上的数字持续攀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戒奶茶、断甜品,却对餐桌上泛着油光的红烧肉和油汪汪的炒青菜视若无睹。中国疾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