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病痛的耳朵,才是最好的听诊器

您可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诊室里,医生盯着电脑屏幕敲键盘的时间,比看着患者眼睛的时间还长;检查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把活生生的人压缩成几行指标。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年推出的《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就像给这个技术至上的医疗时代开了剂“醒神汤”——原来治病救人的金钥匙,始终藏在患者的生命故事里。

这本书是叙事医学的开山之作。原著作者丽塔·卡伦是医学、文学“双料博士”,既看病开药又搞文学研究。译者郭莉萍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深耕医学人文20余年。这本书352页的内容,掰开揉碎只为讲透一个理儿:好医生不能光会看片子,还得会读故事。读谁的故事?疾病的故事,疼痛的故事,患者的故事。

书中给叙事医学下的定义为“由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叙事能力说白了就是把疾病故事讲透彻的能力。而叙事医学强调的是“倾听患者的故事”。医生如果听到患者的叙事,就会深入了解这个人为什么会生病、生了病以后的表现是什么、希望治疗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等情况。这样一来,既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诊疗,也能增加患者的信任,从而提升其对医嘱的依从性。

如果医生只从生物学指标入手,光盯着机器检查得来的数据,完全不考虑患者的心理、情绪、期盼等情感,可能就会造成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疗的局面。

这让人想起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故事。有一位患者郭氏,腹胀,六脉俱弦,了无胃气,气喘而不能食,身体瘦了很多。好几位医生看了,开药服用后没有改善。吴鞠通第一眼看到郭氏,就发现她很忧郁,很伤心的样子,好像刚哭过。

吴鞠通就问她为何如此悲伤?郭氏说:“夫死不可复生,所遗二子尚小,恐难长大成人。”夫亡子弱,压力很大。吴鞠通说:“汝夫已殁,汝子已失其养。汝若再死,汝子岂不更无所赖乎?如此则不独无益于夫,而反害其子。汝应尽教子之职,不可死,亦不可病。今之病必须情志舒畅而后可愈。”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死不能复生,孩子已经没了爸爸,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孩子岂不是更难活?你伤心成病,不但救不活丈夫,反而害了孩子。你应该把病治好,活下去,才能把孩子拉扯大。如今的病,治好的前提是心情必须舒畅。

郭氏听了之后,豁然开悟,说:“自此以后,吾不独不哭,且不敢忧思,一味以喜乐从事,但求其生以有吾儿而已。”于是,吴鞠通开出解郁方,十几剂而收全功。

在吴鞠通看来,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疾病,只有开导解郁,使之情怀畅快,方可见效。这种“把七情六欲当药引子使”的诊法,让西方的叙事医学一下子找到了东方的知音。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历代医生的实践,并未总结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提出可以推广应用的工具和方法。这一点,叙事医学做到了,本书提出的“平行病历”概念实在是妙。作为培养叙事能力的方法之一,平行病历实际上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很多时候,通过叙写难忘的一位患者、一次诊疗,或者与患者发生纠纷的过程,医生或者护士就会发现,一直纠结的某个问题,写完了就弄明白了,不再纠结了。它会揭示很多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现在的病历,满纸都是技术语言,跟写实验报告似的。虽然程式化,但患者可能看不懂,即使看懂了,也只是接收到信息,而没有情感的传递。卡伦偏让医生多备个本子,用日常语言,或者说经过文学训练后的语言,记录患者的人生片段。换到中国的语境下,相当于要讲清楚,老张为什么总说胸口堵得慌?和他工作上的压力有无关系?独居老太太反复住院背后藏着什么隐情?她家人为何老不出现?

这招让人想起清代医生王堉在他的《醉花窗医案》中提到的那个故事。

王堉有个老乡叫张汉槎,有一天找他看病。什么症状呢?胸闷腹痛,呕吐不止,吃不了喝不了。有的医生说是中暑,有的说是中寒,有的说是蓄水。换了好几个方子,病情都没减轻。

王堉详细追问患病之前的事儿。张汉槎就讲了。原来,他之前在工部上班。有一天,为了送弟弟参加科举考试,张汉槎就像“林冲误入白虎堂”一样,“误入龙门”,在天安门那里走错门了,误闯禁地,属于违规,被降职了。一降职,收入就少了,他和家人的生活成了问题,于是一着急,就犯病了。

问清病因,王堉得出“气郁”的结论,就是想不开,气堵住了。开了苏子降气汤、分心气饮,很快张汉槎就恢复如初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王堉的良苦用心。他不像其他医生看病,查查症候是啥,然后判断病机,开方开药,而是先弄清楚这病是怎么得的。叙事的过程暗藏了病机的分析,同时,也打通了医患沟通的路径。

说到医患沟通的痛点,这本书在第90页甩出了个扎心的数据:从问诊开始到医生第一次打断患者讲述的平均时间为18秒。卡伦给的解药叫“细读法”,教医生像在老北京茶馆里听说书人讲段子似的,从患者絮叨里品出诊断的关键。

当前,中国医疗系统正在大力推进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在医院置办更柔软的候诊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给医护人员培训叙事医学也是正理儿——毕竟,能听懂疼痛故事的耳朵,才是最好的听诊器。

上一篇:凝聚“上合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中国携手上合伙伴共促健康可持续发展

160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各方围绕“共促健康可持续发展、共享健康未来”这一主题开展讨论,同意进一步深化在应急医学、初级卫生保健、数字健康、传统医药等领域的合作。卫生健康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领域,也是中国作为2024—2025上合组织轮

凝聚“上合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340

多年来,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不断完善卫生健康合作机制。2008年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首次卫生部门高官会举行。2010年11月,上合组织成员国首届卫生部长会议举行。目前,以元首理事会会议为引领,上合组织设立了包括卫生

莫让“趁节欺客”给消费者添堵

277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再次迎来消费热潮。然而,酒店临时毁约涨价事件却时有发生,各平台上关于酒店毁约投诉维权的帖子也数量大增。有的游客提前数月预订房间,临近假期却被酒店临时取消订单,或以系统故障、上错房源、停电装修为由强制退单,重新预订时,房价飙升数倍。这种行为看似是“趁节欺客宰客”的诚信问题,本质却

2025年05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5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676

2025年05月06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二!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便民圈盘活“幸福圈”2、2025年05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3、2025年05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4、科学看待猝死看看中医怎么说5、医疗器械成“银发族”健康礼单“新宠”6、北京天坛医院成立罕见神经疾病临床与转化中心7、从“美颜滤镜”到运动

便民圈盘活“幸福圈”

1996

一有空,68岁的刘玉龙就会带着小孙女往社区的邻里中心跑,和其他孩子一起看看书、打打乒乓球,自己还能和老朋友练练太极拳、唠唠嗑。“邻里中心项目很多,功能也很全,从家里出门到中心走路不到10分钟,特别方便。”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春山街道神华康城社区的刘玉龙说。该社区工作人员曹雪告诉记者,

2025年05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5月0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85

2025年05月0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一!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2025年05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2、科学看待猝死看看中医怎么说3、医疗器械成“银发族”健康礼单“新宠”4、北京天坛医院成立罕见神经疾病临床与转化中心5、从“美颜滤镜”到运动养生:假日休闲解锁“健康附加值”6、2025博鳌干细胞产业大会举行7、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肺部适应证发布

2025年05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5月0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550

2025年05月04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日!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科学看待猝死看看中医怎么说2、医疗器械成“银发族”健康礼单“新宠”3、北京天坛医院成立罕见神经疾病临床与转化中心4、从“美颜滤镜”到运动养生:假日休闲解锁“健康附加值”5、2025博鳌干细胞产业大会举行6、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肺部适应证发布7、2025年05月03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医疗器械成“银发族”健康礼单“新宠”

医疗器械成“银发族”健康礼单“新宠”

1737

这个“五一”假期,浙江绍兴的张阿姨家中迎来健康装备“升级”——女儿将用了多年的水银血压计换成了电子血压计。“这几年家里添置了不少用于健康管理的仪器设备,其中用的比较多的有血压计、血糖仪,在家就能测指标,省去了频繁跑医院的麻烦。”张阿姨说。医疗器械正悄然走入更多家庭,成为“银发族”乃至全民的“健康小助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