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全方位开启就医电子凭证
近日,医保信息系统“刷脸”支付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将在2021年1月1日全面启用就医电子凭证并同步实现“脱卡结算”和云迁移工作。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杜鑫透露,根据国家医保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市将在2021年1月1日全面启用就医电子凭证并同步实现“脱卡结算”和云
近日,医保信息系统“刷脸”支付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将在2021年1月1日全面启用就医电子凭证并同步实现“脱卡结算”和云迁移工作。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杜鑫透露,根据国家医保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市将在2021年1月1日全面启用就医电子凭证并同步实现“脱卡结算”和云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鲍聪颖)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鑫介绍,从疫情开始,市医疗保障局即按照国家要求,将疑似和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检测及治疗相关药品、医疗服务项目等临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资金兜底保
昨天,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清旺介绍,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东城区从6月14日起,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集中核酸检测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累计完成501145人份样本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截至6月25日17时,全区集中核酸
昨天,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说,本市近期再次部署加强院感防控工作,要求医疗机构对发热人员全部进行“1+3”检查,做到应检尽检。对于无发热、无呼吸道症状,单纯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必须与发热患者在物理空间上严格区分开。6月11日,本市新发地市场出现
新冠病毒又作妖,让大家心里那根弦儿一直绷着。特别是近日,一些没接触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或是去年到过新发地的市民,也担心“中招儿”,自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等进行核酸检测,出现了扎堆儿聚集的现象。这既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也对医疗机构检测承载能力和物资供应保障带来了较大压力。目前,北京市民的核酸检测遵循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鲍聪颖) 今天,北京市召开第115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北京市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特别是设发热门诊的79家医疗机构(含军队6家),对就诊的发热人员全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以及CT和血常规检测(简称1+3检查),进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鲍聪颖) 今天,北京市召开第115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了北京市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管理的相关情况。高小俊介绍,6月11日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医疗保障组在加强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管理方面主要采取
到2022年和2030年,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40%和50%。6月6日,健康北京行动启动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宣传。本市将建立健康科普知识库,向公众推荐精准、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此外,相关部门将与市疾控中心新址建设统筹规划,建立集体验、互动、参与于一体的首都健康教育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记者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日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50家医院选派专科专家到河北对口医院坐诊,以方便河北患者不出省就能享受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减轻就医负担。根据中央对口帮扶和健康扶贫部署要求,2016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与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市23个县(区)医院建立了精准帮扶关系,向河北派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重要性充分显现,建议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进一步深化合作,协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陈树波代表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6年来,三地医疗卫生领域协同发展不断深入,开展了多项富有实效的合作项目,目前京津冀三地就医
如何让大医院带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让老百姓“小病”不用再挤大医院就诊,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建议: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应该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这在做好分级诊疗、打通看病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医院和社区卫
在1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健康委主任陈新通报一起集中发热病例情况。5月17日下午4时许,西城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报告,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出现多起发热病例,经连夜排查,截至18日凌晨1时,西城区5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共接诊该单位相关患者33
昨天上午,北京市政协举办“健全公共卫生机制,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高坚通报了提案办理情况,同时介绍了北京市健全公共卫生机制的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小汤山医院将研究作为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基地,未来将在通州宋庄新址建设现代化市级疾控中心,2022年前实现街道乡镇社区卫生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响应级别调整后,本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将严格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近期,本市核酸检测的日检测能力将提升到5万份以上。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医疗机构仍要继续保持警觉性、敏感性。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各医疗机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4月19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检测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迅速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复工复产逐步推进、疫情境外输入
记者14日从民政部获悉,《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即日起至2020年5月13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征求意见稿依法完善了养老机构发现老年人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的应对措施。征求意见稿明确,养老机构发现老年人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及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对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日报告。各省(区、市)于每日12:00前报送前一日检测情况,首次报送时间为4月13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日报表》,
疫情防控期间,“一米线”的话题热了起来。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患者排队交费“一米线”行动,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除此之外,北京市还将全面推广“一米线”行动,在商场、超市等场所以及公共
疫情期间,儿童发烧应该去哪里看病?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目前全市共有62家医疗机构可以接诊发热患者。市卫生健康委已经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全市62家可接诊发热儿童患者的医院名单。市民可在网站首页点击“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信息”,在“防控工
1月16日上午,一位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务处办理了用血报销手续,这位患者手术后输注了病毒灭活血浆250毫升,减免费用250元。据悉,这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位享受无偿献血者用血直免政策的患者。2020年1月份起,江苏省卫健委将南医大二附院作为“直免”工作试点医院,并在该院召开了“直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云南省全面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金梅在发布会上介绍,经测算,中选价格与云南省级平台挂网价相比,平均降幅为64.04%,预计每年可节约采购资金近7亿元。金梅表示,云南将采取8项措施确保落实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通报,武汉8名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8日治愈出院。据通报,8名患者之前在武汉相关医院诊治,后集中收治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经医疗机构诊疗救治,已连续多日无发热、肺炎等临床表现。临床专家诊断后,认为符合出院标准,可以出院。此前,武汉市卫生健康委5日晚通报,截至5日8时,全市共报告
2019年12月31日以来,我委在武汉开展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搜索和回顾性调查工作。截至2020年1月5日8时,武汉共报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59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其余患者生命体征总体稳定,目前所有患者均在武汉市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无死亡病例。在59例患者中,病例最早发病时间
新版医保目录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执行,作为构成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元素之一,医保药品目录事关全体参保人,堪称“全民药方”,每一次调整都至关重要。此次医保目录调整的关键词是“调整”和“降价”。以前调出呼声较高但一直没有调出的部分药品,这次被果断调出。不少临床必需、效果很好,却因价格较高、担心调入会增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开展产前筛查技术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据介绍,原卫生部曾颁布《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并印发《〈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但随着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技术迅速发展,《通知》中《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开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