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认知发展规律被揭示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记者晋浩天)“你没看见妈妈(爸爸)生气了吗?”——这句带着委屈或怒气的质问,是多少家庭中的熟悉场景。家长们常常困惑:孩子明明眼睛看着家长,为什么就是“读不懂”写在家长脸上的情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解万泽研究员课题组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重要成果,给出了科学解答:孩子或许“看见”了家长的表情,但真正“理解”其含义,却需要一场从“看出不同”到“懂得含义”的漫长认知升级。而驱动这场升级的关键,并非仅仅是眼睛看得更清,更在于头脑中的情绪理解与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

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团队系统探究5岁至10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模式,首次清晰描绘出大脑中“看表情”的知觉加工与“懂情绪”的概念知识两大关键要素,如何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作用此消彼长,共同支撑起他们解读别人情绪的能力。

研究团队首先破解了一个基础疑问:孩子真能“看出”大人不同的表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借助高灵敏度的脑电频率标记技术,研究人员精准捕捉到儿童大脑对快乐、愤怒、恐惧、悲伤四种典型表情结构的快速、自动反应。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年仅5岁的学龄前儿童,其大脑枕颞叶区域已能自发地区分出这些不同情绪面孔的结构特征差异。更关键的是,这种基础的‘看表情’能力,在整个5岁到10岁年龄段中,整体表现稳定,并未随年龄大幅提升。这表明,孩子们很早就具备了‘察言观色’的生理基础。”解万泽告诉记者。

然而,看清表情结构,是否就等于理解了情绪的含义?研究深入揭示了其中的巨大鸿沟。为探究孩子们头脑中关于情绪的“概念地图”精细度,研究人员设计了情绪词语相似性评分任务。孩子们需评估像“哭泣”“赛跑”这样的词语与快乐、愤怒、恐惧、悲伤四种基本情绪各自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头脑中的情绪概念网络变得越来越精密,结构也日益趋近成人。年幼的儿童往往只能进行粗浅区分——比如将情绪简单划分为“开心”和“不开心”。而年长儿童(大约7岁至10岁)则进步显著:他们不仅能更好地区分不同的负面情绪,更能理解这些情绪常常是交织出现的复杂状态——例如,他们逐渐意识到,“哭泣”这个行为背后,可能同时关联着悲伤、愤怒或者恐惧等多种情绪成分。

那么,概念知识的增长,是否提升了孩子们在实际中判断情绪的能力?解万泽给出明确答案:“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区分那些复杂负面情绪的行为准确性显著提高。这直接印证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读懂’他人情绪的实际表现确实在进步。”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支撑孩子情绪理解能力不断提升的核心动力,是稳定早熟的“看”(知觉加工),还是日益精进的“懂”(概念知识)?这正是研究最关键、最突破性的发现。解万泽表示,虽然大脑自动区分表情的能力很早就成熟且稳定,但它对儿童最终做出准确情绪判断的预测作用,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相反,儿童自身所拥有的、不断丰富的情绪概念知识,对其情绪判断准确性的预测作用则持续、显著增强。“可以说,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在理解他人情绪时,越来越依赖于头脑中积累的概念知识,而非仅仅依赖视觉信号。”

“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儿童情绪认知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解万泽说,“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提升,核心驱动力并非只是‘看’得更清楚,而在于‘懂’得更深入。这意味着,当孩子似乎‘看不懂’家长生气时,问题可能在于他们尚未完全理解‘生气’‘失望’等情绪的具体区别,或者还不明白当下情境为何会引发这种情绪反应。因此,与其带着责备质问‘你没看见吗’,不如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其原因:“妈妈(爸爸)现在很生气,因为你刚才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妈妈(爸爸)担心你会摔下来受伤。”

“从更广泛的意义看,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儿童情绪认知发展的科学规律,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未来探索儿童情绪与心理健康支持路径提供了参考。”解万泽总结道。

上一篇:肉牛数据变身抵押资产(财经故事)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考前家长要适度“留白”

考前家长要适度“留白”

988

又到一年中高考季,有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适度留白”。这个看似简单的建议,却让一些家长犯了难:到底什么才是“适度”?怎样才算“留白”?紧张备考之余,家长们切勿忘记,有时候最有力的支持恰恰是克制的陪伴。当下最矛盾的现象莫过于:家长越是想要帮孩子,反而越容易帮倒忙。就像专家指出的那样,有些家长全天候监督学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1006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何用祖国医学的智慧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小眼镜”、“小胖墩”、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等家长关心的问题,医学专家详解中医药防治方法。减少“小眼镜”放眼四周,“小眼镜”为数不少,长期注视电子屏幕也把眼疲劳、干眼等带给了孩子,这让广大家

不能再让“天赋基因检测”继续坑家长了

505

在口腔黏膜取些唾液,送至机构检测,便能测出孩子有哪些天赋,从而为“定向”培养孩子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近些年,不少家长被类似这样的天赋基因检测宣传迷惑,他们花费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给孩子做检测,以期通过“剧透”天赋的方式,走出一条培养的捷径。据央视报道,记者联系了某检测机构,销售人员表示他们有一份长达

家长如何让孩子正视电子产品

779

微信公众号提问对于孩子来说,电子产品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家长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能够正确、合理地管理使用好电子产品呢?专家观点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班主任教师王碧璟:孩子爱玩电子产品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只有找准原因,才能更好地走近孩子。比如,电子产品的游戏、视频、音乐等功能,能满足孩子对新鲜事物的

为家长赋能 护幼苗成长(暖闻热评)

725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事件】今年年初,福建探索开展向社区(村)选派“家庭教育特派员”。按照“专业选派+特色选派+就近选派”原则,家长“点单”,社区(村)“下单”,指导服务中心“派单”,家庭教育特派员“接单”,县级及以上妇联“评单”,精准有效地把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入千家万户。【点评】福建福州晋安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该怎么办

1016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家孩子今年上三年级了,非常迷恋手机。因为我家离学校较远,原本他是可以住宿的,但是为了玩手机,每天都吵着回家,严重影响了学习。请问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做?专家观点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永伟:孩子迷恋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年龄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作为家长,应该及早地采取

孩子做错事家长该怎么办?

127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儿子今年8岁,比较调皮,经常犯错。比较头疼的是,每次教训了他之后,他还会经常犯类似的错误,而且会顶嘴,越来越叛逆。请问面对孩子犯错,家长该如何做?专家观点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朝外校区德育主管张贝迪:孩子犯错,在生活中颇为常见,如何科学处理才能促进孩子更好成长,父母要理清几个问题。首

完善普惠托育为年轻家长缓解后顾之忧

599

此次《通知》特别引发年轻父母关注的,无疑是明确提出了制定普惠托育服务基准收费标准的主要原则、程序要求、基本依据、参考因素等内容。针对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收费政策不明确、管理不规范,部分享受政府支持政策红利的机构收费标准仍然较高等问题,此举旨在通过明确收费标准参考区间、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等方式,降低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