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粮!将玉米秸秆高效合成淀粉和蛋白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气候变化将使人类面临粮食安全的巨大挑战。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转化为人造粮食则是缓解粮食危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利用玉米秸秆高效生物合成人造淀粉和单细胞蛋白的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了人造淀粉的生产成本,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英文版)。

用木质纤维素生产淀粉 有望缓解粮食危机

全球每年会产生约2000亿吨木质纤维素,由于每吨木质纤维素含有约40%的纤维素,因此每年约有800亿吨的纤维素产生。

“人类可以消化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即淀粉,但由于人体缺乏纤维素水解酶,因此无法从木质纤维素中消化由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如纤维素。如果能将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葡聚糖通过酶促反应转化为α-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葡聚糖,即利用非食品生物质生产淀粉有望缓解粮食危机,对于人类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说。

开发体外多酶分子体系 提高人造粮食生产效率

该研究利用包含纤维素降解酶和淀粉合成酶的体外多酶分子体系,与酿酒酵母进行生物转化,可以把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高效酶水解合成人造淀粉,同时在有氧条件下低成本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创建了低成本的从商业化纤维素酶中去除β-葡萄糖苷酶的高效纤维素降解及纤维二糖生成技术,有效地从纤维素酶混合物中去除了β-葡萄糖苷酶,使用纤维素—酶—酵母复合物减轻了纤维素水解产物的反馈抑制,提高纤维素酶水解能力。”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伟说。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以恒说:“传统生物制造需依赖活的生物体如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但大量能量和糖资源却用于与生物制造无关的生物自我繁殖、复制以及生命维持,制约了制造效率的提升。体外多酶分子体系是一种合成生物学新工具,完全避免了上述不必要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就如农业生产中的机械代替耕牛,使得人造粮食的高生产效率成为可能。”

“该研究重要的技术突破之一是低成本制备胞内重组酶,团队改造了重组酶表达菌株,使用廉价无机氮源和葡萄糖培养基,以超高密度进行微生物培养,将关键重组酶生产成本降低到接近最低理论值,实现每公斤重组酶(干重)生产成本仅250元,相对于实验室摇瓶发酵和常规酶纯化技术,降低酶成本100万倍左右;突破之二是在利用现有低成本纤维素酶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去除β-葡萄糖苷酶后即可高效、稳定可控地水解纤维素,其成本相较昂贵的纯化纤维素酶降低近100万倍。”张以恒说。

这种新技术为生产人造粮食开辟了新途径,做到了以前沿新技术端牢中国饭碗,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山、藏粮于林”,有望解决粮食储存的经济困局,夯实中国粮食安全根基。

上一篇:春节假期,依然忙碌的“中国空间站诞生地”食堂
下一篇:长途旅行、亲友聚会……春节假期,警惕“假日综合征”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推动儿童健康服务下沉社区

712

构建首都基础教育良好生态,推动儿童健康服务下沉社区,建立“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从教育到医疗,再到心理健康,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一直是市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让祖国的花朵健康绽放。让教师交流轮岗“活”起来“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基础教育良好生态?民进

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1981

中国疾控中心昨日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1月23日下降至896例,较峰值下降79.0%。中疾控表示,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

春节假期,依然忙碌的“中国空间站诞生地”食堂

22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的食堂,自2012年营业以来基本没有休过假,这个春节也不例外。因为这里总有一批坚守岗位的航天人。春节期间,工作11年的闫俊峰等食堂工作人员给春节值班的航天人,在原有菜品的基础上加了两荤两素,除夕和初一还备上了6种馅的饺子。“我们每天换着花样做,让大家在这里也能品尝到家的味

生育鼓励措施需有整体思维

389

日前,深圳、济南等地推出育儿补贴。业内人士认为,发育儿补贴让政府更多地参与到生育养育成本分摊体系中,可以通过减轻经济压力的方式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生育,在当前人口形势下非常迫切。拿出真金白银补贴生育家庭,不仅有助于减轻生育养育压力,也体现了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意图。作为较早实

为民服务有温度(新春走基层)

780

  “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你们,真不知道这个年该怎么过……”穿过一片蕉林菜地,走进一座二层砖混结构楼房,屋主李妹见到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委书记陈恩才和新民镇党委书记魏俊明一行,泪水涌出眼眶。  1月24日,正月初三上午,记者跟随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廉江市新民镇大路边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还有十

坚决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1850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王浩)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召开调度会,会议强调各地要始终绷紧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根弦,思想上再重视,力量上再聚焦,资源上再倾斜,盯紧抓实各项工作,坚决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会议要求相关地区要持续加密调度监测

小医院一线守护大专家远程搭脉

1163

  去年12月下旬,68岁的潘奶奶因感染新冠病毒发烧不退,就近到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就诊。由于病情发展迅速,主治医生张飞通过医联体远程会诊平台联系上海市级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通过远程设备,胡必杰现场指点医务人员救治,让潘奶奶脱离了危险。  4天后,潘奶奶的病

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有效提升救治水平

716

  “高龄人群症状缓解,但影像学改变不明显的,存在复发风险。要关口前移,密切观测,先症而治,截断病势……”1月17日,在天津一个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医专家会诊视频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知名专家为基层医院提出会诊申请的疑难危重病例“把脉开方”,提出治疗方案。  从2020年开始,天津梳理全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