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可诱发遗传性致盲眼病

科技日报广州3月18日电 (记者叶青 通讯员邰梦云)18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该中心联合多家科研单位研究发现,肠道中的细菌可通过被基因突变破坏的肠道屏障和眼部血视网膜屏障移行至视网膜,从而诱发遗传性致盲眼病。这一研究颠覆了传统上认为人类眼内无菌的认知,开辟了CRB1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全新研究方向,将为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的治疗带来新曙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是一类严重的不可逆致盲疾病,迄今几乎无药可医。该疾病的产生和250多个基因相关,其中之一就是CRB1。CRB1基因突变是导致先天性黑矇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常见病因之一,但具体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此前尚不清楚。

为探索该眼病的致病机制,10年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开启了科研攻关。传统观点认为,人眼是无菌的。但在前期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人眼内部完全无菌”的说法并不准确,他们发现有7种细菌现身于视网膜变性区域,其中多达5种是已知的肠道细菌。

细菌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出现在眼底?研究团队大胆设想,把研究目标聚焦在菌群丰富的肠道领域。

“要在放大上万倍的非常小的组织上捕捉到细菌,简直就是大海捞针。”研究团队成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彭善珍介绍,她在冰冷昏暗的电镜室,从早到晚盯着屏幕拍照,在拍了几千张图片后,终于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菌。

这一发现打开了研究团队的思路。“我们发现CRB1是一种跨膜蛋白,是细胞间黏附连接复合体中重要的功能蛋白。通俗地说,它可以让细胞与细胞‘手拉手’紧密相连,形成屏障作用。一旦基因突变,它就无法发挥这种作用。”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客座教授魏来说。

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发现,CRB1基因突变会打破肠道和视网膜之间的屏障,从而使肠道中的细菌进入眼睛,最终诱发视网膜炎症和色素变性样损伤。

在发现致病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对相应的治疗方法开展了研究。“实验显示,通过广谱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或在下消化道重新引入功能性CRB1表达,可以成功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员张峰说。

“但不能直接理解为抗生素可以治疗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肠道菌群对人体功能维护起到重要作用,不建议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魏来强调,“这次研究发现距离临床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安徽深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
下一篇:婴配乳粉近三年抽检合格率达99.9%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致盲率极高,青光眼呈现年轻化趋势

1531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由房水循环障碍引发的眼科疾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曾在青光眼的预防与治疗讲座中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如果不积极治疗,就会造成失明。虽然青光眼的治疗手段不断有新的进展,但是青光眼患者的致盲率仍居高不下,全社会都

对视能传“红眼病”?没这么邪乎!

902

近期,得“红眼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而且往往出现一家人“整建制”被传染的情况。日前,“女子红眼病传染全家,连狗眼都红了”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民间更是一直流传着“红眼病”看一眼就会被传染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病毒性感冒患者易中招 我们俗称的“红眼病”一般是指急性结膜炎,主要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咽

新研究揭示地球上首批细胞形成过程

201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合理途径,可以说明原始细胞如何形成并实现其多种功能。2月29日在线发表于《化学》杂志的研究表明,一种称为磷酸化的化学过程(将磷酸基团添加到分子中),远比此前认为的要更早发生。这导致结构更复杂的双链原细胞能以多种功能分裂,为生命奠定了基础。 大约40亿年前,地

青海造血干细胞捐献累积库容量达2.9万人份

1582

中新网西宁2月27日电 (记者 孙睿)青海省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27日在西宁举行。记者获悉,2023年,青海省各级红十字会积极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完成血样采集入库1900人份,累积库容量达2.9万人份。青海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孟海介绍,2023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聚焦核心业务

研究发现超1/5试验性干细胞存在致癌突变

981

科技日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刘霞)很长时间以来,干细胞移植一直被视为是最有前途的新型医学疗法之一。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9日报道,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再生医学研究实验室培育的试验性干细胞中,超过1/5存在致癌突变。相关论文刊发于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最

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

1626

科技日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张佳欣)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和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团队捕捉到了世界上第一张人类细胞内微管形成最早时刻的高分辨率图像。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一发现,为治疗从癌症到神经发育障碍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奠定了基础。在神经元中,微管如同细胞分子长距离运输的“高速公路

肿瘤中性粒细胞重编程路径揭示

1377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记者1月28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黄来源团队,解析了肿瘤中性粒细胞的特定分化途径,同时鉴定出可区分不同分化途径的肿瘤中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有望为靶向中性粒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

癌细胞“能量工厂”影响免疫疗效

294

科技日报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线粒体是存在于活细胞中的“能量工厂”。英国苏格兰癌症研究所和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首次证明了线粒体DNA突变与癌症治疗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他们发现,这种DNA产生的突变,决定了癌症对免疫疗法的反应。这一发现为通过检测线粒体DNA突变来识别哪些患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