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孩子心里有事您知道吗?

707

以前成绩门门优秀,现在却突然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曾经对父母无话不谈,现在却总把父母拒之门外;乖巧听话的孩子,手腕上却突然多了几道伤痕……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发展趋势,记者近日采访北京多家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发现,有的机构的咨询量在一年内翻了一倍还多,其中咨询青少年抑郁方面问题的家长数量明显增

健康新闻

二孩时代,福利不能只给一个娃

1800

带6岁的双胞胎坐地铁,一个孩子可以免票,另一个孩子却要收费。近日,成都二孩妈妈林女士的吐槽引发热议。据本报报道,林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北京地铁和公交也规定,成人带两名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时,只能一名儿童免票。不只是出行,像中国科学技术馆等收费场所、大多数酒店的标间和大床房、演出餐饮等团购套餐,

“点亮视界、健康成长”健康传播项目启动 关爱中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健康新闻

“点亮视界、健康成长”健康传播项目启动 关爱中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481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李纯)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为更好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传播近视防控知识,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健康中国行动·“点亮视界、健康成长”健康传播项目18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干预,

健康新闻

是什么让孩子“睡不好觉”?

865

小学生每天睡眠应达到10小时;小学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点20分,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为了让中小学生“睡好觉”,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场“睡眠保卫战”并不好打:一方面,很多学校的上课铃早上8点就会响起,提前录制的网课晚上9

健康新闻

身高难破“基因天花板”“长高”产品贩卖焦虑

1891

“怎么通过健身让自己快速增高?”“矮,选个专业要被学校挑,谈个恋爱要被对象挑,逛个商场要被衣服挑,找个工作要被公司挑,烦恼有谁懂?”“邻居家娃天天拉筋长高了,我家娃也要多拉。”“我奶奶听说骨头汤补钙长个儿,就天天喂我喝,一个暑假过去,我变胖了,就是没长高”……搜索“身高”关键词,网上不乏有人想要突破

自闭症孩子将来怎么养活自己?
健康新闻

自闭症孩子将来怎么养活自己?

1604

韦一哲 受访者供图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并不罕见。世卫组织的调研显示,全球每160名儿童中,就会有1名。而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依据已有的调查数据保守估计,我国的自闭症发生率大约0.7%。这意味着,中国如今至少存在超过1000万名自闭症患者,其中200万是0-14岁的儿童,每年还将有约15万名新生

健康新闻

眼科专家:西宁近视发生年龄已提前到3岁至7岁

1203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31日电 (孙睿)目前正值近视防控宣传月,记者31日从西宁爱尔眼科医院获悉,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青海省西宁市近视呈现低龄化,过去近视发生年龄一般从6岁开始,在6-10岁之间,现在近视发生的年龄提前到了3-7岁。今年3月份,西宁市民众朱女士发现6岁半儿子东东最近老爱眯着眼睛看电视,

健康新闻

作业写不完怎么办?小编来支招

1245

近日,教育部称,2021年全国中小学要实现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即当天作业随堂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关于家庭作业的提案也频上热搜,天下家长学生苦泛滥的作业久矣。关于那些年总有那些写不完的作业,小编有话说!一个假期也写不完的作业,总是能在一个晚上完成高中第一个寒假快结

健康新闻

孩子长不高别大意 小心得了儿童矮小症

216

孩子长不高别大意 小心得了儿童矮小症总坐在教室第一排,裤子穿一两年还能穿,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孩子这是发育晚还是生了病?新学期伊始,“孩子长不高”触发很多家长的心病。专家表示,儿童矮小症须早发现、早干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介绍,据统计,我国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4到15岁需要

健康新闻

孩子说看不清了才换眼镜?专家:太迟了

1215

开学季来临,经过一个寒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专家建议,家长应每半年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次视力,并根据其视力情况及时更换眼镜。“一方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瞳距会随之变化,近视情况也在发展,镜片需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儿童活动能力强,镜片易磨损,长时间使用模糊镜片会造成眼睛疲劳,严重时可能加

健康新闻

不能让“亲子消费”代替“亲子教育”

281

统计显示,我国儿童消费市场的规模已经突破4.5万亿元。各种培训机构、消费项目纷纷把目光投向亲子市场,许多以往只有大人参与的活动,现在都纷纷引入亲子课程,引导大人陪伴孩子一起体验、学习和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亲子消费”,然而,面对日益兴旺的“亲子消费”市场,作为家长,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健康新闻

直播时代,不能把孩子当收割流量的工具

516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小马云”范小勤回家了。4年前,他因长相酷似企业家马云而走红网络,随后与网红公司签约并以“小马总”的身份做代言、搞直播、拍电影。4年后,当解除一切合同的范小勤回到家时,4年级的他连最简单的加法都不会。只会对着家里来访的人说:“大家好,我是小马云,我爱你们。”“网络媒介侵蚀

健康新闻

专家吁关注矮小症:家长应了解孩子生长发育规律

1292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日电 日前,在线上举行的一项面向矮小症患儿的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专家呼吁家长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让更多矮小儿童有机会得到先进的干预治疗。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比如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

健康新闻

北京朝阳区假期为市民接种疫苗4175剂

1519

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长城。牛年春节假期,朝阳区新冠疫苗接种“不打烊”,共为市民接种疫苗4175剂次。2月17日上午9点,在朝阳规划艺术馆接种点,区教育系统教职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扫码登记,分批进入等候区。在等候区内,医护人员向接种人员介绍接种注意事项和禁忌事项,面对面解答接种人员的疑问。随后

健康新闻

家长如何帮学生合理安排寒假生活?

366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们家孩子今年上3年级,因为疫情已经提前放寒假,在这个比较长的寒假里,如何让孩子过一个健康、充实的寒假?  专家观点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老师张艳荣:在这个非常特殊的寒假里,首先,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在疫情防控上,要带头做好防护,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第二,家长还要高效陪伴孩子,所

健康新闻

幼儿急疹别乱治

1872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廖 琨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表现为“热退疹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廖琨表示,90%的幼儿急疹都发生在6个月~2岁的儿童中,且年龄越小越易发病,表现为发热38℃~39℃不易退,持续

健康新闻

变异毒株打破北京大兴200天平静

47

1月17日至19日,北京3日内报告11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均与大兴区相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今天通报,大兴区聚集性疫情与来自英国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高度同源,感染来源初步判断为境外输入。在1月19日新增的7例确诊患者中,最早1月5日已有人出现症状,还有一病例系此前确诊病例外孙同班同学的家长

健康新闻

超重率、肥胖率开始上升 如何让孩子们告别肥胖?

952

坚持科学运动 保持营养均衡让孩子们告别肥胖(健康焦点)本报记者 申少铁《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5日 第 19 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是,由于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开始上升,影响到一些孩子的身心健康。党和

健康新闻

轮状病毒出没 这些坑家长别踩

272

轮状病毒出没 这些坑家长别踩每当冬季天气转冷的时候,在医院小儿科的候诊室里都能见到不少因上吐下泻而精神萎靡不振的宝宝。在这个季节,小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12月份达到高峰,可持续到次年3月。由于腹泻是一种常见病,有些家长嫌跑医院比较麻烦,于是就在家里自己用药物

健康新闻

儿童零食怎么挑

1904

市面上,儿童零食种类多样,国产的、进口的,目不暇接。但什么样的零食适合孩子吃?适合多大孩子?给孩子挑零食时,要关注哪些信息?首先,看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中排名越靠前的,说明用料越多,尽量不要选糖和钠排名靠前的零食。比如孩子常喝的牛奶,购买时,注意营养成分表排名第一位是“牛奶”的才是货真价实的牛奶,

健康新闻

盲目给孩子进补,小心关爱变伤害

1397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学部药师 侯凯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茁壮成长,于是不少家长就想尽办法给孩子吃各种高营养、高蛋白食物,甚至会给孩子服用补充剂或滋补品。在此提醒:补剂有不同,服用需谨慎,用错了适得其反。1.滋补品。许多有滋补作用的药品和食品中,大都含有激素成分,如生长激素或性激素(雌二醇或睾

健康新闻

挫折教育,六岁前慎用

1578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每天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和家长。我自己有两个孩子,和所有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健康快乐、长大成才。为了让孩子“进步”,达到自己的期望,我也曾焦虑、烦躁、愤怒过,也对孩子说过家长们最爱说一些话,“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你怎么什么都学不好,看看人家。”但当我看到门诊出现越来越

健康新闻

误服药危害五花八门

1504

前不久,媒体报道称,广东佛山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况下,误服了放在桌上的降压药,后因未及时送医,孩子在误服药两个多小时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上述悲剧不是个例,急诊中因误服药来就诊最多的人群便是一老一小。有研究显示,导致儿童中毒的79.2%都是因误服药物所致。例如,2013年某地一女童误服了妈妈随手

健康新闻

儿童药需“掰着吃”体检也得“掰着检”?

854

平时身体健康的9岁男孩,近日突然被确诊为肾衰竭。医生惋惜地说,如果每年体检时做个尿检,就能早发现疾病,或能避免肾衰结局。遗憾的是,有些家长想带孩子做更全面的体检,市场上却难觅“儿童体检套餐”。(12月24日《武汉晚报》)儿童缺乏专门的药品,有时需要拿大人的药品“掰着吃”,而儿童体检也面临相同的窘境。

健康新闻

关于身高的六大误区

1202

误区一父母都不高,孩子难长高有些父母身高比较矮,就悲观地认为孩子一定也不会高,其实不然,如果把握好后天30%机会,孩子就有可能达到理想身高。比如家族性矮小的孩子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身高。误区二父母都很高,孩子肯定会高父母很高,孩子的遗传靶身高相应会比较高,但需要注意后天监测。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等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