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出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虚构病例、夸大效果,假科普、真带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整治。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自媒体”账号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

医疗科普不能是“流量生意”,科学传播容不得“江湖忽悠”。

为医疗科普信息“立规矩”,通知给出“硬答案”——

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医疗“自媒体”账号资质认证工作,对申请相关资质认证的账号,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学院校人员、医药研发机构等不同医疗领域人员类型,分类开展账号资质核查。

比如,医生要晒出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护士得亮明护士执业证……网站平台应在资质核验基础上,在账号主页显著位置强化认证信息展示。

同时,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强化医疗科普领域认证材料的真实性审核,对证件、单位证明的时间期限、落款部门等明显可核查的情况,需严格比对核查。对医生、护士等执业信息,需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信息查询渠道进行查验比对。

资质有了,内容源头也得“溯清”——

引用转载专业医疗科普内容、引用医疗安全等旧闻旧事、结合医疗领域素材摆拍剧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医疗科普信息、分享传播真实健康经历的,需严格标注信息来源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值得注意的是,网站平台应明确告知“自媒体”账号不得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

严监管,让真知识跑得更远——

根据新要求,网站平台应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打造“网红医生”、借两性健康知识传播色情擦边内容、利用AI编造发布涉医领域同质化文案、编造健康故事售卖商品或药品、假冒医生身份开展科普、为售卖保健品鼓动拒绝就医等违法违规信息。

对存在不按要求或虚假标注信息来源、无资质认证且持续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违规发布广告、不遵守医疗科普行为规范等问题的账号,要依法依约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梯度措施。

给医疗科普戴上“紧箍咒”,不是要给科学传播“刹车”,而是为了让真知识跑得更远。通知同时要求:持续加大中西医相关医疗科普知识供给力度,将更多权威、专业的健康知识,以多样亲民的形式传达公众。

生命至上!健康中国的大厦,容不得假科普的“砖”。

策划:陈芳

记者:李恒、董瑞丰

上一篇:基因组编辑新利器:PCE技术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给“网红医生”治治流量病

1520

“三招搞定糖尿病”“来预约针灸,可根治白内障”“点击直播间链接,领取定制中药”……某些社交平台上,一些所谓的“网红医生”,有的打着科普的幌子吓唬病人、推销“神药”;有的打着祖传的旗号,自称包治百病、无所不能;有的号称专家权威,擦边色情、收割流量……这些“网红医生”,以治病救人之名,行流量变现之实,坑

京津冀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落地

271

本报天津6月5日电 (记者靳博)日前,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的GE医疗天津基地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复,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企业。基地可在综合保税区外直接承接全球高端医械备品、备件的检测、维修服务。与传统模式相比,这项新业务可将备件维修周期缩短30%。该基地自2014年建成以来,实现了全品

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近600万

1089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白剑峰、申少铁)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了第五十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35名护理人员获得南丁格尔奖。经中国红十字会评选推荐,我国有7名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人数最多。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目前,我国注

护士节,不妨让护士多歇歇(民生观)

916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许多地方组织护士开展各类活动,包括义诊、技能竞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许多网友发出灵魂之问:“节日里还得参加这些活动,护士们不觉得累吗?”大家之所以关心、讨论,是出于对护士群体的尊敬和体恤。护士工作本就辛劳,还经常值班加班、昼夜颠倒。到了护士节,又搞这些额外的活动,会不会占用

5·12国际护士节丨为了“被需要”的幸福

1517

他们见过凌晨三点的月光,也握过清晨颤抖的手。每一天,全国有500多万名护士,在病房间奔波往返。临床护士平均每月轮值8至12个夜班,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默默守候。他们说,看着患者在自己的护理下慢慢好转时,会有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护理这份工作虽然苦累,但也很温暖,值得热爱生命、愿意奉献的人选择。5·

医疗器械成“银发族”健康礼单“新宠”

医疗器械成“银发族”健康礼单“新宠”

1737

这个“五一”假期,浙江绍兴的张阿姨家中迎来健康装备“升级”——女儿将用了多年的水银血压计换成了电子血压计。“这几年家里添置了不少用于健康管理的仪器设备,其中用的比较多的有血压计、血糖仪,在家就能测指标,省去了频繁跑医院的麻烦。”张阿姨说。医疗器械正悄然走入更多家庭,成为“银发族”乃至全民的“健康小助

网约护士,居家就医新趋势

296

自国家卫健委2019年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网约护士”在各地悄然兴起。凭借便捷性和专业性,“网约护士”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成为解决家庭护理难题的有效途径。不过,推广中也面临一些问题。目前,“网约护士”发展状况如何?能否成为居家就医新趋势?保障服务效率质量本报记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

357

生物医药产业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批准上市创新药48个、创新医疗器械65个,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多款国产创新药在全球上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创新的基础仍存在一定短板,创新水平还存在差距。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