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藏阳养肾,温补防寒(节气与健康)

立冬:藏阳养肾,温补防寒(节气与健康)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11月7日是立冬节气。“这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闭藏与休养的阶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孙雪艳介绍,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盛,人体也应顺应“冬藏”的规律,收敛精神、蓄积能量,为来年春季的生发打下基础。中医认为,冬季对应五脏中的“肾”,而“肾主藏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因此,立冬养生的重点在于补肾藏精、温阳防寒,同时调和气血,抵御寒邪。

立冬后,气温逐渐走低。孙雪艳建议,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温,例如晚上10时前入睡,早晨待日出之后再起床。日常着装应遵循“分层”原则:内层吸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内层可选择棉质或羊毛内衣,外面可搭配羽绒服或防风大衣。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背部和脚部,这些是阳气汇聚之处,受寒易引发不适。老年人及体弱者,还可以在衣物中加入艾草垫或暖贴,以温通经络,增强御寒能力。

“饮食上当以‘温补’为主,多吃温热软熟的食物。”孙雪艳举例说,如羊肉、牛肉、韭菜、桂圆等。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可多食黑米、黑豆、黑芝麻、木耳等,以补肾益气。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能温中补血,黑豆红枣粥可健脾补肾,都是适合冬日的食疗方。同时,尽量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燥热之物,以免损伤脾胃或耗伤阴液。

运动方面,孙雪艳推荐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和缓项目,时间以午后阳气较盛时为佳,避免在大风或严寒中锻炼。中医强调“冬藏”,运动以身体微热为度,切忌大汗淋漓,以防耗伤阳气。

入冬后,万物萧条,人的情绪也容易随之低落。孙雪艳表示,此时宜静养心神,避免急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或冥想让心沉静下来。多与亲友交流、传递温暖,也有助于保持情志的平和稳定。

“民间素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北方吃饺子、南方煲鸡汤,都是暖身的传统食俗。”孙雪艳介绍,睡前用热水泡脚,加入几片艾叶或生姜,能促进循环、驱寒助眠;适时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也有助于温补元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立冬后,天气转寒,感冒、关节痛及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孙雪艳提醒,这些大多与寒邪入侵、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若不小心受了风寒,初起时可及时饮用一碗热腾腾的姜枣茶,以发汗散寒;关节冷痛者,可用艾叶热敷,或饮用独活寄生汤调理;对于心脑血管的养护,平时可多按揉内关穴,并在膳食中适当加入山楂、丹参等食材,有助于安神活血。

上一篇:关注疾病背后的生命故事(新视野)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6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黑救护”专项整治

1573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美华)规范管理救护车,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发布《关于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联合开展为期1年的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通知明确,本次专项整治面向

泉州小吃 添彩“美食之都”

105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31日公布新一批“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名单,福建泉州市成功入选,获“美食之都”称号。街边不起眼的一碗面线糊里,盛着传承数百年的非遗技艺;古厝老巷飘香的姜母鸭,浓缩着独特的味觉传奇——这座刚被授予“美食之都”称号的古城,正用舌尖上的美味吸引大家的目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怎样老去算体面?(健康驿站·关注健康老龄化①)

怎样老去算体面?(健康驿站·关注健康老龄化①)

1180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民艺术大学西画班上,老年学员正在专心画画。多年来,该市通过开设多种类艺术公益课程,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学、陶冶情操。顾彬斌摄(人民视觉)">近日,江苏省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民艺术大学西画班上,老年学员正在专心画画。多年来,该市通过开设多种类艺术公益课程

老药新煎 薪火相传(大健康观察)

老药新煎 薪火相传(大健康观察)

1784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发挥老药工传承人引领作用,通过建立高标准中医药传承工作室,搭建“名师带徒”传承平台,推动中医药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发展。图为在谯城区中医药传承工作室,省级老药工传承人李整风(左一)正在向学员传授中药炮制技术。张刘艳摄(人民视觉)">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发挥老药工传承人

关注疾病背后的生命故事(新视野)

587

  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已超越“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一界定背后,暗含着对疾病成因复杂性的深刻认知——一个人生病,绝非单纯的体质衰退或器官病变,而是社会环境、心理状态、遗传背景与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2025年11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11月0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658

2025年11月06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四!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发布2、我国鼓励“银发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3、成人健康体检“新国标”出炉4、健康守护更智慧!我国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5、“窜稀饮品”成营销风潮“瘦身”还是“伤身”6、可注射天线为医疗植入物安全供电7、微重力条件下打印出人体肌肉组织8、小小“娃衣”,悄然走红9、冷

我国鼓励“银发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

298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李恒)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5个部门11月4日公布《关于开展银发医养行动的通知》,提出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壮大医养结合“银发力量”,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根据通知,按照立足实际、平等自愿、双向选择、满足需求的原则,将社会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和退休医务人员

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发布

1762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彭韵佳)血管、淋巴系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生命循环系统。国家医保局11月4日发布《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血管、淋巴系统价格项目规范整合为116项,另有加收项9项、扩展项1项。国家组织编制立项指南,统一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的是让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