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培训“坑老”需警惕(百姓关注)

  “超火AI培训,老年也能第二春”“零基础入圈AI”“打造爆款账号,迅速变现”……这些充满诱惑的广告语,来自网上AI培训机构。近来一些读者来信反映,遇到“坑老”新骗局——打着AI培训的旗号,实则设圈套、卖高价。不少渴望通过学习新技术追赶时代潮流的老年人被拉入骗局。

河北石家庄市读者老刘年纪大了,体力劳动力不从心,想学习一项新技能补贴家用。“大家虽然退休了,但只要学会AI,包能开启职业第二春!”在短视频平台上,一则由“叶熙老师”发布的“AI免费培训,利润分成”广告吸引了他。

“对方承诺利润分配比例是我拿八成、企业拿两成,还提供免费教学,只需缴纳1580元入班保证金,而且学不会可全额退款。”老刘动心了,支付了费用。不料现实情况与他们宣传的大相径庭。老刘被拉进一个企业微信群,总人数1200多人。群里有自称“老师”的人,却从未传授任何实用技术。

老刘通过客服微信,询问如何具体学习。客服回复仅宣称只要跟着学,代发一条赚20元,日收入超200元。

“‘老师’从不露脸,所谓的教学也只是不断重复一些如何激活账号、如何涨粉之类的话术,连最简单的AI工具使用都没教过。”更令老刘疑惑的是,“老师”不在群内统一答疑,只接受私信。而且禁止群内成员私下互通消息,一经发现便会被移除。

不仅如此,微信群里,一位自称“北京学章教育莫卿院长”的人以“选拔关门弟子”为由,声称缴费3299元“入门”,便能得到更多分成。

“群里有60多人交了这笔钱,听说他们得到的教学内容只是一套视频课程链接,而且视频质量低劣,群友说根本学不到想要的内容。”老刘说。

实际上,据一名短视频平台从业人员透露,即便个别老人学习了AI技术生成内容,也因与发布平台倡导的原创原则相悖,无法获得内容推荐权重,更得不到推流,播放量惨淡。使用AI技术生成的图文甚至容易被系统判定为抄袭,导致账号异常。即使能侥幸实现变现,每天收益也只有几元到十几元。那些被用作宣传的诱人收益案例,可信度极低。

无独有偶,湖南株洲市读者赵阿姨反映,北京爱好课科技有限公司以“免费学AI”的名义,在网络上宣传“边学AI边赚钱”。她报名后,先上免费体验课,课上老师不断宣传“老年朋友也能轻松上手,学完就能赚钱”,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AI知识。随后,公司即要求学员缴纳2680元的第一期学费。

第一期学习过程中,“老师”在群内频繁展示学员的高收入截图,反复宣传:“AI是当今风口,是改变晚年生活的极佳机会。”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多数学员又续报了第二期课程。

然而,赵阿姨和同学交流发现,承诺的“一对一”教学实则为一名“老师”面对近200名学员,“我们中有不少六七十岁的老人,为了跟上课程熬夜学习,有的甚至瘦了七八斤,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连提问都没人回应。”

“我们这些老人,有的是退休工人,有的是农民,攒钱不容易。”赵阿姨说,发现不如预期后,不少人要求退款,公司推脱不过,最终在投诉者签署协议承诺“不告知其他学员、不向媒体投诉”的情况下,退款500元。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培训的一般套路是:首先,制造焦虑,以学习AI有助于保持思维活跃度,避免与社会脱节为由,引起老年人关注;其次,在免费或1元试听课上,出示众多虚假案例,如“学完月入万元不是梦”等内容,吸引老年人上钩;随后,采用饥饿营销策略,以“名额有限”“优惠将结束”等话术刺激老年人冲动消费。

“以AI培训课程让老年人缴费,可能涉嫌虚假宣传。”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明兴提醒,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所谓的低投入、高收益迷惑,抑制冲动、理性消费,“如果一定要报名课程,需要和对方签订有效的书面或电子合同,最好让子女帮忙核对合同条款,以便日后维权有所依据。”

平台方对直播、短视频内容具有信息审核责任,也有能力进行源头监测管控,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刘明兴认为,平台一方面要根据《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定的直播资质准入要求,对相关行业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另一方面要对涉老课程销售直播的违规话术、私域交易等行为实施重点监测,同时畅通退货退款机制,方便老年人维权。

(陈熠恬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2日 07 版)

上一篇:家长一路呵护 孩子未来能独自面对风雨吗?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药品关键信息应显著标识(建议)

301

  笔者前段时间从药店买了复方丹参片,以前吃过,忘记了剂量,查看药瓶上的药品说明书,由于字体太小,看不清楚,用放大镜也无济于事。恰巧正在服用的另一种药与复方丹参片看着差不多,于是猜测每次3片。几天后又去买药,在药店售货员提醒下才知道,原来复方丹参片是一天1片。再用放大镜上下翻看,才在药盒不起眼处看

家长一路呵护 孩子未来能独自面对风雨吗?

1536

每当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想放弃时,我总忍不住帮他解答;每当他和同学闹矛盾向我倾诉时,我也总立刻出面调解。作为家长,我总想着替他把路铺平、把坑避开,可内心有时也很纠结。这样护着他,等他将来独自面对风雨时,还能扛住吗?孩子最终又会走向怎样的人生呢?专家观点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

单位食堂开放 飘出便民烟火气

280

“刚出锅的红烧肉还冒着热气,打菜阿姨手不抖,一勺土豆丝给得满满当当!”正午时分,国家卫健委科研所餐饮中心里,刚打完饭的白领小李举着餐盘笑着说。如今,一批原本只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食堂,正打破“围墙”向公众开放——从每日不重样的荤素搭配,到按克称重的AI智能餐台,再到飘着锅气的时令菜品,这些食堂不仅

无理由退货不等于无条件退货

687

演出服装演出完就退货,单反相机拍完照就寄回,甚至粉底液用了半瓶也要退……又一个“双十一”到来,在不少消费者“买买买”的同时,一些商家将衣服的吊牌做成A4纸大小,醒目地写上“试穿请保留,拆除不退不换”,相关新闻登上了网络热搜,让人啼笑皆非。本来是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而出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硬是被一些不

“双11”17年,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485

周期拉长,“狂欢式购物”逐渐回归理性消费;AI助力商家提“智”增效,垂直细分市场崛起;即时零售加速入场,以场景融合激活增量……步入第17个年头的“双11”,有哪些新变化?超长版“双11” 消费更趋理性今年“双11”,又是一个“超长版”。9月30日,苏宁易购启动“双11”大促,此后京东、抖音、天猫等平

健身行业乱象亟待规范

1793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健身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健身教练队伍良莠不齐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入职门槛过低、上岗培训时间过短、资格证书管理混乱……这些问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影响了消费者信心,不利于行业长久发展。究其根源,是行业规范缺失与监管滞后。当前,健身教练领域缺乏统一、权威的从业标准,导致准入门槛

“双十一”消费转向多点驱动

644

销售额破亿元、高性价比商品受追捧、即时零售带动线下销售增长……今年“双11”大促期间,品牌商品和创新产品销售增速明显,服务消费热点频现。受访专家认为,今年“双11”正逐步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体验驱动、情绪价值驱动。平台在拉长促销周期的同时,针对当前消费变化趋势和特点,推陈出新打造消费热点,

2025年11月12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11月12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470

2025年11月12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三!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冬日健康补给站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2、营养到位寒不侵体3、胆固醇偏高是吃鸡蛋惹的祸?4、“老幼共托”托起“朝阳与夕阳”5、“一老一小”如何更好融在一起6、进博观潮看消费市场提质升级7、大病保险守牢因病返贫底线8、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该是啥样9、绿色消费就在身边10、日常使用多种语言能延缓衰老四季养生1、今年冬至是什么时候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