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预制菜之困,在“透明”二字(社会杂谈)

  近期,预制菜被推上风口浪尖,引发广泛争议。它到底安不安全?商家使用预制菜是否应主动告知?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厘清这些问题,才能消除公众疑虑,守住舌尖上的信任。

首先要明确,我们不必对预制菜“一刀切”地否定。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明确规定,预制菜中不允许添加防腐剂。事实上,通过现代食品工业的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处理技术,预制菜已经没有必要使用防腐剂来延长保质期。从规范生产的角度看,符合标准的预制菜在安全性上是有保障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然而,食品安全只是底线,消费者权益才是更高层次的追求。预制菜在口感、风味和营养保留方面确实与传统现制菜肴存在差异。目前争议的一个焦点在于,许多消费者支付了不低的价格,期待的是厨师现场烹制的新鲜菜肴,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到仅经过简单复热的预制产品。尽管《通知》已明确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但目前这一要求仍停留在倡导层面,并非强制,其落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家的自律。现实中,出于对顾客接受度的顾虑,许多餐饮企业往往选择“隐性使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此次争议中还凸显出一个关键认知差异:公众对预制菜的普遍理解,与国家标准中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通知》明确,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并特别指出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畴。然而对消费者而言,即便是由中央厨房当日配送、门店加工的半成品,其体验也与预期中“现炒现卖”的锅气感相去甚远。这种定义与感知的错位,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餐饮行业的不信任。

要破解预制菜困局,加快建立完善的制度与标准体系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更要以“透明”让消费者吃得明明白白,同时倒逼企业提升预制菜品质。

据悉,国务院食安办已牵头多部门加速推进国家标准的制定,并强化明示制度推广,以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标准制定应兼顾食品安全底线与质量分级,建议构建“强制标识+分级指引”的监管框架,依据加工深度、保质期等指标实施科学分类,推动产业走向规范化和高品质发展。

企业也应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建立透明的信息公示制度。可根据菜品加工方式,清晰标注“现制现售”“现场烹饪”“加热即食”等类别,并基于真实成本合理定价,甚至可将标准化带来的品质稳定作为卖点,转化为品牌竞争力。同时,应完善供应链管理,建立从原料到终端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夯实产品品质基础。

预制菜争议的背后,是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消费权益的更高期待。我们既要看到预制菜在提升效率、稳定口味、降低成本方面的价值,也必须重视消费者对透明与诚信的诉求。唯有构建公开、互信的餐饮环境,才能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的双赢。

上一篇:化风成俗说月饼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辽宁沈阳:信用公开让“菜篮子”更安全

92

“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行政处罚记录”“信用承诺书”“市场业户承诺誓言”“季度诚信之星”“食品安全信息”“农残检测数据”等关键信用信息,在农贸市场显著位置集中公示。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创新“信用监管+农贸市场”模式,在全市28家重点农贸市场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将商户的信用状况“晒”在阳光下,接受社

餐饮服务连锁企业监管出新规

1090

  本报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覆盖地域广、交易量大、所涉人群多。必须压紧压实其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紧盯企业总部、分支机构、中央厨房、门店等各个参与主体,以及采购、加工制作、贮存、配送等环节,切实防范

化风成俗说月饼

265

  双节将至,月饼迎来销售旺季。人们发现,市场上“天价月饼”消失,“月饼本味”回归。党员干部化风成俗,不收礼不送礼,一度风行的收送月饼现象基本不见了。听到一个初中生的故事。妈妈出差了,从外地来过节的姥姥开门接过快递,看到是一盒月饼就要拆开给外孙女吃。她立即劝阻,妈妈说有八项规定,她不在家时不能拆陌

2025年09月2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9月2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74

2025年09月29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一!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2、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3、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4、“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5、守护“舌尖安全”共筑健康防线6、一天中最该刷牙的时刻,现在知道还不晚!7、你的听力还好吗?10个关键问题自查8、寻找塞外“疆”南咖啡师9、更大限度激发数字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1882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家养宠物挠伤或咬伤,有必要接种疫苗吗?近日,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内容。被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被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否一定会患病,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招教你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

112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安徽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油多,菜香”,中国传统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追求“味”。美味的食物虽能刺激食欲,但油(脂肪的一种存在形式)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如何判断烹调油摄入是否过量?2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1866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

“七八分饱”如何界定?3个方法来判断

193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有句话叫,“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无减肥需求,吃饭也请牢记——七八分饱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饱”?有3个判断方法,一起来看!给大脑留5分钟“反应时间”吃饭时别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