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倔强的海燕”一片天

【人物】残疾人运动员蒋裕燕

【故事】3岁时,一场车祸让蒋裕燕失去右臂和右腿,但她从游泳运动中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奋进的动力。在训练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在比赛中顽强拼搏、超越对手,凭借巴黎残奥会7枚金牌、刷新2项世界纪录和3项残奥会纪录的佳绩,她获得202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残疾人运动员。

【点评】

“不要让任何人给你设限,甚至是你自己。去追逐梦想吧,因为我们能做到的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多!”当20岁的蒋裕燕举起劳伦斯奖杯,这番获奖感言成为她人生的自况。“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在她身上得以充分体现。

身体的劣势,让成绩弥足珍贵。缺少右侧肢体,难以维持平衡,游泳的难度可想而知。50米的自由泳要比别人多划11下,怎么赢?答案在日复一日的汗水里。一次次地摆臂练习,训练再难再痛也咬牙坚持,她说,是游泳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勇敢、更自信,也让自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世界也看到了她的努力。从东京残奥会时初出茅庐,到杭州亚残运会、巴黎残奥会等大赛斩获数金、刷新多项纪录,蒋裕燕如同一只倔强的海燕,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不断冲破风浪的阻击,爆发出令人惊叹的力量。她身上无惧困难的气概和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动着、激励着无数人。

奖项是对一名优秀运动员的肯定,但对广大残疾人来说,体育的意义远不止比赛和成绩。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更多残疾人增强体质、康复身心,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从容生活、展示自我。

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运动员李响虽无缘理想成绩,但仍乐观面对镜头,讲述成长故事,坦言“希望下次见时,我变得更强了”。社交媒体上,也时常能看到残疾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康复与运动生活,和网友讨论健身心得。残疾人身体虽有残缺,但只要葆有奋发的精神,同样能拥抱美好世界,实现精彩人生。

近年来,北京冬残奥会、杭州亚残运会等残疾人体育赛事相继成功举办,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残疾人事业,促进了残健融合,“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赛场上,领跑员作为视障运动员的“眼睛”,用一根短短的引导绳“牵”起长久的信任;城市里,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日益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智能在线手语翻译、基于声纹的支付技术、人行天桥上的助盲导行系统等新技术新应用,让生活有“爱”无“碍”。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正激荡起越来越多的共鸣与回响。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体育和残疾人事业的认识,让全社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氛围更加浓厚,广大残疾人一定能在奋斗中追梦圆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4日 05 版)

上一篇:编制“细胞家谱” 解码生命奥秘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以有潜能的消费拉动有效益的投资

1969

篮球、网球、足球,各式场地应有尽有;射击体验区、赛车模拟器,数字娱乐设备花样繁多;观赛餐厅内,大屏幕滚动播放各类体育赛事……“五一”假期,北京南三环一家室内综合运动场馆全新开张,吸引不少健身爱好者前来打卡。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场馆建在一座十分知名的家具城内。这些年,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居民添置家具、装

穿上“肌肉外甲”  他们可以重新行走

1124

俯身把可穿戴式机器人绑到腿上,腰间系好带子,穿戴过程不超过3分钟,凭借手臂的支撑,73岁的杨大爷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养老院活动区开始慢慢行走。“穿上之后,感觉有一股力量在提拉大腿,走起路来有支撑了。”2023年9月,杨大爷突发脑卒中,造成下肢行走功能障碍,此后仅能依靠轮椅出行。他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梁

编制“细胞家谱” 解码生命奥秘

1326

【现象】前不久,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在广东广州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规划建设周期4.5年。建成后,该装置将绘制涵盖发育、疾病、衰老三大维度的动态细胞图谱,构建数字细胞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我国再添一个探索生命奥秘的国之重器。【

2025年05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5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989

2025年05月14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三!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破除“脂肪恐惧症”2、“管住嘴迈开腿”真能防痴呆!3、阿尔茨海默病从“治标”走向“治本”4、医院常见微生物可分解医用塑料5、减肥别光盯着糖注意先减油6、肥胖催生厌学小胖墩该如何科学减重?7、要好好治治健康证的“造假病”8、“鼠标手”纳入职业病目录是防治第一步9、护士节,不妨让护士多歇歇(民生观)10、我国注册护士总

17种天然食物,吃出优越的抗炎力

1132

抗炎已经成为健康界和营养圈的流行语。由于饮食在慢性炎症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改变饮食来减少炎症是可行的。“抗炎饮食”中的炎,跟平时嗓子发炎不同,是指各种细胞因子在压力或应激状态下过量产生的低水平慢性炎症。研究发现,这种反复持续的慢性炎症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比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减肥别光盯着控糖,这个东西比糖热量高

1013

据最新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约为34.3%和16.4%。这意味着大约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当体重秤上的数字持续攀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戒奶茶、断甜品,却对餐桌上泛着油光的红烧肉和油汪汪的炒青菜视若无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何丽研究员提醒大家

“管住嘴迈开腿”真能防痴呆!

680

“即使自身携带痴呆高风险基因,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仍可显著延长认知健康寿命4—5年。”这是由北京大学研究员姚尧、博士后任龙兵,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胡帆及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日本大阪大学等高校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项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上。这项研究为个体防控

破除“脂肪恐惧症”

992

近几十年来,众多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指出,膳食脂肪的摄入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膳食脂肪摄入量测量方法的差异,学界对于不同类型膳食脂肪与疾病风险的关联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膳食脂肪究竟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还是被误解的“营养功臣”?近日,海军军医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