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国产自测盒为世界疫情防控扎“篱笆”

1916

我国涉及家用新冠病毒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较多,但只审批通过了少数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我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主要销往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希腊。从1月9日开始,天津市已经启动了三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此次天津疫情,是中国本土打响的第一场大规模奥密克戎遭遇战。新冠病毒的检测是抗

健康新闻

国家卫健委:1月18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7例其中本土病例55例

1959

1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2例(上海15例,北京5例,山东4例,广东2例,广西2例,四川2例,福建1例,云南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四川);本土病例55例(河南33例,其中安阳市29例、许昌市3例

健康新闻

焦虑的家长困在培训班

822

儿子辍学后,叶琳开始强迫自己学习。她辗转于网络平台上各式各样关于家庭教育培训的直播间,为此,有时候会在半夜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家人一度怀疑,她不是上课,而是被骗进了传销组织。最疯狂的一次,她不顾家人反对,提前一个月和单位请假,从四川赶到1300公里外的石家庄,待上3天2夜,听一位老师分

我国“两癌”筛查对象扩大至城乡适龄妇女
健康新闻

我国“两癌”筛查对象扩大至城乡适龄妇女

403

国家卫生健康委18日发布《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和《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提出为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服务。筛查服务对象范围由以往的农村适龄妇女扩大为城乡适龄(35至64周岁)妇女,筛查服务优先保障农村妇女、城镇低保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是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人群筛查是促进宫颈癌、乳

智能门锁安全可靠吗?北京消协实测39款智能门锁
健康新闻

智能门锁安全可靠吗?北京消协实测39款智能门锁

746

近两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连续对电商平台销售的智能门锁产品开展比较试验及安全可靠性测试,主要试验项目包括“标志检查、指纹解锁测试、信息识别卡防复制测试、防拆报警测试、电路非正常测试、图像识别测试、输入错误报警测试、信息安全测试、按键声光提示风险测试”。试验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标志信息不完整、IC卡易

健康新闻

冬奥会食品确保满足运动员的“特殊要求”

1134

北京冬奥会即将喜迎八方来客,远道而来的运动员们很快会体验到东道主的热情好客。中国人将“民以食为天”奉为至理,各方将共同努力,确保让运动员们吃得健康、吃得安心。三级餐饮保障体系提供安心饮食为确保运动员的食品安全,北京冬奥组委建立了三级餐饮保障体系,从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烹饪制作、餐饮服务到垃圾

健康新闻

北京:核酸检测结果力争6小时内反馈

996

昨日,北京市第26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会上介绍,1月17日0时至1月18日15时,本市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核酸检测阳性者。其中,2例本土确诊病例的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均在海淀,分别是1月15日报告的确诊病例的母亲和同楼层同事。1例核酸检测阳性者为

健康新闻

医疗装备产业前景可期(新视点)

162

医疗装备是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发展规划。“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

健康新闻

扫码点餐,服务也须在线(人民时评)

21

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同意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点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餐饮店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与此同时,纸质菜单在一些店里成为“稀缺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等问题,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讨论。近期,相关平台向开发者推送通知,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并及时进行整

健康新闻

老年大学惠及更多老年人(关注老年大学②)

1952

核心阅读近年来,我国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加速,老年大学(学校)在数量上显著增加,办学质量上明显提高。将教育资源下沉到社区,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线上授课满足学员需求,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办学主体推出多项举措,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老年教育的优质资源。政府办学——教育资源下沉社区“以前得跑到几公里外的市老年大

上海:粪菌移植治疗百余自闭症儿童 “星星的孩子” 变化喜人
健康新闻

上海:粪菌移植治疗百余自闭症儿童 “星星的孩子” 变化喜人

876

中新网上海1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近年来,通过粪菌移植治疗肠道疾病、自闭症一直备受关注。记者18日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获悉,在该院接受粪菌移植和小肠液移植治疗的百余名自闭症儿童睡眠质量改善、排便情况恢复正常、行为语言获得改善。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

健康新闻

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对象扩大为城乡适龄妇女

1114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和《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以农村妇女、城镇低保妇女为重点,为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服务,促进疾病早诊早治,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其中,筛查对象由农村适龄妇女扩大为城乡适龄

健康新闻

核酸检测实施20合1混采检测技术

941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近日发布《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据介绍,20合1混采检测技术(将采集自20人的20支拭子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可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更加适用于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工作。与已有10合1混采检测技术相比,主要是在采样管方面做出调整。(记者董瑞丰

健康新闻

今天你emo了吗? 跟心理专家一起找回好心情

1319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葳“今天你emo了吗?”最近emo这个词在网络上很火,它是什么意思呢?据了解,“emo”是英文单词emotion的缩写,翻译为情绪化,有网友说这是表示一个人默默地哭,也有很多网友用emo来表达“我抑郁了”“我颓废了”等消极情感。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情绪时,如何才能减少

健康新闻

年末常感压力山大?专家支招破解“年末综合征”

934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林姝含临近农历新年,不少人却戏谑自己患上了“年末综合征”,觉得压力倍增,常常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状况。专家提醒,不必过于担心,可用健康的方式积极应对。为何年末多emo?应激事件集中!喜迎春节,却常常突感压力、情绪低落?“许多人戏谑的‘年末emo’(e

听花“生津白酒”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发布 男女健康化价值受关注
健康新闻

听花“生津白酒”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发布 男女健康化价值受关注

247

【新华企业资讯1月5日】2021年年底前,国内行业期刊《中国食品》发表了听花酒对健康成年男性女性身体机能研究成果:“能提升成年男女性激素水平”。《中国食品》发表《白酒制化增益工艺实现激活副交感神经、持续生津对人体影响的饮用测试研究》。对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原院长钟森对听花的研究报告解读到:听花

健康新闻

国内首个幽门螺杆菌自测产品开售 你会买吗?

675

中新财经1月18日电(记者 张尼)近日,“超6成家庭感染幽门螺杆菌”“国内首个幽门螺杆菌自测产品”等话题登上热搜,引发民众关注。记者18日从诺辉健康获悉,其旗下幽门螺杆菌消费者自测产品幽幽管已在当日首发。幽幽管于1月6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这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中国首个适

健康新闻

“天价药”进医保 罕见病治疗破局

1022

1月12日,3岁9个月的涵涵完成了青岛首针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靶向药注射,成为SMA靶向药纳入医保后青岛的首例注射者。今年1月1日,山东枣庄的一名4岁男孩接受了SMA靶向药纳入医保后全国首针注射。去年12月3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全球首个用于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

健康新闻

政府药企及平台多方发力 让罕见病患者有药可用用上好药

694

□ 本报记者 张维健康中国,绝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已有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涉及25种疾病。通过对罕见病药品的谈判准入,大幅度降低罕见病用药价格,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幅达65%。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国家

健康新闻

三部门:2025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不低于80%

225

中新财经1月18日电 近日,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提高失能、高龄、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到2025年不低于80%。在做好老年健康服务方面,《通知》中还包含以下十余项内容: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在城

“灸童”亮相 中医药有了动漫代言人
健康新闻

“灸童”亮相 中医药有了动漫代言人

1027

针灸铜人始创于北宋天圣年间,浑身布满穴位,胸背前后能够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和人体解剖模型,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古代,针灸铜人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也是考核针灸医学生的“试卷”。古人在铜人穴位上留有小孔,考试时用

健康新闻

国家卫健委:1月17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1例其中本土病例127例

380

1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4例(上海17例,广东13例,云南4例,北京3例,四川3例,辽宁1例,福建1例,湖南1例,广西1例),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辽宁1例,湖南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12

健康新闻

春运首日,全国各地这样保驾护航

1158

1月17日凌晨3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昆明南工务段添乘组工长王涛穿好制服准备出工。云南铁路春运首趟“扫雷车”此时也正蓄势待发。10分钟后,王涛确认完所有仪器设备状态良好,带上装备步行至动车所5股道,开启了2022年春运云南铁路第一趟确认车的添乘工作。这一天,2022年春运大幕也正式开启。40天时间,

健康新闻

保健品真能“排毒”?压根儿没这概念

945

现在网络渠道销售的一些所谓天然保健食品,都宣称可以排毒、减肥、治便秘,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的眼球。但这些号称食物提取、无副作用的保健品,真的能达到“排毒”效果吗?“排毒”只是个传说首先大家要认清的是,在医学中并没有“排毒”这一概念,用保健品来排毒减肥通便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的“毒”,大多

健康新闻

年度爆款健康流言发布你被带跑偏了吗

92

每天喝点红酒可以软化血管?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用前要抖一抖?核能供暖的热水也带核辐射?……近日,“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2021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快来看看,你有没有被这些年度爆款健康流言砸中。据介绍,针对此次发布的年度典型流言,权威专家根据其性质及传播规律将其分为“混淆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