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研究发现超1/5试验性干细胞存在致癌突变

981

科技日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刘霞)很长时间以来,干细胞移植一直被视为是最有前途的新型医学疗法之一。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9日报道,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再生医学研究实验室培育的试验性干细胞中,超过1/5存在致癌突变。相关论文刊发于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最

健康新闻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

789

科技日报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团

健康新闻

首次人体受控临床试验证实——石墨烯纳米材料可安全开发

1471

科技日报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重要的发现:首次人体严格受控暴露临床试验显示,吸入特定类型的石墨烯不会对肺或心血管功能产生短期不良影响。这意味着石墨烯这种纳米材料可以安全地进一步开发,而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风险。相关论文发表在16日《自然·纳米材料》杂志上。 石墨烯

健康新闻

新抗生素显著增强抑制耐药菌功效

408

科技日报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正在使许多现代药物失效,甚至可能引起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抗生素克服了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合成化合物克雷霉素(cresomycin)可杀死许多耐药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

健康新闻

更年期能无限推迟?数学模型给出答案

1497

科技日报北京2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女性更年期能无限推迟吗?数学模型给出肯定答案。美国犹他大学数学家开发的一种新模型显示,通过将女性自己的卵巢组织移植回体内,或可无限期推迟更年期的到来。该技术已成功用于恢复癌症患者的生育能力,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妇产科杂志》上。当一个女孩出生时,其卵巢约有百

健康新闻

锁住HIV表面超快“门闩”可防感染

421

科技日报北京2月6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杜克人类疫苗研究所研究人员对艾滋病病毒(HIV)表面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观察到,HIV包膜上有一种糖蛋白,可在百万分之一秒内打开和关闭。如果能够将抗体特异性地附着在这个小结构上,防止它突然打开,将是阻止感染的关键。这一发现有望带来一种新的病毒表面处理方法,最终

健康新闻

AI通过儿童眼睛和耳朵学习语言

999

科技日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实验,他们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来训练多模式人工智能(AI)系统,使用的数据来自孩子6个月大到两岁生日期间的头戴摄像头的视频记录。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该模型或神经网络实际上可利用孩子经历的有限片段,学习大量

健康新闻

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

1626

科技日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张佳欣)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和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团队捕捉到了世界上第一张人类细胞内微管形成最早时刻的高分辨率图像。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一发现,为治疗从癌症到神经发育障碍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奠定了基础。在神经元中,微管如同细胞分子长距离运输的“高速公路

健康新闻

癌症命名法亟待改变

851

科技日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1日出版的《自然》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科学家指出,基于器官的癌症分类,如乳腺癌、肺癌或胰腺癌,亟待转变为以基于分子的方式进行分类。文中写道,“根据肿瘤分子特征进行癌症分类将使数百万人更快获得有效治疗。”根据产生肿瘤的器官和肿瘤的发展对

健康新闻

工程病毒诱使致命病原体自我毁灭

739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在《微生物学光谱》杂志上的论文,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诱使一种致命的病原体从内到外自我毁灭。该项研究标志着治疗抗生素耐药性感染迈出关键一步。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促使研究人员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为了探索潜在的噬菌体疗法,研究人员要么精确定位现有病毒,要么修

健康新闻

手写比键盘打字更能增强大脑连通性

1061

科技日报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张梦然)发表在新一期《心理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手写比键盘打字具有更高的大脑连通性,这凸显了让学生接触更多手写活动的必要性。随着数字设备逐渐取代笔和纸,手写笔记在学校和大学中变得越来越不常见,因为使用键盘通常比手写更快。然而,后者被发现可提高拼写准确性和记忆力。为

健康新闻

机器人能以人类两倍的速度阅读盲文

1411

科技日报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人传感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接近人类读者两倍的速度阅读盲文。这一机器人原本并不是作为盲人辅助技术而开发的,但其高灵敏度使它成为开发机器手或假肢的理想模型。它的灵敏度甚至与人类指尖相当。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IEEE机器人

健康新闻

睡前饮酒导致快速眼动睡眠减少

1534

科技日报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包括美国布朗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合作团队发现,睡前饮用酒精饮料不仅不会改善睡眠,反而会导致快速眼动睡眠减少。该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睡眠》杂志上描述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快速眼动睡眠约占典型夜间睡眠的20%,是最常出现梦境的睡眠状态。尽管科学家还没弄清楚快速眼动睡眠的确

健康新闻

机器学习可用更少血液更早筛查癌症

808

科技日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希望之城下属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创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有朝一日可用更少的血、更早地发现各种癌症患者。研究论文发表在2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大量证据表明,99%被诊断患有Ⅰ期乳腺癌的人5年后仍能存活。如果发现时已是Ⅳ期,肿瘤已扩

健康新闻

大脑处理数字4和5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971

德国波恩大学医学中心的认知神经生理学家和图宾根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发现,人类的大脑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数量的方式,一种系统负责处理4或更少的数量,另一种系统处理5或更多的数量。 当人们被要求快速识别多于4或少于4这个阈值的数量时,他们的反应是不同的,但科学家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真的是两种离散的神经机制

健康新闻

纳米机器人将膀胱肿瘤缩小90%

1353

据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报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单剂量尿素驱动的纳米机器人,成功地将小鼠膀胱肿瘤体积缩小了90%。虽然目前直接将药物施用到膀胱的治疗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生存率,但其治疗效率仍然很低。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案是使用能将治疗剂直接递送至肿瘤的纳米颗粒,特别是

健康新闻

工程皮肤细菌能有效治疗“痘痘”

208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系转化合成生物学实验室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地对痤疮皮肤杆菌进行了有效改造,以产生和分泌适合治疗痤疮症状的治疗分子。研究表明,该工程皮肤细菌可有效治疗痤疮并得到验证。相关研究1月9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毛

健康新闻

跳动的生物机器人心脏可更好模拟瓣膜

752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生物心脏和硅胶机器人泵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生物机器人心脏,它可以像真正的心脏一样跳动。1月10日发表在《设备》杂志上的这一成果可模拟健康或患病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运动,使外科医生和研究人员能够在收集实时数据的同时演示各种干预措施。目前的心脏模拟器

健康新闻

研究说一种口腔细菌可能促进肿瘤转移

747

日本一项新研究说,口腔致龋细菌变形链球菌可能诱发癌症患者形成肺血栓,进而促进肿瘤转移,因此癌症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很重要。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癌症科学》期刊上。 来自北海道大学和藤田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论文中介绍,他们以乳腺癌血行转移模型实验鼠为对象展开研究。在培养细胞实验中,他们分析了变形链球

健康新闻

新研究:“互动”屏幕时间影响青少年睡眠

274

众所周知,过多的屏幕时间会影响睡眠。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看电视这类被动屏幕时间相比,在线聊天和玩电子游戏等互动屏幕时间对青少年睡眠延迟和睡眠时长的影响尤其大。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期刊《青少年健康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对于15岁的青少年来说,睡前一小时使用屏幕与好友互动或者

健康新闻

靶向凝血酶的口服环肽药物问世

441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大量蛋白质对于治疗疾病至关重要,然而要将其制成口服药,几十年来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这些蛋白质的给药途径一般是注射,对患者来说很不方便。据《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28日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在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一类新的口服药物打开了大门,解决了制药

健康新闻

研究称女性眼泪可降低男性攻击性

1654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有人开始哭泣时,其他人常常会感到同情和关心,但其背后的生物学原因不仅仅是激发了同情心。据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眼泪含有一种可抑制攻击性的物质。闻女性的眼泪可使男性的攻击性降低40%以上,并促使大脑发生

健康新闻

科学家开发出自组装发光治疗蛋白

1313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向人体运送药物的主要挑战是能不断将药物准确送达病灶位置,同时确保它们留在病灶发挥作用。虽然运输药物已经取得进展,但监测药物仍存在挑战。它往往需要像活检这样的侵入性程序。据发表在《ACS应用纳米材料》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团队开发出能自

健康新闻

物理指标预测主动脉扩张准确率达98%

155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第一个基于物理学的、能预测一个人将来是否会患上主动脉瘤的指标,平均准确率为98%。相关论文发表在新近的《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主动脉瘤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俗称“无声杀手”,通常在破裂之前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一般来说,当主动脉扩张超过其原始尺寸的1.5倍时,就会发生主动脉瘤。随

健康新闻

内服振动胶囊有望治疗肥胖

837

当人们饱餐一顿时,胃会向大脑发出信号,从而让身体意识到是时候停止进食了。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出可在胃内振动的可服用胶囊。这种振动会激活与感知胃扩张时相同的伸展感受器,从而产生一种虚幻的饱腹感。该研究发表在12月22日的《科学进展》杂志上。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复合维生素大小的胶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