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为何有益大脑有新解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锻炼能提高那些或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的抗炎因子水平。如果将这些抗炎因子转移到不锻炼的小鼠体内,也能提高它们的学习和记忆力;一小组认知损害患者在坚持锻炼6个月后,体内这些抗炎因子也会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对锻炼身体为何有益大脑的机制提出了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锻炼能提高那些或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的抗炎因子水平。如果将这些抗炎因子转移到不锻炼的小鼠体内,也能提高它们的学习和记忆力;一小组认知损害患者在坚持锻炼6个月后,体内这些抗炎因子也会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对锻炼身体为何有益大脑的机制提出了
“认知+太极”能延缓轻度认知障碍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起干预作用本报记者 俞陶然打太极拳对控制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发展有没有效果?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和星太极联合发起“太极拳训练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长期前瞻性临床研究”项目,计划开展为期5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记者 陈静) 5G+物联技术如何造福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怎样实现健康老龄化?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陈川8日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借助5G物联技术,把已有的中西医诊疗技术,通过远程技术传递给每个患者,争取及早识别、尽早干预。”据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
中新网上海10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伴随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3日举行的“健康老龄化——创新助力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防诊治”2021上海论坛上,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发布了《完善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体系的政策建议》(下称:《政策建议》)。根据《政策建议》,当下,中国阿尔茨海
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可能来自大脑外部新华社悉尼9月26日电(刘诗月)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有可能来自身体其他器官,并通过血液渗入大脑。这一发现为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带来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论文主要作者、澳大利
中新网上海9月21日电 (孙国根陈静)人老了就会“糊涂”吗?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可以预防吗?认知障碍和痴呆领域专家郁金泰教授21日告诉记者,偷走记忆的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病;增加认知活动,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同时避免精神紧张,可以降低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9月2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张依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临床前期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到了中重度才被家属带着来医院就诊,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因此要抓住早期痴呆释放的‘蛛丝马迹’。”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今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拟定的主题是“知彼知已、早诊早智”。21日,在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7日电(张依琳)每3秒全球就会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患病人数逐年增长……但与此同时,患者主动就诊率却较低。在专家看来,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科普迫在眉睫,需要医患携手共筑疾病防控防线。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15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做女人真的好难!.hzh {display: none; }体型焦虑、年龄恐慌、家庭困境、职场歧视等让不少女性长叹一口气。更可气的是,有些疾病也盯上了她们,让她们难上加难,而阿尔兹海默症(AD)就是其中之一。阿尔兹海默症,就在我们身边阿尔兹海默症,简称AD,是一种渐进性的大脑功能衰退性疾病。根据国际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孙国根 陈静)记者18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科研团队综合运用新型多组学整合研究发现,ACE等7个基因可以在转录和表达水平上不同程度地调控老年痴呆的发生。该研究成果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设立新的靶点。当今全球阿尔茨海默病形势严峻,且未有可逆转或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与血液中数十种蛋白质水平异常有关,而这种异常提前数年已开始出现。新发现为开发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性疗法提供了思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这项新研究使用了美国一项持续数十年的大型研究采集和存储
历时七年对照研究显示 两种阿尔茨海默病试验药效果不如人意科技日报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张梦然)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一直是领域里“最难啃的硬骨头”,而备受关注的两种药物近期报告的结果似乎依然不如人意。英国《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称,历时7年的Ⅱ/Ⅲ期临床试验显示,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试验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衰老》最新发表一篇医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针对俗称老年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AD)研发的一款疫苗进行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款名为AADvac1的疫苗安全性良好,而且能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诱导免疫应答。不过,论文也提醒
我国专家揭示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侠克)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严重威胁全球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数据显示,该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卢洁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女性携带一个特定载脂蛋白(APOE ε4)等位基因即可导致脑内特定蛋白(tau蛋白)聚集增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张尼)28日,在北京发布的一则报告披露了国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诊疗现状。数据显示,目前坚持服药的患者比例相对较低,服用3年以上的患者比例不到三成,相比之下,农村患者的未服药率和停药率均显著高于城市。资料图:某收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专科医院中,一位患病正在轮椅上晒太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红棉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久九关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慈善援助项目”,近日在北京和上海先后启动。这一慈善项目将面向全国确诊为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药品援助方式帮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
中新社昆明1月19日电 (记者 胡远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日发布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牛筋果中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7/6/6/6/5环系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其或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先导化合物。牛筋果为苦木科植物,生于低海拔山地疏林中。其根也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阿尔茨海默病是
近日,一项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长期持续情绪低落,尤其是老年人群中,会引起认知功能下降,进一步增加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痴)的风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利用 “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记和生活方式研究”中721名参与者的生物学数据,结合“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近期,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的“关注认知功能,守护生命尊严”认知功能筛查公益活动在全国多城展开。公益活动将为公众提供了认识疾病、尽早筛查疾病的窗口,构建起防治疾病的第一道防线。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容面对,不再回避”。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阿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李亚南)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何才能加强社会公众对这一疾病的正确认识,如何关注和提升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指导、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主办的主题为“从容面对
中新网广州9月21日电 (蔡敏婕 张斯燕)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全国第五届防治老年痴呆症高峰论坛当天在广州举行。中山大学教授皮荣标在会上称,目前临床上的抗阿尔兹海默病药物仅能改善症状,并不能治愈疾病。多靶点药物治疗成为阿尔兹海默病治疗的热门领域。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
中新网厦门9月20日电 (记者 杨伏山)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值此之际,“厦马公益·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活动——点亮你的记忆”公益活动,20日在厦门育秀社区启动,走进社区为阿尔茨海默病老人送去亲人般温暖,也唤起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易阿尔茨海默病。本次公益活动主办方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花云说,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参考消息》7日刊登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有关的常用药》。摘要如下: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称,治疗过敏、感冒、高血压和尿失禁等疾病的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尤其是增加老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这项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李亚南 郭超凯)近日,中国专家研究发现可提前5至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消息登上社交媒体热搜,也再次引发社会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极大关注。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同时也是老龄人口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旦患病,人的记忆力、思维判断能力等会像
美国梅奥诊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枕边人发现你睡眠呼吸暂停,那么你大脑中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记物水平可能较高。研究人员招募288名年满65岁、没有认知损伤的志愿者,向他们的伴侣了解志愿者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情况。结果显示,43名志愿者的伴侣注意到另一半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研究牵头人迪戈·Z·卡瓦略称,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