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型庞贝病有望“一针治本”

你或许对被火山灰掩埋于地下的庞贝古城早有耳闻,但你可曾知晓“庞贝病”呢?这是一种发病率为四万分之一至三百万分之一的罕见且致命的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由于其罕见性,极易被误诊。2018年,庞贝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罕见病目录》。

长期以来,庞贝病的治疗极具挑战性。其主流治疗手段酶替代疗法虽在某种程度上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状况,但却无法根治疾病,且存在局限性,因此亟待开发更长效、精准的治疗手段。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主任医师封志纯教授领衔的“AAV9介导基因疗法治疗婴儿型庞贝病”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项研究被业内称为给庞贝病“带来‘一针治本’的治疗曙光”。

传统疗法无法彻底治愈庞贝病

庞贝病又称糖原累积病Ⅱ型,是一种由于缺乏酸性α-葡糖苷酶,因而引起糖原在溶酶体内贮积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尤以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受累最为严重。

封志纯介绍,庞贝病的发病原因是GAA基因突变导致GAA酶活性缺乏或显著降低,糖原无法被正常分解,在全身多个器官异常堆积,从而会引发进行性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婴儿型庞贝病是庞贝病的两大类型之一,主要累及骨骼肌和心肌,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进展迅速,若无有效治疗,患者常会于1岁左右死于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

“庞贝病通常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双方若均携带基因突变的GAA,子女就有可能发病。”该论文共同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儿内科副主任医师马秀伟说。

2006年,酶替代疗法的面世给婴儿型庞贝病患者带来了治疗曙光,成为婴儿型庞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一些患者也因此得以长期存活。“酶替代疗法极大地降低了婴儿型庞贝病的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遗憾的是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无法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目前,已经有大量长期应用酶替代疗法的患儿,其头颅核磁共振显示进行性脑白质损伤,出现智力障碍、行为异常等。”封志纯提到,酶替代疗法同时还存在改善肌肉症状效果较差,需要每2周应用一次,长期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此外,部分应用酶替代疗法的患者可能产生抗体,从而降低疗效或引发过敏反应。

基因疗法或为潜在治愈性方案

有媒体描述称,患有庞贝病的孩子为“妈妈肩上的孩子”。这些新生儿生来全身松软、吸奶无力、哭声较小,随着肌肉逐渐萎缩,他们慢慢会无法吞咽、无法呼吸……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封志纯长期关注婴儿型庞贝病的研究进展。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医学界发现基因疗法可以通过载体递送正常的GAA基因,从根本上恢复GAA酶的合成。这被视为潜在的治愈性方案。”

马秀伟表示,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载体,基因疗法就可以实现治疗的长效性,即通过一次治疗直接纠正基因缺陷,恢复内源性GAA酶合成。同时,通过载体设计可靶向肌肉、心脏等主要受累器官,并可穿透血脑屏障,提高治疗效率。

基于此种考虑,封志纯和马秀伟等专家联合相关企业,联合研发了全球首款婴儿型庞贝病基因治疗药物GC301注射液。这种注射液以重组腺相关病毒9型(AAV9)为载体,递送密码子优化的人源GAA基因。

“AAV9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和低免疫原性,适合全身给药。对人GAA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可以提高GAA基因在人体细胞中的表达效率,增强GAA酶活性。”封志纯说。

“理论上GC301注射液可通过一次静脉注射实现持久的GAA酶表达,减少治疗频率。同时,靶向全身受累器官,覆盖庞贝病主要受累部位。”马秀伟说。研究中,4名不足6月龄的婴儿型庞贝病患者入组接受单次静脉注射GC301。除1例退出研究后死亡外,在52周观察期内的另外3名患儿达到了独坐和独站、扶走的运动发育里程碑,心脏功能有所改善。

研究成果发表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社论指出,这是庞贝病“这一复杂且致残疾病治疗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也发文指出,作为全球首个开展、首次人体试验并取得临床获益的婴儿型庞贝病基因疗法,GC301注射液不仅带来“一针治本”的治疗曙光,更推动我国基因治疗产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仍需进一步评估并考虑安全性

此项研究中,婴儿型庞贝病患儿应用GC301注射液后可检测到患者体内GAA酶的活性持续稳定提升,肌肉和心脏功能改善,其中两例精神运动发育评估基本正常。此外,研究团队共观察到5起严重不良事件,均未被判定与GC301注射液相关。初步结果显示药物安全性可控,未出现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或载体毒性。

然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社论同时指出:“鉴于目前可用疗法的局限性,研究婴儿型庞贝病的基因疗法是完全合理的,但需要进一步评估并深入考虑患者安全问题。”对此,封志纯表示:“基因治疗无疑为单基因罕见病患者带来了曙光,但仍存在一定安全性隐患,比如免疫反应。尽管腺相关病毒免疫原性较低,但仍可能引发机体对病毒载体的免疫应答,导致疗效下降或引发不良反应。”

“另外,长期风险未知,虽腺相关病毒AAV为非整合型载体,但仍有极低概率整合基因,需长期观察其是否会增加致癌风险。”封志纯指出,“同时,婴儿型庞贝病患者年龄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治疗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可能与成人不同,需特别关注安全性。所以,仍需要进一步评估并深入考虑基因疗法安全性的问题。”

马秀伟透露:“目前,我们已经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观察GC301注射液的长期安全性和持久疗效。另外,GC301注射液正在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样本量。”她表示,GC301注射液为婴儿型庞贝病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若能够获批,将成为全球首款针对婴儿型庞贝病的基因治疗药物,填补现有疗法空白,有望显著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和预后。

“基于GC301注射液治疗婴儿型庞贝病患者的成功,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其在庞贝病的另一类型——晚发型患者中的应用,覆盖更广泛人群,改善其生活质量。”封志纯说,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载体设计,降低免疫原性。同时,针对不同基因型的患者探索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上一篇:得了肾结石,还能吃钙片吗?(信息服务台)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云南医生启用黑科技 为瓷化血管冠心病患者重建生命通道

1567

中新网昆明5月9日电 (陈静 陆希成)9日,记者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近日成功为一位67岁的瓷化血管高危冠心病患者田先生(化名)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血管吻合黑科技”创新手术。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前我连床都下不了,现在能连续行走十多分钟,这感觉像重获新生。”田

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点亮记忆之光(老病新治)

144

  本报北京电(记者熊建)日前,一位80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位于北京的航空总医院接受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显著提升,记忆力明显改善。患者确诊阿尔茨海默病6年,出现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功能减退、言语混乱等症,睡眠增多,生活自理能力受限。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经过测评

AI工具为一名罕见病患者找到药物

258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在梳理了4000种现有药物后,这款AI工具为一名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患者找到了救命药物。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最新研究中,这款AI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确定阿达木单抗可能是治疗iMCD最有效的药

国家药监局批准菲诺利单抗注射液上市

989

据国家药监局官微消息,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申报的菲诺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安佑平)上市。适应症为:本品与含铂化疗联合用于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菲诺利单抗注射液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可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的结

药有所保让罕见病患者更有“医靠”

407

这是我国罕见病患者“药篮子”的又一次全面升级: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近日发布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包含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玛伐凯泰胶囊等13种罕见病用药。截至目前,超过9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因其极低的发病率、有限

新基因疗法无创控制小鼠脑回路

93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疗法。针对实验小鼠开展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该疗法可利用磁场,以非侵入方式精确控制特定大脑回路。这项技术不仅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更为帕金森病、抑郁症、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实时控制

肾病患者莫大意 国庆假期仍需谨守饮食红绿灯

1591

国庆假期将至,在团聚和放假的喜悦之中,餐桌上的美食琳琅满目。但对于肾病患者,尤其是需要日常做透析的患者而言,这份喜悦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健康挑战。应急总医院肾内科/透析中心主任许焱提醒,国庆期间如何合理规划饮食,是肾病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红 灯高糖、高脂、高盐须谨慎糖果、巧克力、甜点及含糖饮

基因疗法提高视网膜敏感度上百倍

1366

科技日报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张佳欣)视力下降会导致视网膜光敏感度改变。一项针对罕见遗传性眼疾患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视力得到显著改善,光敏感度甚至达到了原来的100倍。这项试验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领导,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研究人员称,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