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成烂梗,疾病岂能当笑料(新视野)

提到“唐人”,你会想到什么?是盛唐的万千气象?还是海外著名的唐人街?

然而近日,在重庆某中学,这个词却以一种令人心痛的方式被使用——一名初中班主任发现班上有学生用“唐人”一词嘲笑同学,上网搜索后,才知道这个词是嘲讽他人有“唐氏综合征”。她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把这个词的含义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孩子们听。

“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这位老师的话简洁却有力,引发网友的广泛共鸣。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学生们认识到错误,停止使用该词并向被嘲笑的同学道了歉。老师看到,被嘲笑的孩子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原本低着的头抬起来了,腰杆一下子就直了”。

事情虽小,折射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为什么某些疾病会变成骂人的烂梗?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患病的人?

以唐氏综合征为例,这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和特殊面容,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正因如此,患者常显得与众不同,导致一些人的误解、排斥甚至公然歧视。很多时候,歧视恰源于无知——由于不了解这类疾病,许多人便滋生出偏见,轻易戴上了有色眼镜。

事实上,这种疾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任何家庭都有可能孕育唐氏宝宝。但是,通过早期干预和适当教育,患儿完全可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并融入社会。被称为“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的川剧女孩殷秋华,就是一个动人的例子——她表演的川剧变脸,惊艳了全网。她站在舞台上,本身就在诠释生命的多样与人类的坚韧。

将“唐人”这类词用作嘲讽,把他人的痛苦当作笑料,不仅是对患者的极不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漠视。语言是有力量的。一句温暖的话能让人如沐春风,一句伤人的话也足以让人如坠冰窟。语言不仅反映态度,也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当疾病名变成骂人的工具,公众对相关群体的偏见与排斥便会不断强化。久而久之,患者不仅要应对身体上的挑战,还不得不承受来自社会的歧视与孤立。这种无形的伤害,往往比身体病痛更令人窒息,可能导致患者逃避社交、否定自我,甚至让整个家庭都陷入羞耻与自责中。

纵观人类历史,疾病始终与人类相伴,但社会对患者的态度经历了深刻变迁。远古时期,疾病常被视作神明的惩戒;近代以前,它往往被归咎于品行或道德缺陷。直到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人们才逐渐认清疾病背后的科学机理。如今,如何对待那些正承受病痛的人,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没有人能永远健康。每个人都可能因疾病、意外或衰老成为患病的人。维护患者的尊严,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对未来某一天可能处于弱势的自己或亲人的保护。

因此,在语言和行动上抵制一切污名化行为,制止将疾病名用作辱骂或调侃的做法,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了——这不仅关乎个人修养,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尤其应在青少年中加强引导,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价值观。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层面构建支持体系:推动特殊教育普及、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医疗保障与服务,让唐氏综合征、白化病等疾病的患者有更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只有当他们在街头、校园和职场中被看见、被认可,改变才会真正发生。

这一切,首先要求:别给患者贴标签,因为疾病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莫要污名化患者,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只有拆掉心中的偏见之墙,才能建设一个平等、包容的社会——在这里,没有“他们”,只有“我们”。

上一篇:多了一条染色体,不应少了一份尊重(看新闻·说健康)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发布

252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药监局日前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突出强调从中药材基原管控、规范生产,到药品出厂放行、上市后监测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全链条、全环节和全过程质量控制。聚焦影响中药生产和质量的源头问题、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着

多了一条染色体,不应少了一份尊重(看新闻·说健康)

1682

不久前,重庆一所学校里,一名初中班主任发现班上学生使用“唐人”一词嘲笑其他同学。她搜索后发现该词已演变为影射“唐氏综合征”的侮辱性词语,随即在班内严肃批评并教育学生,并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这位班主任说:“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更何况是用某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的

预防出生缺陷,关注孕期营养(服务窗)

902

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如何预防出生缺陷,保证孕期营养?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有关专家。“出生缺陷的致病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针对出生缺陷,我国一直倡导开展‘三级预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副主任姜海利表示,一级预防是指在婚前、孕前和孕早期进行

严管景区饮食摊点卫生(建议)

503

每逢暑假,各大景区便迎来旅游高峰,景区门口的饮食摊点也随之热闹起来。这些摊点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饮食选择,但个别摊主为降低成本,使用过期食材,煎炸食用油反复使用,餐具清洗仅用简单的清水冲淋,不进行消毒处理。还有一些摊点周围垃圾遍地、油污横流,苍蝇蚊虫四处飞舞,与景区内整洁优美的环境形成鲜明反差。景区门

让理性医术有温暖落脚(暖闻热评)

401

【人物】2025年“最美医生”【故事】无论刮风或是下雨,白天或是黑夜,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医生梁春荣随叫随到,三十余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科尔沁大漠;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血防站中心实验室主任刘志宏用娴熟的检验技术,让患者及时得到诊断治疗……前不久,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

2025年09月1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9月1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964

2025年09月1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一!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2025年09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2、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3、科技,让养老有了新滋味4、耳机戴不好,是在“慢性毁耳”5、体重管理,并没想象中那么难6、液滴打印新技术问世7、人类器官体外重构获重要突破8、2025年09月13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

2025年09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9月1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695

2025年09月14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日!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2、科技,让养老有了新滋味3、耳机戴不好,是在“慢性毁耳”4、体重管理,并没想象中那么难5、液滴打印新技术问世6、人类器官体外重构获重要突破7、2025年09月13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8、“贴秋膘”就是大鱼大肉?这样做让气血“补”到位9、人类直立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

1244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2日表决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了专门法律,将更有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