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饭堂如何长久飘香

在深圳福田区梅林一村社区,眼看着要到饭点了,钟奶奶家却锅不动、瓢不响。钟奶奶在阳台上修剪花草,老伴在客厅里看电视。一到饭点,两人麻利地收拾整齐,结伴下楼,走进社区长者饭堂,几分钟后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餐桌。吃完饭,老两口慢悠悠地回到家准备午休。

这份幸福,并非市中心的钟奶奶一家独享。近年来,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加快,独居老人群体不断增加,“吃饭难”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常见的难题。如何让老年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已成为基层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

“公益+运营”解决老人吃饭难

近日,居住在梅林社区的黄女士一家有事需要回趟老家,但家中的婆婆年事已高,腿脚不便难以远行,只能独自留守。整个外出期间,老人都将面临“做饭难、吃饭难、无人照料”的困境,这让黄女士一家愁眉不展。

梅林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采取行动,连续两周安排长者饭堂为老人提供饭菜,直到黄女士一家返回深圳。“社区食堂的饭菜比外卖便宜,关键是清淡、健康,我们很放心。以后我们再外出,也不用担心老人吃饭问题了,真是太方便了。”黄女士对社区服务十分满意。

正是因为大量类似的家庭用餐需求,深圳将长者饭堂建设作为社区服务重点工作。目前,深圳普遍推行“公益+运营”的建设模式,由政府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社区引入社会企业负责日常运营。政府以场地换服务,运营方只需承担水电、物业等成本。该举措让出部分价格空间,使老年人能够以低于市场价格的费用享受健康餐食。

在此基础上,深圳各区积极同本地科技企业寻求合作,以智能化手段推动助餐服务升级,并通过数字化管理降低运营压力,为实现收支平衡提供了新思路。

智能化建设让运营更加高效安全

针对老年人最关心的“吃饭难”问题,深圳多个社区逐渐总结出三大现实困难:一是就餐高峰时人多、排队久,用餐效率不足;二是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需要保障;三是部分行动不便或距离饭堂较远的老人,无法到店用餐。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破解这些难题,成为当前长者饭堂优化服务、提升适老水平的关键课题。

在梅林一村的长者饭堂,午餐高峰时段秩序井然。走进大厅,不少老人正依次在自助取餐台前排队。点餐、打菜、智能秤称重、刷脸支付,整个流程不过一分钟。72岁的李大爷边端着餐盘边感叹:“太方便了,扫个脸就能付钱,再也不用排队等那么久。”现场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引入了人脸识别和智能结算系统。在绑定小程序后,老人只需刷脸即可自动完成支付,避免了排队充值、找零的不便。系统更是自动连接库存,能随时掌握菜品供应情况,避免断档。”这种“一菜一价、按需打餐”的模式,不仅节省了老人的时间,也让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在龙华区民治街道红山社区,长者饭堂的厨房同样充满“科技范”。透过透明玻璃墙,操作间一览无余。AI监控系统正实时运行,厨师一旦未戴口罩或帽子,屏幕便会闪出提示音。“我们每天晨检都要通过机器检测,细致到手上有没有涂指甲油都在检查范围内。在智能机器前面,卫生情况一目了然。”一位后厨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除此之外,旁边的电子留样柜里,几盒当日餐食已自动封存,为的是便于定期的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食品质量监测有迹可循。

龙华区观湖街道则通过智能配送,解决了用餐距离的限制问题,当地已建成“1个中心食堂+7个社区助餐点”的服务网络,依托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通过智能配送车辆和保温箱将餐食快速送到社区点位。行动不便或独居在家的老人,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申请送餐服务。运营方告诉记者:“2025年以来,观湖社区长者助餐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2万人次,其中相当比例是送餐到户服务。”

这些探索不仅便利了老人,也让运营方实现了降本增效。智能结算减少了人工收银成本,智能备餐让食材采购更精准,远程监管则降低了人力巡查的支出。红山社区长者饭堂运营方饶女士表示:“智能化手段帮助长者饭堂在收支上更趋平衡,本社区长者饭堂正处于健康运营的阶段。”

多彩活动为居家养老添活力

除了用餐,长者饭堂在社区生活中也承担着丰富的功能。午后的红山社区长者饭堂里,原本摆放整齐的餐桌被推到一旁,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热闹的健康讲座,几位老人端着茶杯聚在一起,仔细聆听志愿者讲解饮食与血压管理的知识。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不时有人举手提问。

76岁的黄奶奶说:“在这里不仅能吃饭,还能学到养生知识,大家聚在一起很开心,比自己一个人在家好多了。”一旁的志愿者则补充道:“我们会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和兴趣活动,目的就是让独居老人不再孤单,帮他们重新融入社区。”

在梅林一村,长者饭堂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伴着动感的音乐,几位阿姨正在饭堂外练习走模特步,另一边的桌前则围坐着下棋、打牌的大叔,笑声和音乐声交织在一起。“老人们会在饭堂进行各类文娱活动。”运营方彭女士介绍说,“我们希望长者饭堂不仅是用餐的场所,更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

事实上,深圳多个社区都在尝试将饭堂与活动室、健康理疗室、图书室等设施配套建设,关注老年人的全面身心健康,并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将助餐服务与健康管理、心理慰藉、志愿探访等功能结合起来,使长者饭堂不再只是“吃饭的地方”。长者饭堂在“餐食+健康+社交”的综合模式中的不断拓展功能,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相关运营人员介绍,深圳长者饭堂的智能化建设已逐步走向成熟,呈现出几条可推广的经验路径:形成“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的模式,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成本的同时扩大覆盖面;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平台与养老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数据互通,提升管理效能;注重适老化设计,保留人工协助和志愿服务,确保科技服务与老年人需求相匹配;坚持公益与可持续并重,在补贴政策与市场化运营之间寻找平衡点,确保长者饭堂能够“长红”发展。

智能化并非用机器取代人情味,而是通过技术手段为社区养老注入更多可能。在每一餐热气腾腾的饭菜里,科技让老人们用餐更便利、更放心,也让饭堂这个社区公共空间,持续承载着邻里间的问候与陪伴,让温情在烟火气中自然延续。随着探索不断深入,智能化长者饭堂有望在更多社区落地生根,让更多老年人共享便捷、安心的幸福晚年。

(本报记者 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郭愉昂)

上一篇:报告能互认 就医更便捷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端午粽飘香,助消化小妙招已备好

端午粽飘香,助消化小妙招已备好

1574

端午节临近,对“吃货”而言,吃粽子是端午不可错过的“重头戏”。然而,粽子虽好,过量食用却可能给消化系统带来不小的负担。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维护消化系统健康?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叶振昊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妙招:

健康讲座带货?国家卫健委提示不要轻信

173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日前提示,经常在线上社交平台或线下举办的所谓“健康讲座”“知识分享”等,过程中掺杂商品介绍和推销,或者引导公众添加私信、加入群聊咨询的,通常是伪科普、真带货,大家不要轻信。胡强强表示,如果发现健康科普方面的谣言或错误信息,公众可以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

上海建成405家社区长者食堂

1444

本报上海1月19日电 (记者巨云鹏)记者从日前举办的上海市政府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获悉: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织密服务网络,扩大服务供给。目前,上海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7.6万张,床位总量充裕。持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在街镇共建成“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2家,为老年人提供“

小面点飘香大餐桌

44

近日,当记者见到王宁时,她正忙着与一家马来西亚的企业接洽。“对方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我刚把相关介绍发给他们,应该近期就会达成合作意向。”王宁说。80后王宁快人快语,作为河北邯郸邯山区邯雪优选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她留着一头齐肩短发,瘦削身材,简约的黑色西装,富有朝气的脸上尽显干练和自信。才仅仅4

上海长者食堂有新规 养老助餐将实现“补贴跟人走”

1844

长者食堂备受上海老人欢迎,但因不同区、不同街镇发放助餐补贴的额度和方式不同,一些人户分离的老人感叹自己享受不到居住地的用餐补贴。近日,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记者从中获悉,各社区长者食堂对于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和常住上海

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新增7间内地医疗机构

473

  本报香港2月21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19日公布,把7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疗机构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预计各机构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起陆续展开相关安排,近170万名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将因此受惠。  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当日召开记者会时表示,行政长官在

腊味飘香季,警惕腌制食品中的肉毒毒素

1916

秋冬季节,许多家庭又开始自制腊肠腊肉。近期,国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识别多例因食用即食熟肉制品自制发酵食品引起的肉毒中毒病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发布关于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的毒素,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对胃酸有抵抗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医

又到栗子飘香季,这样吃才美味又健康

1167

栗子素来就有“秋果之王”的美称,时下正是吃栗子的时节,香香甜甜的炒栗子更是不少人的最爱。其实,栗子不仅好吃,还是益肾养气的“补药”。那么,你知道栗子该怎么吃才能美味又健康吗?首先,要注意吃栗子的时间和量。据大众网报道,栗子虽好吃又营养,但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而不是在饭后吃,以免摄入过多热量。同时,栗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