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核心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大幅提升;实施免疫规划政策,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促进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进展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坚持预防为主,多举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雷正龙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制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和《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法规。印发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发布实施防控类标准百余项。建立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提高了疾病防控工作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构筑严密的公共卫生监测网。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国家级疾控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建成了全球最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重点地方病和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覆盖到全国所有乡镇,以近视为主的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体系日趋完善。

  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稳中有降,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艾滋病病死率、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论证,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重点地方病区县总体控制,消除率达到99.9%。

  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县,覆盖率超过97%,建成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5年的18.5%下降到2021年的15.3%。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覆盖全国所有的区县,2021年底在册的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92%。

  雷正龙说,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3376家,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5.8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一是疫情监测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近两年来,通过中央转移项目,进一步扩大了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监测范围。

  二是实验室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实验室检测网络,各级实验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检测任务。总体来说,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检测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疾控中心现在有流感、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四个世界卫生组织的参比实验室。

  三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援各地开展培训,结合多年防控实践,各级疾控机构的流调能力、处置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介绍,2004年我国建设了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目前已经安全稳定运行了18年,有效降低了传染病的漏报,显著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从诊断到报告,时间间隔已经降到了4个小时。这个系统可以及时监测传染病暴发信号,指导各级疾控机构对疫情暴发进行调查处置。这一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这个系统来开展传染病的报告、监控和数据分析研判的工作人员用户已经达到35万户。

  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显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我国实行的免疫规划制度,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已达到15种,覆盖人群以0至6岁儿童为主。免疫规划政策的实施,对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接种疫苗,保障健康”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成效显著。

  政府重视,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每年已超过40亿元。2012年以来,多次安排资金用于疫情应急处置、冷链建设、监测能力提升等专项工作。

  完善法规,依法实施免疫规划。2019年出台了全球首部疫苗管理法,制定修订《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构建了疫苗和预防接种的管理制度。

  健全体系,服务能力日臻完善。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和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目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加强监测,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国家和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平台的对接和数据交换,实现各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全国疫苗追溯协同平台的对接。

  科学防治,疾病控制成效显著。2000年以来,我国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2012年我国实现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2014年我国提前实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乙肝控制目标。目前,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探索慢性病防控模式

  吴良有说,我国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防控模式,慢性病防控工作经历了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的发展历程。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医疗保障救助等方面联合行动,构建全方位的支持性环境。

  在危险因素控制方面,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累计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步道、健康公园等8.7万个。广泛倡导“健康一二一”“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日行万步,吃动平衡”“管住嘴、迈开腿”等健康口号深入人心,广大群众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在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方面,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每年向400多万高发地区居民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干预惠民服务,促进慢性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每年为1600多万适龄儿童免费开展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保护孩子们的口腔健康。强化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有效预防心梗、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在疾病监测和数据支持方面,我国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慢性病患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流行情况以及变化趋势的动态监测。每5年向全社会发布全国居民的营养和慢性病状况报告,为国家及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提供循证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将发生在30到70岁的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过早死亡率是指每个人在30到70岁之间死亡的概率。慢性病是导致人群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吴良有说,从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开始,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3%,这意味着每个人在30到70岁之间死于四类重大慢性病的可能性为15.3%。与2015年18.5%相比,下降超过了3个多百分点。今后,我国将继续以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核心指标,积极推动慢性病的防、治、康、管整体融合发展,不断减少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1日 15 版)
上一篇:上海加强中风险地区管控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北京多措并举防止疫情反弹

70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昊男)北京涉天堂超市酒吧疫情已进入收尾阶段。当前,北京正多措并举,全力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查缺补漏,快速管控风险。6月9日至20日15时,北京市累计报告377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4个区和经开区。在连续几日无社会面新增后,19日北京再次出现社会面确诊病

上海加强中风险地区管控

54

本报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沈文敏)在20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对中风险地区要落实全面管控措施,同时做好居民群众服务保障工作。20日,上海新增社会面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截至20日1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人民健康这十年②)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人民健康这十年②)

395

5月19日,河北省黄骅市骅西街道办事处联合骅西幼儿园开展“营养日学技能”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将各种水果、蔬菜拼成形态各异的图案,提高动手能力与健康饮食意识。图为小朋友在展示制作的食物拼盘。   张国文摄(人民视觉) 图为6月6日,贵州省仁怀市实验小学,小学生在体育课间做眼保健操。  陈 勇摄

2022年06月2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2年06月2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689

2022年06月21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二!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国家卫健委:6月19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2、上海加快“一老一小”新冠疫苗接种3、北京以更彻底措施巩固防疫成果4、海南省保亭县加茂镇半弓村:村医用上智慧医疗5、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上门服务6、让人人享有健康美好生活7、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8、把人

女性处女膜闭锁怎么治疗比较好 女性处女膜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概述

女性处女膜闭锁怎么治疗比较好 女性处女膜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概述

880

处女膜闭锁并不少见,是女性生殖器官最简单的畸形,但女性身体其他结构没有异常,对女性生育没有影响,但一旦发现处女膜闭锁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以下具体描述处女膜闭锁手术治疗过程。处女膜是一圈覆盖女性阴道外口的薄膜,厚约1-2mm。膜的正反两侧呈淡粉色,表面湿润。处女膜的中心直径为1-1.5厘米的圆孔,这被称

女性处女膜闭锁的手术疗法介绍 女性处女膜闭锁手术后的要点是什么?

女性处女膜闭锁的手术疗法介绍 女性处女膜闭锁手术后的要点是什么?

138

西医治疗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时,以小孔为据点,周围环境x形状切割直到阴道壁,隔膜薄,可以环形切除多余的隔膜组织,将切口的两层粘膜与基底稍微游离,垂直缝合,使缝合边缘呈锯齿状,不在同一平面,防止未来环形狭窄。如果隔膜厚,应在外粘膜表面进行x形状切口的深度分离粘膜瓣的1/2,然后将内层水平切割成十字形。仙

女性要知道什么是处女膜闭锁?女性警惕处女膜闭锁的五个征兆

935

处女膜是女性生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女期起着保护作用。如果处女膜异常,会有很多症状。我们应该注意身体的异常情况。处女膜闭锁是什么?处女膜闭锁是女性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中不常见的缺陷。简单来说,处女膜闭锁是指患者处女膜上没有孔。一般12、13岁时,月经第一次来潮,经血无法流出,阴道内积聚形成充血经血不

女性怎么判断处女膜闭锁?女性处女膜闭锁的五个表现是依据

女性怎么判断处女膜闭锁?女性处女膜闭锁的五个表现是依据

62

处女膜是女孩的重要器官。它不仅代表女孩的身份,而且保护女性的阴道。然而,处女膜也会出现异常情况。处女膜闭锁是一种疾病。什么是处女膜闭锁?处女膜闭锁是一种不常见的女性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缺陷。简单来说,处女膜闭锁是指患者的处女膜上没有孔,一般在十二三岁时,月经初次来潮,经血流不出来,在阴道内积聚形成了淤

清肺润肺吃什么好
中医养生

清肺润肺吃什么好

152

养生网导读:肺是人体呼吸的一大器官,肺出现了问题直接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从而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养肺是非常重要的,与其盲目的购买那些昂贵的保健品,不如通过一些简单的食物来进行清肺润肺。那么, 清肺润肺吃什么好?清

日常养生

板栗南瓜能够炒着吃吗 板栗南瓜炒着吃可以不去皮吗

426

板栗南瓜是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其中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较高,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那么板栗南瓜可以炒着吃吗?板栗南瓜炒着吃可以不去皮吗?板栗南瓜可以炒着吃吗可以。板栗南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吃法是比较多的,既可以炒着吃,也可以蒸着吃,还可

健康新闻

腰痛不都是骨头的事

261

一旦出现腰痛,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骨头出现了问题,然而X片检查往往显示骨头没有什么问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其实,除了骨之外,引起腰痛的疾病还有很多种,如软组织病变造成的肌筋膜炎、腰椎小关节紊乱造成的腰椎内侧支卡压以及骶髂关节炎等。1.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的腰痛可以发生在整个腰椎,患者可以感

安全套的11个误区 安全套会导致过敏和炎症
日常养生

安全套的11个误区 安全套会导致过敏和炎症

519

使用安全套的误区,你知道么? 使用安全套的误区:资料图(供图/视觉中国)1.戴套太晚。很多人在实质性爱开始后才开始使用安全套,犯这项错误的人占17.1%~51.1%。事实上,在前戏时就应该将安全套戴好,防止亲热时性器官有密切接触。2.摘套过

手指甲上突然出现竖纹是身体出问题了吗
日常养生

手指甲上突然出现竖纹是身体出问题了吗

319

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变化大家都会比较上心因为这些变化很有可能某些疾病的征兆,但是大家也不必过于大惊小怪很多时候身体的变化都是比较正常的,那么当手指甲上突然出现竖纹,这是说明我们的身体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了吗。我们经常会修剪指甲,对自己指甲的关注度应该是挺高的,也正因此,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指甲问题,比如指

'); })();